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动态 > 正文

乔木: 恶炒姚贝娜去世的背后 多图

作者:
在政治高压和媒体管控下,别的新闻不能报、不敢报,媒体和公众又有巨大的新闻需求,就只好拿姚贝娜之死说事了。

死亡

 

上个周末,中国的传统媒体和互联网上,到处都是33岁的青年歌手姚贝娜乳腺癌去世的消息,微博和微信朋友圈更是被此消息刷爆。

一个媒体的朋友在微信群透露:本周一,我们就得知姚贝娜病危的信息,但我们一直保守着这个秘密,哪怕有一些媒体发出模棱两可的信息。今天我们已做好了岀版号外的准备。明天,我们的团队将用最专业、最温暖的报道志哀一位可敬可亲的歌者!

说可敬可亲,要么太空泛,要么言过其实。毕竟姚不是非常出名的歌手,也没到德艺双馨的地步。但死者为大,英年早逝,令人叹息。抛开媒体的人文关怀意识,其实更多的是抢新闻、抓眼球的考虑。果然在媒体大战中,有报道出现了这样的标题:“记者围在病房外,焦急地等待她的死亡”。更有记者潜入太平间,拍摄死者的遗体。

关于姚贝娜去世的报道,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对于公众人物,不报道说不过去,读者也想知道。但怎么报,才能在媒体操守、名人效应、家属感受和读者好奇间找到平衡,又没有定式。对此有记者质问:1,记者是世界上唯一会因为敬业挨骂的职业;2,中国人喜欢骂记者,因为骂记者最安全;3,记者如果不报道死亡,这个世界是不是就没有死亡了?4,记者不报道姚贝娜死亡,相当于医生不抢救姚贝娜……

坏消息才是好消息,名人效应、负面消息、反常性、涉及性别和人性、死亡犯罪等等,是媒体和受众公认的好新闻。姚贝娜去世几乎具有新闻价值的所有特点。媒体报道的方式方法充满争议,但内容还是守住了底线,总的基调是缅怀、惋惜,没有挖掘隐私。就算拍摄到遗体,也没有任何媒体会发布。

姚贝娜生前是娱乐人物,在娱乐至死的年代,所有相关的话题都会引发新闻大战。当年杰克逊和张国荣的死讯、王菲生孩子和离婚、黄海波嫖娼等,都是一样的炒作。但是具体到这个时段,在恶炒姚贝娜去世的背后,其实还有复杂的因素。

同期还有两个死亡话题。一个是杭州的小摊贩为躲避城管,不慎驾车碾死自己4岁的儿子。监控录像曝光后,尽管这个新闻涉及到孩子,更令人震撼。但是在中国大地上,强权和弱势的对抗,普通人的苦难,每天都在上演,人们已经产生新闻疲劳。更主要的是,最终都会指向政治:权力肆虐,民众的权利受损;国富民穷,民众的生活福利没有保障。而这些,又该怎么说呢?

另一个是赵紫阳去世10周年纪念。可这个在中国能说吗?媒体敢说吗?阉割的历史,流逝的时间,89事件到现在26年过去了,能有人知道有过这么个人存在就不错了,还指望有多少人知道他的去世。

至于同期军委副主席张万年,那也不是媒体敢报道和炒作的,必须要有官方的通稿和口径。

2014年,中国的新闻就三个主题:一是抓奸式反腐,中纪委的网站成为最热门的媒体;二是习大大爱着彭麻麻,各种出访走秀;三是正能量,周小平花千芳争奇斗艳,不识相的方舟子赶尽杀绝,公知大V噤若寒蝉。

2015年开始,仍然沿袭著这三个路线。在政治高压和媒体管控下,别的新闻不能报、不敢报,媒体和公众又有巨大的新闻需求,就只好拿姚贝娜之死说事了。

(有删减)

 

责任编辑: 赵亮轩  来源:东网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5/0120/502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