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外中文媒体报道近日,一位名叫荣欣(Xin Rong译音)的密歇根大学中国留学生疑似跳机自杀身亡。这些优秀学子远离父母来美求学,本有伟大的抱负,却选择离开人世,他们的心理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承受了怎样的压力?
最近事例
事件1:密歇根大学博士疑似跳机自杀
荣欣2012年(左)和2016年(右)在脸书上发布的照片。(网络图片)
2017年3月15日,就读于密歇根大学的中国留学生荣欣驾驶飞机出行后疑似跳机身亡。据了解,现年27岁的荣欣来自中国长春,201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语言专业,毕业后赴密歇根大学信息学院攻读博士学位,主攻人机交互、人工智能专业及自然语言处理等,原计划于2016年毕业。
从他的个人账号中可以看出他热衷航空,并且已经成为获得认证的私人飞机驾驶员,隶属于密歇根飞行员协会(Michigan Flyers)。求学期间,荣欣曾在百度和谷歌实习,无论在学业上还是社会实践上,他都称得上是一名优秀的学生。
据媒体报道,3月15日,荣欣租了一架小型cessna172飞机,于当晚11点38分坠毁在加拿大安大略省。
当地警方表示,飞机在坠毁前一直处于自动驾驶模式,坠毁时飞机上并没有人。警方初步断定荣欣在坠机前已经跳机,疑似自杀。
事件2:加州大学大二女生宿舍内自杀
刘韦玮在脸书上发布的照片。网络图片
2017年2月12日,就读于加州大学圣塔巴巴拉分校的20岁中国女生刘韦玮在宿舍内自杀。刘韦玮来自广州,2012年就读于佛山第一高中,2015年进入加州大学圣塔巴巴拉分校进修德语及心理学专业。据她的好友透露,韦玮是个热爱生活的女孩,成绩优异,基本都维持在班级前一二名,情商和智商都很高。
据了解,到美国之后,刘韦玮适应能力很强,大约3个月就熟悉了周边环境。性格开朗活泼的她,还交到很多美国与国际生朋友。
在她的脸书及微博账号上看到,这个脸上时常挂着笑容的女孩儿,也有她自己的苦恼和压力。学习心理学的她,经常思考生命的意义,自杀前她发微博称,“世界是美好的,而我是个不堪重负的胆小鬼,所以选择了退缩和逃避。”“我无法承担生命给予我的重量”。
事件3:俄亥俄州立大学大三学生无端自杀
刘凯风2012年发布在脸书上的照片。网络图片
来自中国天津、就读于俄亥俄州立大学理论物理与天体物理专业大三学生刘凯风,于2016年12月份自杀身亡,成为中国留美学生因无法承受压力而轻生的又一例。
刘凯风于2013年毕业于天津新华中学,随后赴美在俄亥俄州立大学攻读本科学位。据家人和朋友介绍,刘凯风成绩优秀、热情开朗,和女友感情稳定,平时热衷运动和摄影,曾发表过很多令人惊艳的摄影作品,学校官方网站还曾选用他拍摄的照片作为封面。因此,他的死讯令家人、朋友和同学都感到震惊。
事实上,中国留学生不堪重负而选择自杀的远不止以上三个案例。
2012年10月,麻省理工大学斯隆商学院中国留学生郭衡(Heng Guo音译)上吊自杀;2014年8月,加州州立大学富勒尔顿分校中国留学生林旭(Xu Lin音译)跳楼自杀;2014年10月,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中国留学生李扬凯(Yangkai Li音译)跳楼自杀;2015年1月27日,耶鲁大学中国留学生王璐畅从金门大桥跳入旧金山湾自杀;2016年1月,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中国留学生小陆(Xiao Lu音译)跳冰湖自杀;2016年11月,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品学兼优的中国留学生杨志辉(Zhihui Yang音译)自杀。
留学生多是佼佼者但压力大、很焦虑,只能硬扛
据了解,很多自杀学生都是品学兼优的优秀学子,在花样年华里选择放弃自己的生命,他们的内心究竟承受过怎样的压力?
