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民生 > 正文

温州老板叹婚不起:女方彩礼送宝马男方得花180万

结婚,对于两个相爱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件非常甜蜜的事情,但曾几何时,这份甜蜜却开始变得异常沉重。买房、买车、拍婚纱照、办婚礼……每一项"甜蜜因子"的背后都需要大笔资金的支持。"婚不起",渐渐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共同感受。

  有网友说,爷爷娶奶奶只用了"半斗米";爸爸娶妈妈只用了"半头猪";而等我结婚,却要用爹娘"半条命"!此话不假。近日,上海一对小夫妻微博晒婚礼账单引来众人围观。除去房、车,双方合计花了32万元,而且多数都由双方父母承担。网友计算,中国人的结婚成本30年来增长了数千倍。

  结婚马拉松 充满累和贵

  "'婚不起',真是'婚不起',把所有程序都走完,差不多像是被剥了一层皮。"在杭州一所高校当老师的高琳玲(化名)不久前刚刚跑完她的婚礼"马拉松",面对记者的问题,她的脸上写满了疲倦和无奈。

  今年29岁的琳玲老家在山东日照,在杭州完成学业后顺利成为下沙一所高校的老师。虽然参加工作没多久,但是家里大人看着两个孩子年纪也不小了,就催促他们在今年完成婚礼。

  "一开始就为花销发愁。"说起结婚,琳玲依然皱了个眉头,因为现在高校年轻教师收入相对偏低,像她现在杂七杂八全部加起来也就每年六七万元,所以对结婚开销格外敏感。"还好我不是男的,要是靠我一个人办婚姻大事,基本没有可能。"她苦笑着说。

  不过喜事到头来并不全是喜悦。"累!"这是琳玲总结的第一个关键词,因为两人老家与工作地分属三省,3个月里,小两口分别跑了山东日照、陕西咸阳、浙江杭州三个地方。而且在山东老家和杭州各走了一趟婚庆常规程序,在陕西则按当地风俗在村里热闹了几天,都不是省事的活。

  第二个关键词自然就是"贵"。光杭州摆的15桌婚宴就花了6万多元,再加上5万元的烟酒、近2万元首饰、亲戚来杭州参加婚礼加游玩的近3万元接待费,最后跑完这场婚礼"马拉松",小两口整整花了21万多元钱。

  "相当于我们两个人不吃不喝一年的收入!"高琳玲忍不住提高了声调。虽然在结婚过程中,两人找朋友借婚车、没有买钻戒,一再告诉自己要省一点再省一点,但是另一方面,"毕竟一辈子就结这么一次婚"、"不体面的话,亲戚、朋友、同事难免说闲话"等声音一再充斥耳边,最终,两人的支出一次次超出预定范围。

  结婚费用高无奈啃老

  "结个婚这么辛苦,可能还是因为自己太'穷'了吧。"交谈中,琳玲这样自我解嘲。

  然而,并不只有经济条件一般的人才喊"婚不起",有钱人似乎也有他们的烦恼。不久前,一位温州老板就向朋友抱怨给儿子办婚礼办不起,被晒到网上。

  "因为女方送男方一辆宝马X5,所以男方订婚出的礼金是52万元;到香港订购首饰和衣服,女方出了18万元,男方出了15万元,婚宴设在一家排场很大的五星级大酒店[8.95 0.22%],总的费用加起来要180万元,还不算现成的房子,去年大儿子结婚也花了差不多150万元。"而事实上,这样的费用支出放在温州高端婚庆市场并不算什么,难怪这位老板连连感慨,现在自己赚钱的速度,还真是赶不上儿子结婚花钱的速度。

  类似感叹并不在少数。不久前,上海一对小夫妻在新浪微博里晒出婚礼账单,显示除去房、车,双方合计花了32万元,引起社会极大共鸣和反响。

  据了解,以"爱情之都"杭州为例,男性的婚姻成本大约为250万元。其中包括100平方米的房子,以杭州两万元/平方米的均价,需要200万元。装修20万元,办喜酒10万元,以及其他必要开支20万元,如恋爱成本、度蜜月等。假设男方自有存款30万元,年收入以10万元计算, (250-30)/10=22年。最后得出结论为:男方倾其所有+不吃不喝工作近22年=讨一个杭州中等条件的老婆的成本。

