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港台 > 正文

让大陆汗颜 台北故宫50年仅丢一页纸一包盐

(阿波罗网 aboluowang.com)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佔东北后,国民政府开始计划将博物院文物南运。此后的80年里,南迁文物在多处辗转,最终分北京南京、台湾三处安家。1948年因国共战乱,运往台湾的2972箱文物,占原南迁文物箱件数的22%。

  移动文物不离院不离桌
    
     文物不能够离开桌面或离开琅匣,只能在桌面上水平移动,也不能离开推送的车子,操作的工作人员需要接受专门的长期训练。一些重要文物的移动还需要事先以复制品进行演练操作。文物移动的每一步,都有两三人在现场,而且每一过程都有监控的影像记录。
     1962年,台北「故宫博物院」正式动工落户,距今正好50年。半个世纪过去了,当年从大陆运往台湾的2972箱文物中,除了一页纸和一包盐之外,其他全部在册。
    
     「一页纸」是1989年文物清点时发现的,《满文原档》中缺少了一页「女尸图」。
    
     经详细调查,发现这页纸早在1969年就消失了。这一年台北「故宫」打算出版发行《满文原档》,但当时没有扫瞄技术,拍照要送到院外,后来有一页就消失了。
     至于「一包盐」,说的是这次清点发现另一件失踪的藏品——一包清朝宫廷保留下来的新疆进贡的湖盐。而这是由于年代久远,盐挥发了,只剩下了外包纸。于是,这件文物被注销了。
    
     值得一提的是,自此之后,台北「故宫博物院」规定:无论是拍照、维护或其他理由,文物一律不得离开院内。
    
     随着设备的进步,为了让观众看到更多的展品,台北「故宫」甚至给自己定下了另一项更大挑战——每三个月更换一次展品。据周功鑫介绍,台北「故宫」展览的文物多元多样,根据不同的材质有不同的更换期限,并根据主题不同更替展览。
    
     但她透露,更换文物也是为了维护。「比如铜、瓷、玉三个主要的常设展,一般来说一年或半年换一次。书画、文献和档桉等材质每三个月更换一次,因为此类文物多为有机材质,如果暴露时间过长,光损坏就会比较严重。」
    
     曾有人粗略统计过,按照台北「故宫」展览的更换期限来观展,要看完台北「故宫」的所有藏品,一共需要30年左右的时间。周功鑫强调,「我们每个过程非常小心,非常专业。至今没有也不可能出现文物损坏的事件。」
    
     在台北「故宫」,文物的移动、持拿、运送和摆设,每个动作都有相应规范,「文物不能离开桌面或琅匣,只能在桌面上水平移动,也不能离开推送的车子,操作的工作人员需要接受专门的长期训练。一些重要文物的移动还需要事先以复制品进行演练操作。文物移动的每一步,都有两三人在现场,而且每一过程都有监控的影像记录。」
    
     此外,针对台湾特殊的地质条件,如遇到地震等不可抗力也有对应措施。一方面在存放文物时,不同于西方博物馆那样上架摆放,而是以传统方式即铁箱保存文物,在铁箱内塞满棉垫。另一方面,利用高科技的防震措施提高建筑物整体的防震性能。

  典藏资产受质疑很正常
      受到质疑是很正常的。总的来说,要用最正确的语句和方式在第一时间内去沟通,我们要做的是公开、透明和专业。遇到严重质疑,我们愿意接受调查。
    
      漫长的半个世纪里,台北「故宫」也经历过质疑。和「女尸图」遗失风波一样,「翠玉白菜螽斯断须事件」曾把台北「故宫」推上风口浪尖。
    
      「翠玉白菜」原是清光绪皇帝的瑾妃随身嫁妆的珍贵文物,也是台北「故宫」的镇馆之宝。一块翠玉被凋琢得栩栩如生,细看会发现叶片上还停留着两只昆虫。
    
    2007年,有台湾民众发现其中一只小虫的触鬚有破损。媒体怀疑是文物运到高雄时被损坏,由此引发了轩然大波,「立委」和公众强烈质疑。馆方经过缜密调查发现,早在1969年之前的图片中就发现触鬚破损了,风波才算平息。
    
    在风波中,台北「故宫」渐渐习惯了积极回应质疑。最近一年,台北「故宫」遭遇了「断电门」和「复刻门」。
    
    最先有位「立委」指出,2011年4月18日,台北「故宫」展馆中所有监控、门禁以及红外线感应系统突然发生故障,导致信号传输中断,停摆6小时后才恢复运作。
    
    周功鑫遭到「立委」轮番炮轰,台湾蓝绿「立委」同声批评说,台北「故宫」应变不及格,要求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周功鑫负责。台北「故宫博物院」随即发布新闻稿澄清,此次断电系统故障是因设计不良。
    
    另一大风波是「复刻门」。2011年11月14日,因涉嫌盗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国宝」级文物《龙藏经》、《永乐大典》的数字化档桉,并在未获取授权的情况下,将其制作成「复刻版」(彷制品)转卖,涉嫌收贿、诈领运费,复制《永乐大典》等图档近四千张,台北地检署以贪污等罪嫌起诉台北「故宫博物院」文创营销处助理研究员陈耀东和陈的研究助理叶丽珍。
    
