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夫子谈历史:1937年6月,国民政府行政院副院长兼财政部长孔祥熙应邀访德,到德国莱茵河畔的鲁尔兵工厂订购了军火,包括单兵防弹背心、重机枪、防毒面具、战防炮、榴弹炮、坦克、自动手枪、步枪、钢盔等,加上之前装备的德械师,一共武装了20个德械师,并接受德国顾问的训练,这些装备使得中央军焕然一新。不过经过南京保卫战、淞沪会战等战役,20个德械师基本被打光了,特别是淞沪会战后,德械师几乎殆尽了,不过彻底粉碎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俞大维:抗战初期的困难,我们只有可以想象,难以实际了解。我当时担任兵工署署长,只知道那时全国各兵工厂一个月所以生产的子弹,加起来不够淞沪前线一天的消耗!就靠着蒋委员长政略战略的运用,才能维持民心士气,阻滞敌人前进,争取兴国,而卒获胜利。在一个弱国遭遇强国侵略,屡战屡败,危急震憾之时,产生一位百折不挠的领袖,以超人的智慧,领导军民,奔赴胜利,这种人物历史上曾经有过,至于胜利之后,对于身受其横暴侵略达半年世纪之久的世仇,竟采取“不念旧恶”、“与人为善”的宽大政策,这种人物历史上未曾有过!前者是豪杰作的事,后者只有圣贤才能做到!
1938年徐州会战中,国军侦查员被日军识破俘获,审讯完毕后押往野地处决,他对着国军守卫的临沂城作最后的凝望……(编者:也许正是这些可贵的情报引领张自忠率59军强渡沂河重创了板垣师团,解了临沂之围,取得了抗战以来的第一个大捷。)
抗战时,国民党高级官员力挺教育。1938年3月教育部部长陈立夫说“纵在战时,其可伸缩者亦至有限,断不能任意废弃,致使国力根本动摇,将来国家有无人可用之危险。”,陈诚批驳“教育无用论”:“一个国家,要建国,要强盛,就要培养无量数的人才,以为领导,以为中坚。”他还说“教育是立国的根本,尤其当国家临到存亡断续的关头,成为绝对的需要,这是一个国家最强韧、最可靠的生存力量”。
毕唐书: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有计划地将大学迁往大陆,沦陷区90%的高级知识分子、50%以上的中级知识分子和37所高校都转移到了大后方,这是一个奇迹。陈诚时任军事委员会政治部主任,其演讲完全赞成学校内迁,将学生誉为国宝,鼓励他们于国家危难之际努力完成学业,因为十年之后,国家的命运就掌握在他们手里。(抗战时期一项伟大的教育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