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言论 > 正文

明报:习李安内攘外 中国转折艰难

国家主席习近平上周末再度出访,先后赴土耳其出席20国集团(G20)和菲律宾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两大峰会。而总理李克强除在国内召开多场会议外,本周五也将赴大马的东盟10+1和10+3峰会。往年此时,中国一年一度的“秋季外交”会告一段落。然而今年却远交近攻,异常忙碌,显示领导层身体力行“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进入“安内攘外”的新阶段。

习近平亲拍板赴菲

攘外意在息争止纷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之后,领导层极度重视“攘外”,过去半个月间外事活动频密。不仅历史性的两岸领导人会晤恍如忽来神笔,接踵而来的荷、德、法等国元首访问中国大陆,与早前习近平出访越南、新加坡,也与过去一早安排、事前广为宣传不同,令人目不暇接。今次菲律宾的APEC峰会,由于中菲南海之争导致关系紧张,中国也是最后一个确认出席的经济体,最后由习近平亲自拍板成行,意在身体力行,息争止纷。

习近平今次在G20峰会除介绍中国经济现状与未来外,也力倡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在APEC峰会或会重提亚太自贸区(FTAAP)之议。在两个峰会,都推介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刚通过的有关十三五规划的建议。这都是出自“两个统筹”的基本思路,更是安内攘外的交织。

值得留意的是,在习近平出访前夕,主持召开了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提出一个新招,即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着力提升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这是在经济变局中,中共继开放二孩生育、推出居住证制度、继续“双降”稳增长之后,“安内”的又一重要举措。

提升供给体系质素

安内又一重要举措

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改善政府的投资方向,加大对投入明显不足的医疗、社保、养老等民生领域,降低一般制造业领域的投资比重。同时透过政府行政改革,让社会资本在新兴产业、高科技产业上有更多投入,增加民间资本的投资机会,把产业结构转移到适合现在市场需求结构的轨道中来。高层近期的“安内攘外”,证实中国确实面临内外交困局面,即内部发展显现困局,外部环境面临挑战。由于中国处于前所未有的内部转型和外部崛起阶段,内部发展应变与国际战略的调整,前所未有地交互关连,令中南海不得不迅速作出种种安排。

中共对发展阶段的评估,常用的辞汇是“关键时期”、“转折关头”。过去10多年来,中国经历了高速市场化、城市化、工业化和全球化阶段。这“新四化”的突飞猛进,亦是“中国崛起”的过程,形成了中国今日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但走到今天,对内而言,是中国既有的和潜在的矛盾激发出来,传统增长模式所依赖的人口红利、改革红利等开始失效,还面临着不断增大的经济结构性问题、资源约束、生态环境失衡、收入差距扩大、社会矛盾激化等诸多问题。实际上中国的重大转折,正在来临。

转折关头内外挑战

应对效果仍待观察

失衡需要结构性调整,特别是需求与供给的调整,但中共领导层为免经济震荡,更要防止社会震荡。不得不尽全力“稳增长”,希望在稳住经济的前提下,透过创新驱动,保持中高速发展,避免跌入“中等收入陷阱”,同时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转型。这就是领导层当前力推“安内”的基本背景。

与此同时,中国面临新的外部挑战,由于综合国力提升,打破原有国际格局,一方面中国要突破发展樽颈,不能不“走出去”,推动包括“一带一路”战略,人民币国际化,参与国际规则制订和国际治理;另一方面,原有国际格局主导者、规则制定者,或合作,或围堵,或遏制,想方设法保护其既有利益,维持其固有优势。

这就令中国在避免重大冲突的基本考量下,必须出招去“攘外”,以为“安内”乃至保持崛起路径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而今天领导层的“攘外”策略,与邓小平时代的“韬光养晦”有很大不同,其基本特征是有软有硬,合纵连横,但基调还是“和平发展”。至于其应对是否得当,战果是否理想,仍待观后效。

中共领导层最近如此奔忙,还有个特殊原因,也与转折相关,因为领导层现在最关心的事,当是实现国家发展的战略转折。

所谓国家发展的战略转折,来自中共领导层提出的新“国家治理”理念。这一战略性转折之路线图,已由不久前的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意见稿勾勒出来,而时间表的两大节点,一是下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一是明年3月的全国人大会议。这两次会议,前者要排定明年任务,后者要通过五年规划。

习李近期如此忙碌地“安内攘外”,正有全力清障、全新开局的用意。

责任编辑: 于飞  来源:明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5/1117/646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