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惊人之语 > 正文

中共神经错乱 反证西藏自古就不是中国的一部分

—陈破空:《西藏白皮书》,中南海的标题学

作者:
中共居然不承认大明朝廷是中国的中央政府,而错认退居漠北的蒙古汗王、远居关外的满清(后金)政权为“中国的中央政府”,匪夷所思,彷如神经错乱。中南海本欲证明“西藏自古就是中国的一部分”,却反而证明“西藏自古就不是中国的一部分”。这个标题,弄巧成拙

图片:中国青藏铁路的支线目前分别向西藏自治区各地延伸(资料图)

今年4月15日,是前中共总书记胡耀邦辞世26周年的忌日。中共当局选择这一天,发表了《西藏白皮书:西藏发展道路的历史选择》。作为中共党内少有的开明派和改革派,胡耀邦以同情西藏而著称。1980年,胡视察西藏,目睹西藏遭受浩劫后的惨状,深受震动,因而在西藏党政干部大会上喊话:“必须将西藏的生活状况恢复到1959年以前的水平!”

1959年以前的西藏,被中共定义为“农奴制”,污名为“暗无天日”,然而,正是在那之前,藏人治藏,自给自足,从未发生过饥荒。1959年,毛泽东策动在西藏大搞所谓“民主改革”,悍然撕毁中藏“十七条协议”。

一个大独裁者的“民主改革”,其过程与结果可想而知,那就是,大规模破坏藏人的生产生活,大规模毁灭西藏的文物古迹,大规模上演血腥的阶级斗争,以至于,西藏历史上首次出现大饥荒。十世班禅喇嘛为此给中共总理周恩来写信,告知藏人的惨剧:“人们成批死亡,因为断粮而直接死亡,有些全家人死光……”

而今,中南海发表白皮书,不仅遮掩中共这些不光彩的历史,而且蓄意裁剪、肢解、阉割历史,做出种种选择性、跳跃性和任意性的解释。其目的,是继续愚弄中国大众。只看这份“白皮书”的大小标题,就足以透视中南海自说自话、指鹿为马、混淆是非、颠倒黑白却欲盖弥彰、弄巧成拙之能事。

大标题之一,“旧制度必然退出西藏历史舞台”。这种口气,就如同日本侵占中国,却借口“旧制度必然退出中国历史舞台”一样,令人哭笑不得。有朝一日,中共会知道,中共实施的这套独裁、腐败、反人类的旧制度必然退出中国的历史舞台。这个标题,自我影射。

大标题之二,“新西藏走上了一条正确发展之路”。无非提醒,半个多世纪以来,西藏人民与中国人民共同经历的灾难和苦难:血腥土改,公社化,大跃进,大饥荒,文化大革命,以及“改革开放”之后的官场腐败、贫富分化、藏人边缘化。这个标题,欲盖弥彰。

大标题之三,“‘中间道路’的实质是分裂中国”。达赖喇嘛提出“中间道路”,意指西藏留在中国版土内,实施真正自治。在这里,中南海并非害怕分裂,而是害怕自治。因为,任何自治,都可能危及中共腐败集团的既得利益。哪怕是香港的自治-“一国两制”,都一再妨碍了中共领导人把香港变为他们洗钱中心的图谋。

中南海在香港的倒行逆施,直接催生了“香港独立”的理念,可见,分裂中国的祸首,从来就是共产党。共产党惯于制造人心分裂,人心的分裂大于、并先于领土的分裂。“中间道路”,原本体现达赖喇嘛对中国的最大善意。中南海拒绝达赖喇嘛的“中间道路”,乃是拒绝藏人中的温和派,而鼓励激进派-真正主张独立的藏人和藏人组织。中南海的狂妄和短视,为未来的中藏冲突、中藏分裂,埋下了定时炸弹。这个标题,贼喊捉贼。

大标题之四,“‘和平’、‘非暴力’的假象”。在这个标题下,中南海将1959年由中共发动的对藏战争、1989年和2008年由中共便衣特务挑起的血腥冲突,以及近年因中共残暴统治而逼出的藏人自焚,尽都嫁祸于达赖喇嘛。中南海当自思:藏人自焚,发生在共产党统治下的藏区境内,而非境外,究竟是达赖喇嘛的教导出了问题?还是中共的统治出了问题?一百三十多例藏人自焚,人类历史上旷古未有惨祸!面对如此惨烈的抗争,中南海诸公,何不反躬自省、闭门思过?这个标题,自曝其丑。

大标题之五,“中央政府对十四世达赖的政策”。在这个标题下,中南海散布一系列弥天大谎,扭曲历史,移花接木,张冠李戴。中共宣称“达赖喇嘛的历史合法性源自中央政府”。事实上,达赖喇嘛的尊号,来自于蒙古汗王的赠予,那是1578年。当时,中国的中央政府是大明朝廷(万历年间),中国人早就在两百年前,即1368年,就推翻了蒙古殖民统治而复国。中南海又提到五世达赖喇嘛与清廷的关系。须知,五世达赖喇嘛与满清皇帝结成供施关系,是1639年,那时,中国的中央政府仍然是大明朝廷(崇祯年间)。至1644年,中国才为满清所灭亡。

中共居然不承认大明朝廷是中国的中央政府,而错认退居漠北的蒙古汗王、远居关外的满清(后金)政权为“中国的中央政府”,匪夷所思,彷如神经错乱。中南海本欲证明“西藏自古就是中国的一部分”,却反而证明“西藏自古就不是中国的一部分”。这个标题,弄巧成拙。

(2015年5月19日)

责任编辑: 赵亮轩  来源:自由亚洲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5/0520/558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