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军政 > 正文

李克强调研 “财经网”微博直播隐现政治化妆师

—又开一个先河 微博破天荒直击李克强调研 隐现政治化妆师

李克强调研“财经网”微博直播隐现政治化妆师/昨天(12月27日)晚间,财经网通过微博发布6篇关于李克强赴江西九江调研系列报道,这是由非官方媒体首次通过社交媒体播报中共常委工作行程。

据《财经》副主编罗昌平的说法,《财经》杂志记者李其谚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到这次机会,在考察过程中即时报道,而非等考察结束后由官媒发“通稿”。他希望领导人今后的考察,任何媒体都能自主报道。

财经网的六条微博报道,报道的是12月27日傍晚5点半后,政治局常委、候任总理李克强在江西九江经济技术开发与民众见面,考察工作的交流情况,微博报道简洁明快,信息量丰富并配上了现场照片。

报道说,12月27日下午5点半。李克强一行乘两辆中巴,在细雨中来到江西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职工宿舍楼,看望住在这里的农民工和家属。

李克强刚从4楼一户人家出来,就被闻讯而来的邻居围住交谈了起来,接着又来到2楼开了一个小座谈会。

每与农民工交谈他都会问三个问题: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最大的困难是什么?下一步有什么打算?回答最多的是户籍、房子、与父母团聚、孩子上学、看病。

一位农民工大声问李克强:房价不会再涨了吧?我一个月收入2000多,供房子要1000多。李克强说,建保障房有利于抑制房价过快上涨,防止抬高城镇化门槛,这样农民变巿民才有希望。

一位工人说,最大困难是家人看病贵。李克强问,没参加新农合吗?工人说,参加了但报销时间太长。坐在旁边的江西省长说,马上督办。李克强说,这种情况可能不止一个,应系统解决。农民垫付时间长,有时扛不过去。“江西医改走在前面,新问题要新办法解决。”

一位工人说,她想创业,可周围创业的人常被骗,有的去干传销。自己赚了一点钱,但借不到钱,离创业还远。李克强说:“借不到钱就谈不上创业。我们不仅要支持就业,还要帮助有能力的人创业。创业会有失败,但要允许失败,要保护年轻人的创业精神。”

在座谈会接近尾声时,李克强说,“你们提了三条政策建议:一是国家要有创业扶持政策,二是房价不要再涨,三是新农合报销要快一点。”他说:“谢谢你们!”

或是出于安保考虑,虽然是傍晚的行程,微博发布的时间却已在当晚深夜22时46分,六条微博发布完毕已是今天凌晨的零点54分,显然,微博报道内容李克强幕僚秘书班子的审查方得以发布。

这组微博报道的操作者是李其谚,她是《财经》多年前的知名调查报道《谁的鲁能》的第一作者。李其谚在老《财经》分家后,曾到新华社的《财经国家周刊》担任副主编,此前不久刚刚回归,担任了《财经》主编助理。

李其谚通过努力,争取到了这次微博报道的机会,但事物还有另一面。据新浪传媒频道今天的报道,从财经网内部知情人士透露,此次跟随报道是由“上面”直接点名。该知情人士透露,“上面”级别比中办和中宣部还要高,“只能透露这些”。

如果这一说法属实,则所谓的“上面”,显然是候任总理李克强的办公室幕僚。有趣的是,这条消息很快被下令从新浪网站上删除。

此次中共政治局常委考察中,首先由非官媒体通过社交媒体微博发布最高领导人行踪,而非等考察结束后由官媒“通稿”报道,这对国内媒体来说还是首次。

之前的习近平深圳、广州南巡,也有类似的安排,但他选择的不是市场化媒体,一个神秘的帐号“学习粉丝团”连续发出了习近平在多个现场的照片。在严厉封锁的高官巡视现场,这位习的“粉丝”显然是获得了特邀才能在场拍照,并一普通网友的身份做了报道。

传统来说,中共宣传体制对政治局委员、尤其是常委一级的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报道有严格的制度,常规的做法是,待政要离开当地后两天左右,由新华社发通稿报道,通稿内容则需政要的秘书幕僚审定。

对政要的照片,一般要求只能用新华社发布的照片,创办于十年前胡温新政热潮中的时政杂志《瞭望东方周刊》,就曾因为用了一张外电拍摄的胡锦涛面带笑容的照片而被“有关部门”批评。

前几天,新华社连续发布了政治局七名常委的人物“特稿”,透露了七名新人的政坛履历、个人爱好、家庭背景甚至家人姓名,引起了外界关注议论。本期《亚洲周刊》就报道了这次政治局七名常委的人物“特稿”的内情。

这次高调播发个人特写报道是由习近平推动,各常委办公室配合进行,最后假新华社名义在网上播发。这次中共七常委的个人特写则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报道使用的新华社电头不规范,二是每天晚上率先在网络上发布,三是发布时新华社内网找不到文字稿。

政治化妆师是指政治公关顾问,透过一系列公关手段影响传媒的报道来改变舆论。虽然中共官场没有“政治化妆”的概念,但近年来由于互联网的兴起于迫使官员开始关注舆论,少数官员如温家宝等人还擅于利用网络和媒体来树立个人形象。

最近有海外网站流传七名常委申报的房产信息,再加上十八大后习近平亮相讲话的平实用语、南巡广东不封路、不清场等亲民举动,这些亲民举动自然吸引了普遍关注,提升了民众对习李体制的期待,。

习、李体制的在社交媒体时代的这些公关努力,是否足以支撑一场对“习李”新政的热望呢?一般并不乐观。至少就目前来看,没有释放政治犯,放松言论管制,解除对海外媒体的屏蔽的前提下,这些亲民秀,还只能理解为是某种单方面的灌输和粉饰。

责任编辑: zhongkang  来源:RFI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2/1229/275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