从一位有留学经历的海归和一位正在美国留学的学生那里,可以听到他们的留学心路历程。
曾经在加拿大西蒙菲莎大学攻读硕士双学位的刘晓茜(化名),回忆起那段留学时光不禁慨叹“压力很大”。她说同去攻读硕士学位的共四名同学,每个人都觉得很焦虑,只能硬扛。但她觉得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明白这是个必经的过程。
为了克服焦虑心理,刘晓茜也是用尽各种办法释放压力,“压力大的时候就和同学聊天、倾诉,我还会出去跑步,和老师沟通。还有就是交了paper(论文)以后出去玩,旅游很管用,特别充电。”最终,刘晓茜顺利拿到了西蒙菲莎大学的硕士学位,她说“出去一趟,心理就变强大了”。
目前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的张宣(化名)告诉记者,“在哥大真的压力很大,课程会跟不上,真的很难。优秀的人太多了,美国又比较崇尚aggressive(进取型)人格。”张宣开玩笑似的告诉记者,“还好我心比较大,不在意这些,只要不挂科能毕业就好。”她说,哥大的心理辅导做得很不好,一是医生不够,二是好像他们也不是很关心(学生的心理问题)。”据张宣透露,仅本学年哥大就发生了好几起留学生自杀事件,只是自杀的不是来自中国的留学生。
心理专家作解答:及时沟通或求助做好心理疏导
针对留学生频频自杀的现象及留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中国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萨提亚家庭治疗师李佳俊说,“一般在没有意外的情况下,自杀多由抑郁症或者恶劣心境导致。心理学上有句话叫做,抑郁到一定程度,自杀是必然。自杀是抑郁症最严重的后果,它是由长期的心理压力伴随情绪压抑造成的,愤怒无法对外释放最后指向了自己。通常抑郁症患者自杀的成功率是比较高的,据不完全统计,抑郁症自杀成功率可以达到10%-15%。而且抑郁症的患者对于自杀行为的准备是很充分的,是真的想死。因为抑郁症最大的内心痛苦就是对生活有巨大的丧失感,觉得生活没有意义,或者没有价值,自我评价极低。”
从上述自杀女孩刘韦玮的微博中,我们的确看到了李佳俊所描述的抑郁情绪。
不少人感到困惑的是,自杀的留学生中不乏看起来阳光开朗、善于社交的优秀学生,为何他们会选择走上绝路?
对此,李佳俊作出了解答:“从心理学上说,这些选择放弃生命的学生通常有完美主义的人格成分在里面,对自己要求比较高,一旦达不到自己的要求、自我评价过低时,便难以自拔,有巨大的自我价值丧失感。同时,他们对于发生的事情往往想得很严重、很糟糕,比正常人更加感到绝望。这里面值得我们反思的是一个人的成长环境往往形成他(她)独特的人格特点。所以很多从小家教严厉、缺少接纳和宽容、具有完美主义倾向的孩子,长大后更容易有抑郁情绪。”
李佳俊分析,留学生之所以更容易自杀,“除了抑郁症导致以外,还因为离开自己曾经熟悉的环境去国外学习,使得他们的社会支持系统不完善,重要的亲情、能给予温暖的人没在身边。如果学生处理不好人际关系,心理比较脆弱,在遇到挫折时无法及时排解,可能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自杀的几率。”
最后,李佳俊给留学生三点建议来克服压力过大引起的抑郁等负面情绪。
第一,有问题及时和身边的好朋友进行沟通,做好心理疏导。
第二,实在解决不了可以去做心理咨询,把自杀倾向控制在可控范围内最好。
第三,对于抑郁情绪严重的学生,老师和同学要多留意,多关心。因为情绪严重时期,学生本人可能自知力受损,无法主动求医,需要外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