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军政 > 正文

岳昕事件激怒学生 怕学潮党媒和稀泥遭炮轰 躲避删帖有高招

声援岳昕的大字报和区块链上保存的岳昕公开信。

北大教授沈阳22年前性侵并污衊学生高岩,导致后者自杀,事件曝光后持续发酵。北大女学生岳昕要求校方公开当年调查报告,遭校方恐吓威胁,北大学生贴大字报力挺岳昕。后岳昕发表公开信在披露真相,党媒就公开信进行评论。分析认为,党媒刻意避重就轻,不追究校方恶意报复学生,反称学生过激,采用和稀泥的办法是担心出现学潮。

4月23日,北大女生岳昕写给全校师生的一封公开信在网上流传,信中披露,因为20年前北大教师沈阳性侵女生致其自杀案事件,他们八名学生向校方提出信息公开请求,要求学校公布当年处理这个事件的相关资料。随后她遭到校方多次约谈、恐吓,其母亲也被学校吓得濒临精神崩溃,也严重影响她的毕业论文的写作。

这封公开信引起社会舆论强烈关注,事件持续升温。党媒《人民日报》就此发表评论文章,罕见一反常态谈新时代的青年人特点,“对国家、民族、社会和自身,有着更系统、更深入的思考”;“他们有很强的权利意识、法治观念,也有着很强的社会责任感,比以往任何一代人都更有能力独立自主地认识世界”云云。

党媒评论称,近几个月来陆续发生在高校中的一些热点事件,“在很大程度上都涉及如何以恰当方式回应学生诉求。”并声称要在“真情实意中消解困惑”,“对话交流化解矛盾”,这是做好学生工作的大问题。甚至要学校“聆听学生的声音”,“学会与他们对话”。

党媒的这个评论文章,在微博上尽管看上去没有关闭评论和转评,但出现大量删帖的现象,做足了舆论导向。因此导致网友极大不满。在一个还没有来得及删的读者留言说:“我真的服了,党媒口口声声说要‘聆听声音’,下一秒就把评论精选了。”也有人叫板说:“先从这条的微博评论能看到开始吧!”

党媒的评论中还称,学生和教职员工一起,构成了一所大学的命运共同体。还貌似“公正”地先说说学校“对建设性意见要及时吸纳”,再说说学生应该“要避免一些极端的情绪和偏激的做法”,“理性、冷静的轨道上表达诉求”云云。

上海知名博主、撰稿人简木生向党媒炮轰:“别和稀泥,什么叫学生过激?这件事起因是学生对当年沈阳事件追问反遭恶意报复!是公权力滥用的表现,而对其避而不谈只各打五十大板,左右讨好的模样着实滑头!”

网上有民众也不满表示:“什么命运共同体,这就是强行将学生和学校绑在一起,试图扣上以大局为重、家丑不可外扬的帽子来内部处理。说到学校就是要放下身段聆听,说到学生就是不要极端偏激,这屁股能再歪点吗?还有学校说学生受到境外势力的操纵,什么境外势力?哪一个?月球吗?”

北大女生岳昕的一封公开信在网上引起极大反响。(微博图片)

党媒评论最后还谈到北大精神“与民族共命运、与时代共进步”。就党媒谈北大精神,新浪的AllezZhu讥讽道:“这事情真是让党媒难堪,不发声吧,不作为,发声吧,立马打了北大的脸。于是就有了这么一篇和稀泥的文章,斗胆问问北大精神是否二十多年前就已经死透了,今年是2018年,改革开放有三十多年了,学生正常要求也会被北大迫害如此,真是不能让人理解。”

内蒙古人连发三问质问党媒:“和稀泥的文章把整件事情公布在大陆就这么难吗?寻找事实真相就要被勒令退学吗?北大的名声就是靠遏制一些反对思想来的吗?”

岳昕事件激怒学生北大性侵丑闻被区块链永存网络

日前,在中共互联网上,有关该事件的文章不断被删除。甚至〝北大〞都成为微博敏感词遭禁搜。另一网站〝知乎〞上,则完全搜寻不到有关性侵事件的任何信息。

不过,大陆网民正积极利用各种方法打破审查,继续传播相关消息和事件的来龙去脉。

除了在推特(Twitter)等海外平台发布信息之外,还有网民利用区块链技术,将相关文章藏于〝Etherscan〞的虚拟币交易资料内,以避开网络审查,在大陆继续传播。该网民又在知乎教导其他人如何将事件上传至区块链,但该帖文已被删去。

有网民表示,〝区块链没有404!〞〝这样一来,北大就要永久铭刻在链上了。〞

还有网民则将事件的相关文章,全部上传到〝GitHub〞的程序开发平台上。

大陆资深媒体人黄金秋接受大纪元采访时表示:“为何《人民日报》现在要公开说这个事情?而且还表现出表面好像各打五十大板。其实是避重就轻,说学校处理不够好,没有跟学生及时对话,没有‘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等等,没有用一种更巧妙的方式去处理问题。”

黄金秋还说,“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并不是学校不想好好对话的问题,而是这个事情学校根本不敢对话,不敢揭开盖子,现在高校普遍存在的这种现象。其实掩盖了严重制度作恶、教师作恶问题。”

他进一步分析党媒为何还故意表面帮学生说几句话,“大家知道,除了北大之外,还有很多高校会声援这个事情,尤其是北大校园内还贴出声援的海报。也有舆论因此提出是否会发生学潮。众所周知,学潮一直是中共执政党最害怕的事情,害怕学生关心政治、要求民主等等,1989年的六四运动是前车之鉴。所以他们不希望这个事情引起各个高校的动静再引发学潮。”

阿波罗网林亿综合报道

责任编辑: 林亿  来源:阿波罗网林亿综合报道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8/0426/1105179.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