  在日趋昂贵的"中国式结婚"面前,越来越多的新人们愈加觉得囊中羞涩。据调查显示,86%的被访新婚夫妇月收入不到8000元,其中绝大多数的月收入不到5000元。"结婚钱父母出"已经成为时下很多新婚夫妇应对巨额花销时的首要选择。

  中国婚博会数据中心主任廖俊国介绍,大约有47%新人结婚费用的20%至60%来源于父母支持,其中更有14%的新婚青年,其结婚消费的80%至100%靠父母资助。

  结婚不应是一种奢侈

  既然成本高昂的婚礼,让许多"80后"都觉得无奈。那么到底是什么心理驱使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豪华婚礼呢?

  业内人士认为,婚礼给年轻人带来的巨大压力,很多是由传统的家庭观念导致的,一些父母因为各种原因和对传统习俗的固守,往往带来很多繁复的手续。有六成多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愿意举办简约的个性婚礼,但是说说容易做做难,也有近六成受访者直言,婚礼从简的阻力来自父母。

  除家庭因素,据绍兴一家媒体的调查显示,有26%的受访者认为,举办豪华婚礼是出于攀比心理,而有10%的受访者更是直言,举办豪华婚礼是炫富在作祟:"看见别人的婚礼很有派头,自己不跟着,生怕会落伍。还有些把婚礼也当做社交的一部分,通过婚礼来炫耀自己的经济实力,排场越大越显示身份的与众不同。"

  对此,有人直言不讳地指出:"其实奢侈的'中国式结婚'背后,折射的是'中国式奢侈'的风行。"现实中,"中国式奢侈"随处可见,豪华"官衙" 四面开花,公务接待奢侈化,公车也尽买豪车,富豪一掷千金极显雍华--这些遍地开花的"中国式奢侈",深深地影响爱面子的中国人。

  于是,盲目攀比之风渗透社会的各行各业、生活的方方面面。单位与单位之间互相攀比办公条件谁豪华,简陋的反被嘲笑;公务接待攀比喝什么酒,不是茅台还拿不出手;而普通百姓之间有个红白喜事、请客送礼等,也少不了比较,以至于"豪华婚宴"、"天价婚礼"层出不穷。在盲目攀比之风的推波助浪下,爱面子的中国人让结婚花销步步攀升,一路疯涨,最终导演了一幕幕夸张的"中国式结婚"。

  "当结婚也逐渐成为一种奢侈,应该引起整个社会的警惕和反思。"有网友指出,面对暴涨的结婚成本,年轻人结婚要量力而行,有什么条件就结什么条件的婚,爱情不需要盛大的婚礼来证明,"瘦婚"、"裸婚"都是可行的;家长也不要盲目攀比,毕竟家庭和睦不在于一时排场,不要因为一场婚礼而给新人增加沉重的负担。爱情珍贵,但婚姻不该真贵。

  现实中,高昂的婚恋成本之下,年轻人结婚方式选择的两极分化日趋明显。一部分人选择啃老,另一部分则直接选择裸婚。据《2011年"情人节"婚恋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对于裸婚持反对意见只占33.9%,也就是说大多数的人对于这种形式都报以支持,或者并不反对。

  对于当下许多适婚男女而言,裸婚或许已成为迫于婚恋成本过高的一种有效应对。

  □专家点评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调研中心研究员、教授杨建华:结婚奢侈风越刮越厉害,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很大关系。婚礼作为两个人爱情的结晶值得纪念,但是说到底只是一个形式而已。婚姻生活是实实在在的。一味地追求婚礼的奢华,过多透支财力,必然会影响到婚后的生活。新人特别是家长应该更理性地面对这一问题, 不能盲目跟风。为了"面子"和虚荣心而不惜重金打造奢华婚礼的做法,并不可取。