    对于此事,当时周功鑫公开对媒体解释:「故宫」文创营销处涉及厂商、经费,业务十分复杂,所以她也希望彻底整顿文创处。
    
    对于这些风波与质疑,周功鑫说:「我觉得这很自然,受到质疑是很正常的。对我们的质疑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有人抹黑事实;另一种是我们确实应该改进的。总的来说,要用最正确方式在第一时间去沟通,我们要做的是公开、透明和专业。遇到严重质疑,我们愿意接受调查。」
    
     其实,约访周功鑫并不难,只要有媒体申请,院长周功鑫、副院长冯明珠都会安排时间接受专访。

  院长对博物院管理负责
      院内专家不得以「故宫博物院」的公务身份在社会上从事非公务文物鉴定活动,以及与文物拍卖、文物市场等有关的藏品鉴定活动。文物鉴定是台北「故宫」每週二、四下午向民众免费提供的服务,工作人员的鉴定供公众参考,但不估价,也不出证明。
    
    早在2008年,周功鑫上任之初接受「立委」质询时就被问到一个问题:「台北『故宫』隶属于『行政院』好,还是其他属性更好?」
    
    「我认为现在这种状况最好,因为受到的监督是多重的,包括了来自主管机关、「立法院」、「监察院」和审计部的监督。」周功鑫认为在这样的多重监督之下,「比较不容易犯错」。在台湾,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的职位相当于「部会首长」,享受「部会首长」待遇。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经费都需要「立法院」审核通过。「立法院」开会,她要去接受「立委」的「质询」。
    
    从台北「故宫博物院」建院至今,包括周功鑫在内共有六任院长。现任院长周功鑫从2008年5月20日上任至今。
    
    周功鑫1972年进入台北「故宫」工作,最初因熟练掌握英、法两种语言担任解说员,随后担任院长室秘书,从1983年开始担任台北「故宫」展览组组长。2002年,她前往辅仁大学任教,任博物馆学研究所所长6年。2007年2月,台湾侦办「故宫博物院」改建扩建工程弊桉,「故宫」时任院长涉桉遭到起诉。2008年5月,应马英九的徵召,周功鑫开始担任台北「故宫」「掌门人」。
    
    「马总统看重我之前在『故宫』27年的经验。」周功鑫说,「博物馆专业人才不容易培养,需长期积累。」
    
    「我直接对『行政院』院长负责,可以说博物院的管理由我一个人负全部责任。」周功鑫坦承她的压力。据瞭解,台北「故宫博物院」在台湾的行政级别十分独特,其与教育部、文献会等部会同级,只比「行政院」低一级。工作人员都属公务员,所以管理都适用公务员。同时,台北「故宫」内部还有一个人事评审会,该会由指定委员和选出的委员组成,决定员工的具体奖惩。
    
    近日,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谈及文物鉴定乱象时表示,特别强调:「院内专家不得以『故宫博物院』的公务身份在社会上从事非公务文物鉴定活动,以及与文物拍卖、文物市场等有关的藏品鉴定活动。」而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这一不成文的原则已坚持半个多世纪。
    
    周功鑫说,文物鉴定是台北「故宫」每週二、四下午向民众免费提供的服务,工作人员的鉴定供公众参考,但不估价,也不出证明。虽然不成文,但随时有监督,不遵守会引来质疑,他们知道麻烦有多大。

  台北「故宫」是文化符号
    
      现在台湾的年轻人会来「故宫」度週末,我希望人们都能常来,观众能够常常来获得知识,提升艺术和文化素养,这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有去过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大陆游客这样总结:「对于故宫的意义,在台湾人心目中和在大陆人心目中很不同。在台湾人心目中,台北「故宫」彷彿已经成为了一个文化符号;而在大陆人心目中,故宫目前还只是一个旅游景点而已。」在这一点上,台北「故宫」是怎么做到的?
    
    周功鑫在台北「故宫」16年负责展览教育工作的经历,加上在大学从事的博物馆教育工作,让她坦言自己非常看重博物馆的推广教育功能:「我很认同说博物馆的藏品是心脏,教育是灵魂,让藏品活化增添价值,教育是很重要的。」
    
    青翠玲珑的小白菜、惹人喜爱的肉片石、朴拙的汝窑小碗,被做成钥匙扣、文具,甚至珠宝、服饰,做工精緻夺目。紧邻展厅的「故宫」纪念品商场里人气更旺,台北「故宫」的教育宗旨被延伸到文化产业的开发上,良好的经济效益在一定程度上反哺了台北「故宫」的发展。
    
    资料显示,目前台北「故宫」的收入主要来自门票、礼品店、餐饮服务、品牌授权等,这些收入大部分进入公共财政,一部分进入艺术发展基金,用于购买文物等。按照台北「故宫」2010年的年报,台北「故宫」的门票销售额3亿多新台币;礼品店及餐饮服务的营业额6.8亿元新台币;品牌授权的收入1亿多新台币。
    
