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军政 > 正文

中共崛起恐进入瓶颈期 两高官披露“内忧外患”

中国进出口银行行长李若谷称,目前美国对中国的看法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中美关系不会沿着过去40年所走过的道路继续走下去,即使美国的知华派、友华派,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具体而言在美国国内,无论什么党派、阶层,大多数都主张对华采取强硬态度。这使得美国对华战略可以超越党派藩篱,快速有效地运作起来。

中美贸易摩擦仍有反覆可能

近日“2018中国企业信用发展论坛暨第九届诚信公益盛典”在北京举行,一位前中国人大高官宣称,中国地方政府的债务可能达到40万亿。

该官员为第十一届中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贺铿。曾在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学会、中国数量经济学会、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等机构任职。

贺铿在论坛演讲中称,有西方机构估计,中国的地方债大概为40万亿人民币(1人民币约合0.16美元),虽然规模尚在可接受范围,但地方政府没有一个想还债的,“现在要让他还债,他说我工资都发不出来,财政困难的很,怎么办?所以现在欠的这些债不说还本,还息很多地方都还不起。”

他指目前中国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如居民收入差距不平衡,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特别是优质社会资源的分配也不平衡。例如2017年3月公布全中国100所最优秀的医院,东部有64所,西部只有17所;全国近700个贫困县,东部有66个,西部则达到448个。区域失衡明显。

之于具体经济形势,贺铿则称经济杠杆率、企业债务率、地方债务等问题较为严重。

他认为中国发行的货币太多,过于“放水”。数据显示,2017年末M2是167.68万亿人民币,为中国当年GDP的25%,比世界上任一国家都要高。

无独有偶,在贺铿论述中国内部问题的同时,中国进出口银行行长李若谷在另一会议就中国的外部形势发表看法,特别提到美国对中国的研判已经发生根本转变,中美贸易摩擦实质上是关于中国发展方向的争议。

李若谷称,目前美国对中国的看法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中美关系不会沿着过去40年所走过的道路继续走下去,即使美国的知华派、友华派,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具体而言在美国国内,无论什么党派、阶层,大多数都主张对华采取强硬态度。这使得美国对华战略可以超越党派藩篱,快速有效地运作起来。

随着中共近些年的快速崛起,尤其是在国际社会开始主动作为,美国已经判断中共的发展方向与美国的期望不符,认为中共有意用军事手段来达到政治目的,试图与美国同样建立全球性军事存在。

意识形态层面,华盛顿的主流观点也开始警惕起来。过去他们认为中共尽管在意识形态层面同西方格格不入,但并不会挑战后者。而眼下这个判断显然已经发生变化。

经贸问题上,透过近期中美贸易摩擦可见,这恐怕会在未来成为中美两国双边关系中的某种常态。华盛顿与北京可能都会对对方充满失望情绪。

对于“中国制造2025”的担忧,则凸显出美国的另一深层担忧。在这样一份高新科技扶持计划面前,美国认为其市场经济体制无法同中共的经济体制进行竞争,因中共政权会强力介入市场,使产业发展成为政府主导,而非市场主导。

中美双方分歧的焦点之一是,美国要求中共放弃对先进行业的补贴,中共拒绝。有中国经济学家认为,中共通过国家砸钱扶持高科技行业的计划注定失败,美国不必担忧。

在“中国制造2025计划”当中,中共政府将斥资3000亿美元来实现产业升级和发展创新科技业,试图在航天、电讯、机器人、人工智能和电动汽车等多个领域获得领先地位。

经济学家程晓农博士表示,中国发展自己的新兴产业,本来无可厚非,但应该是正当经营,而不能靠连偷带抢。强制要求外企转让技术,属于抢;而盗窃知识产权或偷偷仿制则属于偷。如果中共用连偷带抢得来的技术发展新兴产业,又只服务于国内市场,西方国家损失的只是专利费和中国市场销售份额,损失不是特别大,这也是西方国家过去默认的原因;但中共发展新兴产业还有一个倒过来占领技术来源国市场的战略目的,试图挤垮西方国家的技术开发者,这就让西方国家越来越警惕了。

时事评论员文昭表示,中共常挂在嘴边的举国体制,其实损害了各方利益。

文昭说,其他科技后发国家有对扶植某个产业的政策,举国体制目前是中共独有。原因是任何政府都不可能如中共政府般有对社会的干预能力,就政策性贷款一样他们就做不到。

责任编辑: 楚天  来源:阿波罗网王笃若综合报道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8/0524/1118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