  □新闻链接

  何谓彩礼钱

  结婚彩礼钱是现代中国保留旧时结婚风俗,由男方支付给女方的聘金。法律对于彩礼钱没有明确规定,可认为属彩礼范畴

  结婚彩礼钱是中国旧时婚礼程序之一,又称财礼、聘礼、聘财等。

  我国自古以来婚姻的缔结,就有男方在婚姻约定初步达成时向女方赠送聘金、聘礼的习俗,这种聘金、聘礼俗称"彩礼"。周代是礼仪的集大成时代,彼时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婚姻礼仪,《仪礼》中有详细规制,整套仪式合为"六礼",西周时确立并为历朝所沿袭的"六礼"婚姻制度,是"彩礼"习俗的来源。"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中的"纳征"是送聘财,就相当于现在所讲的"彩礼"。这种婚姻形式直到中华民国都有延续。

  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结婚彩礼钱",一词跃然于中国社会婚姻风俗中,在20世纪70年代末,"结婚彩礼钱"主要花费区域是有四大件之称的"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和手表",后人沿用"四大件"之说,表达"结婚彩礼钱"的内涵。

  上世纪70年代

  "四大件"具体包括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和手表。人们也形象地称其为"蹬蹬、转转、听听、看看"。

  上世纪80年代

  "四大件"是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和电风扇。

  上世纪90年代

  "四大件"是在80年代基础上稍微有点调整:冰箱、彩电、空调、洗衣机。

  21世纪初

  2000年至2009年,这十年中,关于这十年间的"四大件"说法,争议很大,最早有"房子、车子、票子和保险"四大件之说,按照现在结婚首先需求男方要有"房子和车子,稳定的工作"一说,应该比较靠谱,当然也还有其它说辞。

  晒晒各年代的结婚账单

  裸婚成当下新人无奈之举

  幸福婚姻是什么感觉?婚姻如何才能找到幸福的感觉?我想有很多人都在问着这两个看似无法用语言来回答的问题。对于幸福婚姻这个东西,1000个人会有1000种不同的理解。因为每个时代对幸福婚姻的定义不同,而且幸福的感觉不清晰、幸福的存在与否不明确。

  随着"十一"的临近,结婚潮也逐渐来袭。在这个时刻,我们选取了不同年代的爱情故事。虽然不同的年代,不同的人,对爱情的想法不同,但有一种却是永恒的,那就是真爱无价。

  虽然不同的年代,不同的人,对婚姻的理解也不同,但有一种幸福婚姻的感觉又是永世不变的:那就是牵手时的甜蜜,那就是岁月中的永不分离……

  前段时间热播电视剧《北京爱情故事》中,金钱与爱情的较量让不少人纠结不已,他们不禁追问,现在这个时代,到底是爱情更重要,还是物质更重要?

  【上世纪80年代初】 "三转一响"花了600元钱

  资料图

  【上世纪60年代】 三个银元打俩镯子

  "老公家和我家是世交,我们的结合也属于父母之命吧。"今年54岁的黄女士是1980年结婚的,当时不流行要彩礼钱。黄女士回忆说,订婚时,婆婆家送来的六尺布、几个笔记本、几支笔就算是彩礼了。

  那时候是改革开放之初,成品衣开始流行,十几块钱一件。公婆家给黄女士一下买了六件,让她喜出望外。

  不过,当时最流行的要数"三转一响"--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这四大件共花了600元钱左右。黄女士娘家用公婆家送的实木材料,做了床、三门大衣柜、桌子、箱子等一套家具,另外还有八九床被子,这就是所有的嫁妆。

  结婚当天,黄女士穿着新衣服,戴着手表,坐着北京吉普车就出嫁了,"这在当时已是非常体面了。"

  公婆家条件不错,宴请了30多桌亲朋好友。与如今给份子钱不同,那时的亲朋好友大多送毛巾、茶具、镜子、水壶等比较实用的礼品,"至今,有的毛巾还没有用完呢。"黄女士笑道。