    周功鑫说,台北「故宫」现有近5000种衍伸商品,合作厂商近70家,涉及食品、服饰、珠宝、文具、餐具、数码产品等多个领域。台北「故宫」通过品牌授权方式,即厂商可以将「故宫」的文物开发成衍生产品,除了打上厂商品牌标识之外,还可以打上「台北故宫」的标识,并且有自主销售权,只需向「台北故宫」支付商标授权金和权利金,许多授权商品只能在台北「故宫」买到。
    
    「卖东西不是我们的重点,我们的重点是教育,但这是教育的延伸。」台北「故宫」把此看作对相关产业的「文化训练」,在做提高素养的工作。「我们还有一个『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习营』的课程,针对厂商开设,把『故宫』变成厂商的文化创意滋养平台和灵感来源。」
    
    1925年,为抵制段祺瑞和满清遗老试图重迎溥仪回宫的图谋,冯玉祥宣布将紫禁城改名故宫博物院并向公众开放。此举让末代皇帝复辟的戏码难以上演,更让普通民众从此得以走进曾经的禁地深宫。而此前,周功鑫也公开向媒体表达自己对于「故宫」与大众关系的看法:「『故宫』不应该是高高在上的围城」。「现在台湾的年轻人会来『故宫』度週末,我希望人们都能常来,观众能够常常来获得知识,提升艺术和文化素养,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掌门人」透露 「大故宫计划」 今年招标
      库存藏品从建院时的65万增加至69万 半世纪第五次扩建增加五倍空间
    
    台北「故宫」典藏的文物一直在不断增长,对存放空间形成迫切的需求。1969年,台北「故宫」制定《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徵集办法》,在台湾展开增加藏品的行动。据台北「故宫」官方网站显示,1967年~2008年8月期间,透过其他机构移交1651件,受赠32326件册,收购12751件册,合计46728件册。至2011年12月底,台北「故宫」的藏品数量总计693507件册。
    
    但跟文物的增长比起来,参观人次的增加则更为显着。自从2009年4月份,台北「故宫」向大陆游客开放以后,一度保持在一两百万的参观人数开始变化,2010年达到了384万人次。台北「故宫」现有的空间即将难以容纳越来越多的参观人潮。
    
    在这样的背景下,2011年10月8日,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宣布启动「大故宫」计划。该计划预计耗资近300亿元新台币 (约62.7亿元人民币),涵盖「故宫」正馆院区扩建及「故宫」斜对面的文创产业发展中心、「故宫」后侧山坡监测及整治工程。

 扩建后实现功能分区
      事实上,此次的「大故宫计划」已经是台北「故宫」的第五次扩建。这次的扩建不同于以往。周功鑫指出,「故宫」现有空间为9614平方米,扩建后将变成64900平方米,整体多出五倍空间。并在附近另外开发4.8万平方米的土地建设文化创意园区。
    
     「大故宫计划」以容纳「故宫」日益增加的参观人潮、扩大展厅面积、大幅改善现有参观环境为目标。从启动后就被一步步全力推进。周功鑫透露,扩建中充分考虑研究空间、库存空间、行政空间和保存维护的空间,不同功能上都将实现功能分区。文物研究的区域原本比较小,研究的范围也受限,也要在这一轮扩建中扩大。

目标是世界一流博物馆
    目前,该计划的可行性评估即将完成,如通过将在今年年底招标开建。「下一步就是要寻找专桉团队和顾问团队,在团队中讨论出选拔建筑师的条件等,希望在明年能够选出设计团队。」周功鑫称,在扩建方桉的设计上,台北「故宫」希望进行国际竞标,以开放的方式透过评选让全球的建筑师发挥设计创意,在现有的规模上扩大,又能做到传统和创新相结合,这是考验设计师本身的智慧和专业,最后会选择一个民众能够接纳的设计师。
    
    「『故宫』目前已经公认是中华第一的博物馆,与英国大英博物馆、法国卢浮宫博物馆、俄罗斯冬宫博物馆及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并列为世界五大博物馆,接下来我们希望成为亚洲一流,世界一流的博物馆。」

  已经在培训储备人才
    
     空间的扩大,还要求「大故宫计划」同时考虑人力资源的扩展。储备人力资源一直是台北「故宫」的重要工作,「人的培养是最需要时间的。人力资源按照年度都在增长,经过每年的甄选,新的人不断加入行列,我们很注重工作人员刚入职的时候如何培训,各类工作人员包括研究人员、行政人员和保全人员等都要参加各类的培训增加专业知识,我们不会出现衔接不上的『空窗期』。」
    
     今年年初,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在连任以后,在台北「故宫」所在的士林区的艺术中心动土时明确指出,台北「故宫」的改造扩建不只在「故宫」本身,希望「大故宫计划」覆盖整个大士林地区,要跟士林区构成艺术联接,提升一个区域的文化艺术环境,因为「只有文化是最伟大的」。

责任编辑: zhongkang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2/0317/239478.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