新闻 > 国际新闻 > 正文

伊朗发生攻击英使馆事件 法意等国震惊

 
伊朗数十名抗议者11月29日强行闯进英国大使馆
路透社

众冲进大使馆时,一排排穿戴镇暴装备的伊朗警察只站在旁边观看,并未採取任何行动。

同时在英国大使馆围墙外,另有数百名示威者聚集,一些人高喊“英国的死期到了”,并要求英国大使立刻离开伊朗。

另据伊朗半官方的法斯通讯社报导,数十名伊朗年轻男子今天闯入英国驻德黑兰大使馆,扔掷石头、汽油弹,并焚烧自办公室掠夺而来的文件。

法国政府对这一行为进行了强烈谴责,认为这是不可容忍的暴力行径。意大利等国也强烈谴责了伊朗发生的这一事件。

数十名伊朗民众今天闯入英国驻德黑兰大使馆。他们拆下英国国旗并洗劫办公室。据法新社报道,这些抗议民


伊朗示威者冲击英使馆的背后

数百名伊朗民众29日在首都德黑兰举行反英示威,部分抗议者闯入两处英国使馆区,砸破使馆窗户、投掷汽油弹并焚烧英国国旗升起伊朗国旗,以抗议英国制裁伊朗。这一突发事件不仅导致伊朗与英国关系骤然紧张,也影响到西方国家对伊朗核计划制裁的进程。

由于英国指责伊朗推动核武计划,英国财政部上周对伊朗多家银行施加制裁;随后,伊朗国会于27日投票,通过降低与英国的外交关系,并要求伊朗政府驱逐英国大使。当时就有伊朗议员警告,伊朗人会仿效1979年攻击美国大使馆去攻击英国使馆。
 
1979年11月4日,约500名伊朗学生攻占了美国驻伊朗首都德黑兰的大使馆,并扣押90人作为人质,其中65人为美国人。这场人质危机持续了444天,直到1981年1月20日,美国人质才全部获释。1980年,美国政府宣布同伊朗断交。
 
这次伊朗民众冲击英国使馆,虽然没有大批扣押人质,但有报道指,伊朗示威民众曾一度劫持六名使馆职员为人质,其后人质获警方解救。有消息说,伊朗学生与镇暴警察冲突,学生们还高喊反英口号。据报有些学生洗劫英国大使馆内的官员,还有示威者挥舞著一个英王伊莉莎白二世的相框。 而据法新社的报道说,抗议民众冲进英国大使馆时,一排排穿戴镇暴装备的伊朗警察只站在旁边观看,而没有采取任何行动。
 
伊朗民众冲击英国使馆的行动立即引起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应。
 
首先是英国外交部发表声明,对抗议行动破坏使馆深感愤怒。英国并促请伊朗尊重各项国际约定。联合国安理会也随即发表声明,强烈谴责伊朗示威者冲击英国驻伊朗使馆事件。安理会还要求伊朗政府采取措施保护外交领事人员和外交驻地安全,并充分尊重外交领事人员的国际职责。另外,美国白宫发言人同时发表声明,强烈谴责伊朗示威者冲击英国驻伊朗大使馆事件。美国方面认为,伊朗有责任保护驻伊朗的外交机构及人员,美国敦促伊朗完全遵守国际义务,对冲击使馆事件予以谴责,起诉肇事者并确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美国并表示与英国政府保持密切联系,准备在艰难时刻向美国盟友提供帮助。
 
在国际原子能机构本月8日公布报告,指责伊朗暗中发展核武器后,英国、美国和加拿大上周同步对伊朗采取新一轮单边制裁措施。英国要求所有英国金融机构停止与包括伊朗央行在内的所有伊朗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发生交易或商业往来。本月21日,英国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宣佈,英国所有金融机构必须停止与伊朗任何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和子公司之间的交易或商业往来。这是英国首次动用金融手段对别国进行制裁。英方认为,有证据表明伊朗正在开展核武器项目,这一行为对英国国家安全和国际社会造成巨大威胁。
 
 
而美国总统奥巴马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28日在白宫举行年度峰会后表示,鉴于伊朗依然不能履行其国际义务,美欧正在考虑对伊朗采取“额外措施”。一些欧洲国家在24日欧盟外长会议时表示,将制裁或支持制裁伊朗,法国呼吁冻结伊朗中央银行资产、禁运伊朗石油。
 
在新一波制裁开始实施后,伊朗宪法监护委员会28日批准了议会前一天通过的要求降低与英国外交关系的议案。根据这项议案,伊朗外交部须在两周内将伊朗与英国的关系从大使级降至代办级。此外,该议案还要求伊朗政府降低两国经贸关系水平。伊朗议会国家安全与外交政策委员会主席博罗杰迪表示,如果英国继续对伊朗实施制裁措施,降低外交关係等级的举措只会仅仅是“一个开始”。
 
有媒体分析,伊朗驱逐英国大使旨在告诉其他支持制裁伊朗国家,伊朗回击态度坚决。
 
另外,伊朗一直指责英国大使馆介入在2009年伊朗总统大选引发的民众抗议,称英使馆支援伊朗国内的反对派,利用自己在当地的职员作掩护,煽动伊朗民众走上街头抗议,加剧伊朗的动荡局面。
 
伊朗政界始终有一些强硬派人物要求降低与英国的外交关係级别,甚至提出“断交”,而相关提案最近两年也曾多次在议会被提出。
 
有分析称,除伊朗要对英国金融制裁实行“报复”外,伊英关系矛盾的长期积累,也是引发这场外交风波爆发的原因之一。

责任编辑: 王和  来源:法广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1/1130/227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