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热贴 别高兴太早 菜价下跌背后还藏着巨大经济危机



众所周知,资金是经济运行的血液。资金链断裂,对个人来说,就是买不起东西活不下去;对企业来说,就是倒闭;而对一个国家经济来说,就是崩溃。那么,经济是如何陷入这个困境,它又如何影响了当前菜价反常走势呢?我们可以简要的从2008年D当局提出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后,中央、地方和企业三者的变化进行分析。


中央方面,2008年的经济刺激计划包括大量以巨额贷款方式上马的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等“铁公基”项目。在前期的投资花光后,这些在建项目后续投资已经成为中央支出的噩梦。特别是全国铺开的高铁项目,欠款达2万亿以上,目前由于缺钱已全线停工。而要完成在建项目,起码还要4万亿以上的投资。因此这些项目现在面临着旧债、利息还不起,继续工程又借不起新债的困境。靠沉重赋税搜刮民众支撑着的中央财政收入增长再快,也填不起这种收回成本遥遥无期的无底洞。况且中央每年的行政支出也在飞速增长,逐年增长的军队、维稳等等必不可缺的开支让中央资金已是不容乐观。

在地方,前些年靠卖地发了大财的地方政府现在也因房产市场的冷淡而在财政上捉襟见肘了。目前各地的高房价已经走向拐点,房市观望氛围浓厚,越来越多的新建住房无法卖出,导致开发商再也没有底气去支持地方政府大肆卖地的生财之路。更加严重的是,2008年后,各地方政府为配合中央的刺激政策,也大举借债搞基建项目,目前全国地方政府欠债已超过10万亿。高额的债务逼得地方政府开始发行地方债券,用新债来补旧债。然而,这不过是挖肉补疮,让地方政府背上更加沉重、更加难以偿还的债务包袱而已。

对于企业来说,除了中央死保,不断输血的垄断企业,全国的民营企业正面临着严重的资金荒。在外,由于欧美国家需求下滑,订单锐减,民营企业的生存受到很大的冲击。在内,民企一方面受着当局不堪重负的盘剥和压榨(正常情况下70%以上的利润被各种税费侵占),一方面为解决生存上的燃眉之急向国内银行贷款时却遭到各种阻力和刁难,甚至根本贷不到款。目前大量民营企业都在生死线上挣扎。

面对民企对资金的渴求,高利贷乘虚而入,在全国各地蔓延。目前年息平均水平为100%,就是借一万,一年后要还两万。在这种高利率的压力下,借贷的企业实际上是在引鸩止渴,但为了多延长一份生存的机会只有铤而走险。到最后实在撑不下去时,很多企业老板就选择了跑路,这就是我们所看到的今年9月以来的各地老板的跑路风潮。随着高利贷的不断盛行,民企倒闭将愈演愈烈。

那么可以回到文章开头提出的问题了。实际上,菜农们的菜正常情况下是由农产品中间商到农村进行收购,除一部份直接销往城镇,大部份放在冷库中储存,等冬天或来年再销售。而由于资金链的断裂,很多中间商已经付不起采购、储存的成本,另一些中间商干脆把钱拿去放高利贷。这就是近来新闻经常报出的大量的农产品长在地头无人收购,导致价格大跌的根本原因。猪肉中间商也放弃囤积猪肉,把库存中的猪肉拿出来卖,引起猪肉下跌。问题在于:到了冬天或开春,地头还长不出菜的时候,市面上卖什么?届时菜价肯定要报复性的猛烈上涨,直到有新的菜成熟上市。其他类似粮食、猪肉、食用油等生活基本品都面临相同的问题。

另外,资金链的断裂造成的铁公基项目停建,大量民营倒闭,将给社会带来大量的无业游民,在物价即将重新猛涨的不久将来,这些无收入的巨大人群将给当局带来极大的维稳压力。

目前当局唯一能够使用的一个解决资金链断裂的手段,就是印钞票。然而,2008年以来为央行已印出了天量的纸钞,民众对于通货膨胀的压力已快到极限,如果再大肆印钞,恶性通胀以及引发的社会危机将无法避免。但是,不印钞,任由资金链断裂发展下去,中央到地方的负债以及大量的失业人群也会让当局无法控制局面。正所谓“自作孽,不可活”,当局不顾民生,一意孤行搞铁公基、搞房地产为自己捞既得利益的做法终于把全国经济带入了进退不得的危险境地。虽然不能知道当局将如何应对,但是有一点是可以预见的,D的任何选择都是在把自己步步推向深渊。

我们经常会听到,“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种说法。这种逻辑关系存在吗?不妨让事实说话吧(以下为2003年至今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和货币供应情况的对比):

2003年

时间:11月27日至29日

定调: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截至2003年11月,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21.6万亿

2004年

时间:12月3日至5日

定调: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截至2004年12月,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25.3万亿元

2005年

时间:11月29日至12月1日

定调: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截至2005年12月,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29.88万亿元

2006年

时间:12月5日至7日

定调: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截至2006年12月,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34.56万亿

2007年

时间:12月3日至5日

定调: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

截至2007年12月,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40.34万亿元

2008年

时间:12月8日至10日

定调: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截至2008年12月,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47.52万亿元

2009年

时间:12月5日至7日

定调: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截至2009年12月,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60.62万亿

2010年

时间:12月10日至12日

定调: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截至2010年12月,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72.58万亿元

2011年

时间:12月102日至14日

定调: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截至2011年10月,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81.68万亿元(最新数据还没有出来)

货币供应量的增长,乃是对民众财富的悄然转移,民众购买力持续下降,内需怎么可能拉动?在严冬到来之时,政府应该及时自省,节约开支,大幅减税,停掉与民生无关的项目,把主要精力用到民生方面,把发展经济的主角交给企业扮演,而不是自拉自唱,在自己不擅长的经济领域一再迷失,劳民伤财,耗尽有限的资源,把中国经济送上不归路……

责任编辑: 王笃若  来源:天涯社区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1/1217/229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