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大陆 > 正文

湖南毒米调查:湘江变毒水 检测标准缺失

 

今年5月18日,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公布的“镉大米”检查结果,共涉及8批次大米和米制品。其中湖南涉事大米5批,仅湖南株洲攸县占4批次。

腾讯财经对湖南株洲攸县有毒大米进行调查摸底发现,有毒大米从农田到餐桌的各个环节中,从种植的农民、收购稻米的量贩、加工大米的工厂、存储大米的粮库、卖粮的经销商直至本该承担监管责任的个别地方政府,对当地农作物重金属超标一事并非一概不知。尽管如此,重金属依然没有被列入粮食常规检测项目。

大陆媒体曾多次报道,2007年,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教授潘根兴和他的研究团队在东北、西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六个地区县级以上市场随机采购大米样品91个。结果表明,10%左右的市售大米镉超标。

更早以前的2002年,中共农业部曾对全国市场稻米进行安全性抽检。结果显示,稻米中超标最严重的重金属是铅,超标率28.4%,其次就是镉,超标率10.3%。

十余年过去,“镉大米”的生命力依然顽强,到底哪一个环节出问题了?
 
绿色和平污染防治项目主任马天杰认为,湖南的镉大米主要原因在于水污染,目前湘江沿岸的农民大多以湘江的水来灌溉,而湘江的水重金属含量是全国最高的。他认为,被污染的粮食产地可能不仅仅只有株洲。

而重要原因在于污水灌溉早年间被广泛应用。因此,镉大米在湖南的出现或许只是冰山一角。就在21日,广州再次查出9批次镉超标大米,产地还包括了江西、广东。

马天杰向腾讯财经表示,大米中的镉有三个来源,一是冶炼厂的烟尘进入土壤;二是化肥中的磷肥所致;三是水污染。而在马天杰看来,水污染正是造成湖南镉大米的主因。

根据湖南省环保厅2007年公布数字,湘江流域汞、镉、铅、砷的排放量,就分别占到了全国排放量的54.5%、37%、6.0%和14.1%。
  
腾讯财经从业内专家处了解到,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湘江干流的重金属绝大部分被悬浮颗粒吸附,在水动力作用的搬运过程中逐步沉积河床中。这些重金属沉积起来的底泥,也是湘江流域饮用水最大的威胁。

“重金属没有被列入粮食常规检测项目,关于大米的质量监管指标,更多考虑的是营养指标和保存指标。”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向腾讯财经表示。

据中共国家发改委等多部门共同颁布的《粮食质量监管实施办法(试行)》规定,并没有对土地污染或对水稻生长的影响作相关要求。中国土壤污染调查数据被环保部以国家机密为由拒绝公布,长期以来,重金属没有被列入粮食常规检测项目。

上述业内人士表示,通常国家只要求在流通中进行质量指标的检测,如所含水分、杂质、碎米等,但并未要求对重金属、农药残留等进行检测,包括中储粮也不做卫生指标的检测。全靠生产企业的自身把关,而企业并不愿投资购置相关检测仪器。

希望之声国际广播电台孙祥和综合报道

责任编辑: zhongkang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3/0523/308081.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