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港台 > 正文

台湾中共竹联帮冲立法院 扬言应用坦克镇压学生

—台湾反反服贸抗议活动午后散去

中华统促党率领上千群众至台湾立法院,在警方出动了大批警力维安下此一引起数波冲突的“反反服贸”在午后五点左右散去。中华统一促进党的领袖是具黑社会帮派背景的张安乐。统促党干部此前表示应用坦克镇压学生,以及“自六四开始好久没有鲜血的味道”等说法也曾引起了侧目。统促党的此一“反反服贸”引起了学运的不安气氛及台湾媒体广泛报导,而从网络论坛反应上来看批判与嘲讽者声音居多,该党的支持者有限。警方派出了包括全副武装的防暴警察维安,并事先警告有任何违法暴力行为者将被立即逮捕。

台湾反反服贸民众

统促党的抗议引起了学运的不安气氛

中华统促党率领上千群众至台湾立法院,在警方出动了大批警力维安下此一引起数波冲突的“反反服贸”在午后五点左右散去。

中华统一促进党的领袖是具黑社会帮派背景的张安乐

警方派出了包括全副武装的防暴警察维安,并事先警告有任何违法暴力行为者将被立即逮捕。

统促党的此一“反反服贸”得到了台北捷运工会及华航工会等理事长支持,但他们说支持是以个人名义,并非其领导的工会。

原本称不会到场的张安乐在午后到场,他将矛头对准了太阳花学运学生领袖以及民进党,与其带领群众对他们叫骂。

民进党派出该党民意代表在立法院议场内外保护学生。

他们与反服贸静坐者对张安乐高喊“黑道滚回去”,而张安乐一度也跟着喊同一口号反控对方才是黑道。

占领议场学生对张安乐回应说他搞错了对象,学生领袖陈为廷表示对张安乐要求理解尊重,但学生没有权力,不应要求学生退出国会,应要问有权力的政府与立委何时才要解决问题。

在大批警力下,几波冲突被迅速化解。

张安乐称,若警方不逮捕学生领袖林飞帆与陈为廷,他将会再度组织上街。

统促党干部此前表示应用坦克镇压学生,以及“自六四开始好久没有鲜血的味道”等说法也曾引起了侧目。

统促党的此一“反反服贸”引起了学运的不安气氛及台湾媒体广泛报导,而从网络论坛反应上来看批判与嘲讽者声音居多,该党的支持者有限。

评论员对此一现象的一种看法是:独裁国家面对民主浪潮都会有类似反应机制,先出现反制的一定是民兵与爱国份子,黑社会大多是保守的民族主义者,他们若参加政治清一色属反民主阵营。BBC


图片:由“台湾劳工福利联盟”挂名主办的“反反服贸”游行在台湾的立法院附近集结。(RFA记者李潼摄) Photo: RFA

RFA/在台湾,具有黑道背景的「中华统一促进党」总裁张安乐周二率领四、五百名群众意图进入被学生佔领的立法院,遭到警方阻挡。「反服贸」和「反反服贸」两拨群众并没有接触。

这场打着「反反服贸」大旗的游行周二中午在立法院附近集结。游行由「台湾劳工福利联盟」挂名主办,到场参与的大多是统派团体。而其中最受注目的就是具有帮派背景,此前长期在中国大陆经商的「中华统一促进党」总裁张安乐。

这场游行设定以立法院为目的地。主办单位表示,如果「反服贸」的学生能够佔领议场两个星期,为什麽别的团体不能进入立法院。因此他们要求进入立法院与学生领袖陈为廷及林飞帆「对话」。

在佔领国会的学生团体之间,原本经过周日的大游行后,场外的响应的人数已经减少。但张安乐将率众前来「踼馆」的消息一传开,支持者又再度聚集在立法院外。民进党也下令党籍立委及议员到场「保护学生」。学生和群众组成的方阵在警察的人牆背后,重重保护立法院议场。

张安乐在下午两点半现身,发言之初还语气平和地试图说明日前签下的两岸服贸协议是中国大陆向台湾「让利」。以旅行业为例,台湾人到大陆开的旅行社,可以在十三亿人的市场裡自由发挥;但大陆到台湾设的旅行社,只能做台湾人在内部旅游的生意。

但张安乐一现身,在警察人牆另一侧的群众就开始齐声叫骂「黑道」、「滚回中国」。这使得话讲到一半的张安乐也忍不住回骂:「无耻到极点」、「数典忘祖」、「你们不配做中国人」、「虽然你们是中国人生出来的,但是孽种」、「中国人不要你们」。

张安乐指着民进党议员,质疑他们「谁没有和黑道打过交道?」「谁没有贪污?」说到最后,张安乐甚至以极其不雅,记者无法引述的粗口当众咒骂对方。

佔领立法院的学生及公民团体则由中研院研究员黄国昌在场外观察情况。

他受访时说,在马政府日前以国家暴力发动血腥镇压学生之后,如今又有另一批疑似有黑社会背景的人士出面「陈情抗议」。但荒谬的是,他们陈情的对象不是握有权力的政府,而是学生和一般人民,这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但黄国昌也强调学生仍然坚持「和平」、「非暴力」的理性诉求,尊重任何人和平表达意见的权利。希望对方不要有过于激动的进一步行为,引发不必要的冲突。

张安乐在时间接近下午五点时宣布集会解散,但临走前他说只要警察一天不驱散非法佔领议场的学生,他们就还会再回来。

责任编辑: 王笃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4/0402/384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