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 > 热门明星 > 正文

陈道明首坐镇综艺节目:为传承文化 胜算在真诚

从艺三十多年的陈道明,曾多次拒绝各类综艺节目的邀请。近期,他首次选择担任《传承者》的导师,问及原因,陈道明直言就因为节目的名字,每个人都有义务去传承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的事情。他坦言节目可能拼不过人家的娱乐性,但自己会努力做到真诚。在他看来,电影电视首先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只有克服浮躁风气,才能彰显作品的文化价值。

陈道明资料照

从艺三十多年的陈道明,曾多次拒绝各类综艺节目的邀请。近期,他首次选择担任《传承者》的导师,问及原因,陈道明直言就因为节目的名字,每个人都有义务去传承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的事情。他坦言节目可能拼不过人家的娱乐性,但自己会努力做到真诚。在他看来,电影电视首先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只有克服浮躁风气,才能彰显作品的文化价值。

为传承文化首接真人秀胜算来源于真诚

陈道明近期首次坐镇综艺节目《传承者》,而且一参与就是一季。他坦言这档节目可能没有纯粹的娱乐节目好看,“《传承者》与别的娱乐综艺节目性质不同,我们拼不过它们的娱乐性,但我真诚,我不想演,你让我演,我也不会演;节目将来的胜算就来源于真诚。所有的导师都真诚,我们不想演。”

在《传承者》中同时担任导师的范明对能与陈道明组成“明明搭档”极其荣幸;“导师”侯佩岑则说:“这个节目中我见证了制作单位精心找到的失传或珍贵的文化传统,陈道明老师不断告诉我们要做自己、让我放松……就能看到文化传承不同的样子。”据悉陈道明为该节目做了充足准备,被总导演称赞“在节目中的调研和准备超过所有人”。

影视泛娱乐化;败坏大众文化口味

陈道明强调,传统文化的传承,最紧要是“文化自觉”,而在当下的中国大陆,文化泛娱乐化,剧本创作票房至上,文化企业为圈钱而上市,以及多位艺人涉毒被抓等乱象,都是“文化失觉”和浮躁风气的表现。他日前接受大陆官媒采访時这样说,“衡量一个民族是否有风骨和底蕴、判断一部电影是否有价值和情怀、评价一名演员是否有教养和修养,看的是文化自觉。”

陈道明感叹,“一些编剧和导演在开拍前从未考虑影视作品的文化价值,而只问俩问题:有人看吗?能挣钱吗?这是赤裸裸的赌博!更有甚者,开拍前不问剧本内容、不要情怀内涵,而是想方设法找话题、炒绯闻。”他回忆,一位电视台收片负责人说:“演员不会演戏没事儿、剧本再烂无妨,只要有绯闻,肯定有收视。”院线经理则掌握着电影的排片大权。而终端掌控者的道德品位对观众的文化口味有巨大影响。

“剧本创作、影视制作、发行上映等各个‘端口’,都需要良好的文化自觉,才能锻造精品。”陈道明说,作为创作源头的编剧需要自我文化约束,什么该写、什么不该写,要有基本价值判断。演员作为执行者,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在表演中不抽烟、不骂人……“有了这些文化自觉,就不再有血腥暴力,更没有‘裤裆里掏手榴弹’‘弹弓打飞机’式的抗日神剧。”

反对唯市场化;没有好剧本不接戏

在陈道明看来,“文艺片不一定就没市场。好片子就一个标准:文艺片像商业片一样好看,商业片像文艺片一样有情怀。没人看,是因为我们没拍好、是创作者无能。”

陈道明认为当今中国电影的内容和质量亟待提高;死盯票房,影片势必缺乏文化感。“电影人不能急功近利、不能烧快钱、不能唯票房。抽时间静下心好好想想,电影为何要拍、为谁而拍。”

陈道明被赞为演艺圈里“有名能待得住的”。他说自己不会因不演戏、没工作而焦虑,“因为生活不夸张,可以‘寅吃卯粮’”。出道以来,陈道明总共也就接过50多部戏。电影《归来》之后,陈道明已有一年多未接戏:“其实一年来看了二三十个剧本,太市场化、太票房化,没点儿生活气息,甚至不堪入目,所以干脆不接戏。”

文化传承第一;吁电影人安心于创作

谈到“文化资本化”现象,陈道明说对股票投资、上市并购、金融理财“根本不懂,也消化不了,还是踏踏实实拍戏吧”。他忧心:“无论公司规模大小,都在做‘上市梦’,都想办法借壳上市创业绩,之后再转卖,搞得很多投资方不投拍电影而转投文化资本市场了。不知还能有多少人安心从事剧本创作?!”陈道明强调文化传承是电影人首要考量的因素,唯有如此,才有可能推陈出新,诞生具有文化价值的精品力作。

吸毒是没教养;艺人压力大不是借口

谈及演艺界的吸毒风,陈道明无法认同吸毒艺人自称的“压力大,借吸毒减压”。“现代人谁没压力?难道只有你有压力?你压力有老百姓大吗?”他沉吟片刻又说:“演员,比普通老百姓挣得多、社会关注度高,要非说有压力,也是在名利场想出名、想风光的压力。用压力解释吸毒,纯属借口。

他劝诫从艺者以教养为先:“要永远记住,无论文化水平高低,首先要有基本教养:包括家庭教养和社会教养。吸毒,就是没教养。”

责任编辑: zhongkang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5/1110/642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