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中国文化 > 正文

古代官员参加朝会 为何手拿着块板子?

古代官员上朝时所执的手板叫作“笏”。(摄影:Winnie Wang)

古装剧里,我们常常看到一个场景出现:文武百官站在朝堂上觐见天子时,每个人手里都握着一块长长的板子。那这块板子是什么?它又有什么作用呢?

“笏”相当于现在的笔记本

这些古代官员上朝时所执的狭长形板子叫作“笏”。“笏”,又称奏板、朝板、手板、手简、玉板。《释名》中对笏的解释是:“笏,忽也,备忽忘也。”所以笏板是为避免疏忽遗漏而准备的工具,相当于我们现在用的各种笔记本。笏板最主要的用途,就是上朝时,文武百官手持笏板,将要上奏的话记在上面,也将天子的命令或旨意记在上面,以免忘却。

据说,笏板还有另外的作用,就是挡住自己的脸,用以彰显龙威,上朝面见天子时眼睛要望着笏板,表示对天子的敬意。

《礼记・玉藻》中讲:“凡有指画于君前,用笏;造受命于君前,则书于笏。”意思是说在朝廷与君王对答,当有事要用手指比画时,不直接用手,而用笏来代替。在君前受命的时候,把要记的事书写在笏上,所以笏本来与书简没有差别。

古代官员上朝时候如需乘马,便将笏插于腰间绅带之内,称为“搢笏”。在唐玄宗时,由于贤相张九龄年老体衰,骑马搢笏行动困难,于是就制作了一个放笏的袋子,称为“笏囊”,让随从拿着,随他一同上朝。从此以后,“笏囊”就流行于百官之中。

相传此“玉笏”为明代宁靖王的遗物。(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笏板早在商周时期就已经使用了,是古代中国官员使用时间最长的一种办公用品。最早的笏是用竹制成的,后来为了区别执笏者的尊卑,才用象牙、玉作为装饰,美化它的外观。笏平均有二尺六寸长,中间最宽的地方三寸(这里的尺是周代的一尺,大约为现在的23.1厘米)。

《礼记・玉藻》中记载:“笏,天子以球玉,诸侯以像,大夫以鱼须文竹,士以竹本像可也。”在西周时,天子的笏用美玉制作,诸侯的笏用像骨制作,大夫用竹制、鲨鱼须为装饰,士用竹制、像骨为装饰。”天子、诸侯的笏从中间往上渐窄,大夫、士的笏从中间往下渐窄。

明代大儒王阳明。(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文武官员的品第不同,所持笏板的材质也不同,而且各个朝代对笏的使用也都有不同的规定。明朝时规定四品官以上执象笏,象笏就是用象牙制成的手板,又称象简,五品官以下执木笏,所以笏板在中国古代也是一种地位的象征。直到清朝满族入主中原后,由于礼俗制度不同,笏就被废弃不用了。

“笏”的精神内涵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笏”象征着儒家礼法和尊贵的地位。《北史・李穆传》:“其一门执像笏者百余人。”就是说,一家有百余人位居高位。有一段著名的历史典故“满床笏”,讲的就是唐朝名将郭子仪六十大寿时,七子八婿前来祝寿,他们皆为朝廷显官,祝寿时将手中笏板放满床头。这个典故流传甚广,还被编成戏剧,后世人向往如郭子仪一样,一生立功行善换来晚年富贵寿考、子孙满堂。

在许多文学作品中,“笏”又引申出更深层的含义,比如在《红楼梦》中就写道:“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它所传达的就是昨是今非、名利成空,劝导人们早日修行的佛家文化。

责任编辑: 夏雨荷  来源:新商厚学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9/0119/1234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