  【上世纪90年代】 "三金"少了一条项链

  各国结婚花销有多少

  刘先生的婚姻由父母包办,13岁就订了婚。1963年,年仅16岁的刘先生便已结婚了。他回忆说,那时候经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后,男女双方不能见面的。不过,刘先生家里在当时也算殷实之户,所以订婚后他还是偷着去看了几次未来的"新娘"。

  新娘戴着用新郎家给的三个银元打的两个镯子坐着牛车就嫁过来了,一身蓝洋布的新衣裳也算当时的时尚了。嫁妆有两床被子、两身衣服,加上刘家自备的新床、被褥、板箱、大立柜等,这就成了新房。刘家比较富裕,给了新娘家30多块钱彩礼。结婚后,新人们与父母住在一起,相安无事。

  根据习俗,当时喜宴请了男方亲朋十几桌,花了100元左右。刘先生说,那时候物价比较便宜,猪肉才几毛钱一斤,这个花销也是个天文数字。

  1995年,白先生28岁的时候,在自己蜗居的二十多平方米的租房里,与相恋3年的同事结了婚,直到现在一直恩爱。现在他们拥有了大房子,拥有了自己曾向往的幸福。

  结婚前新买的床、大立柜、矮柜、沙发、21英寸的彩电,将他租来的二十多平方米的房子摆得满满当当。不太宽的阳台也被当做厨房,充分利用了起来。他说,还好妻子没有太高的要求,与他在租房里住了四五年后,又住进了单位的临时过渡房,直到最后才有了自己的大房子,她毫无怨言。

  白先生回忆结婚前第一次去见女方父母,他带去了6000元的彩礼。当时结婚流行"三金",但是白先生只给未婚妻买了"二金"--戒指、耳环,项链是未婚妻的嫁妆。

  他们是在酒店办的婚宴,这时候,亲朋随的份子钱已经"水涨船高"到了200元。他们还拍了婚纱照,这在当时已经非常让人羡慕了。白先生大致算了一下自己结婚办事的花费:彩礼6000元,家具6000元,宴席4000元,"二金"2000元,婚纱照等其他费用5000元。

  【00年代】 房、照、戒、宴总共20多万元

  【上世纪70年代】 40元办了场喜宴

  63岁的李向东老家在伊川,退休后的闲暇时候,他会带着老伴儿宋平去公园溜达溜达。

  李向东与宋平从小订了娃娃亲,他18岁那年,俩人见了第一次面,直到三年后结婚,其间几乎没再见面。从订婚到结婚,双方家庭没有置办彩礼。

  结婚的那天,宋平穿的衣服是自己置办的、六毛钱一尺的格子呢新衣。李向东回忆说,他那天步行八里地去女方家,接过新娘子后,又赶在天亮前步行回到自己家里。

  李向东说,他那时刚参加工作不久,结婚时将自己攒的40元积蓄给了父亲。他们找了熟人,买了五斤猪肉,在老家请了三桌客人,算是宴席。"那时候钱值钱,亲朋最多给三元的份子钱,算是大礼,也有人合伙凑份子,给一元五角的。"李向东大笑道。

  结婚后,他们的家具也很少,加上新置办的,只有几个箱子、柜子,几床被褥,以及几件日常生活用品而已。

  结婚费用不超过百元,而如今他们已经一起走过了42年。

  张先生在2008年的时候,与相恋4年的同学结婚了。如今孩子已经3岁了,一家人幸福美满。

  张先生与爱人在刚恋爱时,也是只谈感情、不谈钱。在相恋两年之后,结婚也就提上了日程。张先生回忆,在与爱人订婚时,给女方拿了1万元的彩礼。但这并非结婚的"大头",最大的开支当数房子和装修。

  好在2006年时,房价还并未上涨,张先生买了一套90多平方米的房子,房款12万元全部付清。接下来,装修、家具、家电也都必不可少,张先生选择了较为简单的装修,但也花了4万元。当时婚纱照和"三金"也都成了结婚的必须,两者下来也花了1万多块钱。

  婚礼是在张先生老家办的,凌晨四点多,他带着13辆小轿车的车队就上了高速前往新娘家,接完新娘后,在老家宴请了30多桌的亲朋好友。随后,又在市里宴请了同事,总共5桌,加上烟、酒、喜糖,每桌花费600多元。那时,500元的份子钱只算常规,亲朋里关系稍好一点的,出1000元的也属正常。

  张先生算了一笔账,从买房、拍照、买婚戒到宴请,一场婚礼下来,花了20多万元。

  【新结婚时代】 裸婚:年轻人不得已的选择

  一部电视剧《裸婚时代》的蹿红,使"裸婚"不仅成了热词,也成为当下很多年轻人结婚的一种新选择。

  2005年,谢女士初识了现在的老公王先生,当时他还只是一名普通的科员,无房无车,每月工资也就有2000多元钱。但经过一段时间相处,两人恋爱了。"主要是感觉他人品比较好,很有上进心"。

  结婚前,双方父母见了一面,彩礼拿了4000元钱,但是结婚时,谢女士的父母又给了10000元的嫁妆。2008年,两人结婚了,一套沙发、一张床、两个衣柜、一个电视、一套单位分配的20多平方米的房子,这便是所有的家当。"无房、无车、无钻戒,直接领证,我们也算赶了一把时尚,裸婚了。"谢女士调侃道。

  "现在我们通过按揭买了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孩子已经两岁了,虽然生活不是特别宽裕,但是感觉很幸福。"谢女士说。

  □相关链接

  随着"十一"黄金周的临近,结婚潮也逐渐来袭。据了解,多家酒店基本上都被订满,有的甚至半年前都已预订完毕,而婚礼策划公司基本每天都有两三场,最多的一天能达五六场。巨大的婚庆市场不仅刺激了影楼、饭店等行业的消费,更带动了美容美发、珠宝首饰、旅游、汽车、楼盘、银行贷款在内的40多个相关产业的发展。

  美国

  新娘:Samira Naraghi,31岁,高科技公司的产品营销经理

  新郎:Amir Aliabadi,33岁,自营业者

  地点:美国加州Sonoma

  风格:伊朗传统

  成本:20万美金(约合RMB130万元),男方支付;金额最高:70000美元的卡地亚戒指;聘礼:8000美元的卡地亚手表;宾客:280人

  澳大利亚

  新娘:Susie Loxton,35岁,Marie Claire意大利版市场总监

  新郎:Nicholas Hogan,38岁,律师

  地点:澳大利亚昆士兰州Noosa HeaDS

  风格:沙滩正装派对

  成本:双方家庭共同支付,新人支付了礼服和蜜月费用,宾客:120人,包括家人和朋友。

  法国

  新娘:Diane Tider-Johansson,32岁,犹太人,纽约某艾滋病诊所项目总监,拥有自己的珠宝品牌

  新郎:Mattias Tider-Johansson,35岁,瑞典人,讯息与科技咨询公司经理

  地点:法国香槟区Chateau de Mairy城堡

  风格:犹太+瑞典传统

  成本:1.9万美金(约合RMB125000元,其中不包含婚戒费用),金额最高:婚戒,以及所有人的食宿(5500美金),宾客:35人

  意大利

  新娘:Melinda Amodeo Britta,29岁,自由职业

  新郎:David Britta,30岁,招聘主管

  地点:意大利南部小镇克罗托内

  风格:意大利传统

  成本:约4.5万欧元(约合RMB40万元),双方及父母共同承担(当地传统是新娘承担婚礼费用),金额最高:饮食+香槟,近20000欧元,宾客:180人

  中国

  新娘:卜欣,25岁,老师。

  新郎:谷丰,27岁,老师

  地点:中国北京,风格:老北京传统,成本:约10万元,男方支付,金额最高:婚宴

责任编辑: 于飞  来源:齐鲁晚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2/0925/261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