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港台 > 正文

引渡恶法令港人强烈反弹!林郑会是下一个董建华?

有接近建制派的消息人士透露,今次林郑硬推《逃犯条例》修订,是借台湾杀人事件,暗渡陈仓,以《逃犯条例》直接取代23条。评论分析,林郑在北京的施压下恐重蹈当年反23条董建华的后尘。

周日(4月28日)反引渡恶法大游行有13万港人上街,是雨伞运动以来最多港人上街的一次行动。(大纪元合成图)

周日反引渡恶法大游行有13万港人上街,是雨伞运动以来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昨日台湾杀人案疑犯被高等法院判囚29个月,民主派及部分建制派皆认为港府仍有足够时间考虑或撤回引渡恶法,不过特首林郑月娥态度强硬,称务必在今年七月前通过草案。

有接近建制派的消息人士透露,今次林郑硬推《逃犯条例》修订,是借台湾杀人事件,暗渡陈仓,以《逃犯条例》直接取代23条。评论分析,林郑在北京的施压下恐重蹈当年反23条董建华的后尘。

因一宗台湾杀人案,港府借题掀起引渡恶法风波。案中疑犯陈同佳涉嫌去年二月在台湾杀死女友后弃尸,返港后利用女友的提款卡提款,并处理其手机及相机等财物。他早前承认4项在香港的洗黑钱罪,昨日高等法院法官以入狱39个月为量刑点,判他入狱29个月。

法官彭宝琴判刑时指,今次是处理洗黑钱,而非杀人,两者不同。判刑时考虑的是犯罪复杂程度、历时多久,及涉及得益多少。又指,偷取死者财物属严重罪行,而涉案的财物由境外带返本港,涉及国际元素,加上被告是唯一受益者。四项控罪量刑起点分别是12至39个月,考虑了被告认罪,扣减三分一刑期,部分控罪的刑期同期执行,共判囚29个月。扣减他已被还押的13个月,仍需继续服刑。

13万人上街 林郑态度强硬

特首林郑月娥结束访京行程后,与保安局局长李家超一同见记者回应判刑。李家超表示,根据《监狱规则》,如果在囚人士行为良好,可获扣减三分一刑期,按照过去经验,如果陈同佳行为良好,最早可于10月出狱。

林郑月娥则仍态度强硬,强调必须争取在今年7月前通过修订《逃犯条例》:“释放日子约是今年10月,换句话说审议修订条例有的确确的逼切性,甚至可以说是刻不容缓。必须要争取在2018至19立法年度,即是今年暑假休会前要在立法会通过,让我们有足够时间做跟进工作。”至于周日13万人上街,她则表示,希望在审议法案的过程,消除市民疑虑。又说会很认真考虑,处理议员提出的建议。

民主派促林郑回应撤恶法

民主派与民阵召开联合记者会回应周日游行及陈同佳判刑。民主派会议召集人毛孟静表示,周日游行参与人数比预期好,政府不应自欺欺人,要回应民意,马上撤回或搁置草案,包括考虑民主派提出加入“日落条款”和扩展本港法院域外法权的方案,“连国际新闻都觉得很罕有的画面场景,她都认为是不必在乎的话,她是贻笑国际大方,林郑现在在香港的管治已到临界点,我们希望她要认真考虑,而不是说他们纯粹是政治口号不用担心,不然我们警告她下台。”她又要求林郑月娥尽快与民主派见面商讨。

(蔡雯文/大纪元)

公民党立法会议员杨岳桥指今次法院的判刑,显示政府有充分时间处理台湾杀人案,要求政府撤回现有方案,“草草立法只会后患无穷,……如果继续冥顽不灵,这只会是与民为敌,13万人只不过是一个开始,只会惹起更多的民愤,只会有更多人出来反对它。”

法律界议员郭荣铿也强调陈同佳案的判决反映修例并无需要匆匆通过,目前仍有足够时间让政府撤回草案,“台湾杀人案,下午的判词证实了根本无需要政府要匆匆在一两个月内通过这方案,所以我们现在正式再次要求政府马上撤回这个《逃犯条例》方案。”

公民党立法会议员郭家麒也警告林郑制造的假象已破灭:“如果她再蔑视这13万人对她的呼声,死期不远,她应尽快下台,如果中央以为今次可以透过这事剥夺香港一国两制,它只会引起更多香港人对特区政府和对中央政府更大的不信任,只会有一个后果:社会更撕裂,不会再有它想像中的和谐,香港会继续在这旋涡中连我们最起码经济价值都会消灭。”他重申国际商家已指若通过引渡条例,香港经济地位岌岌可危:“连我们最后的一根救命草——香港经济地位都玩完,香港真的玩完。”

前立法会议员梁国雄已预测林郑的下场:“大家知道我们特首有4个,一个是脚痛下台,董建华2003年7月1日游行后没多久他突然说脚痛,大家知道他现在到处走,梁振英说家中有事不竞选,林郑月娥要想想她有什么病,有什么理由体面下台。”

消息人士:暗渡陈仓计

有接近建制派的消息人士透露,林郑今次接的政治任务,是因为特区政府迟迟未能就23条立法,有人献计“西环”,就借台湾杀人事件,暗渡陈仓,以《逃犯条例》直接取代23条,表面上是处理严重刑事案件,初时估计民意不会有太大回响,实则是醉翁之意,曲线提早完成23条。

此举更有额外的收获;除了针对国安有关的事项,例如中央不喜欢的外国势力及政治对手等,还直接突破香港特区主权移交20年,各个行政部门、立法会等已经回归并俯首称臣,但司法机关仍是插针不入、拨水不进,没有回归的问题;直接把中央关注的案件,不管是国家安全、政治、反贪、对国家经济有重大影响的案件或方便自己管治的事情等等,纳入大陆的公、检、法体系。

北京当局提出之对港全面管治权,继铺天盖地、首无前例在香港特区政府、各个商会、同乡会、专业界别派出宣讲团,传达两会精神外的进一步落实,是林郑的重要政治任务,亦是林郑可否成为首位港人特首,日后可否进一步在中央兼任有实权的委部级官员的考试。

消息人士又分析说,“昨天(28日)不见沿途有土共叫阵,应该是接到西环高层指示,不要激发民意,闷声发大财,不要恋战,速战速决,对泛民有何启示?可见对方是非常急着完成中央交给的任务。”

建制派现分裂

经过13万人上街后,昨日亲建制的《星岛日报》社评以“《逃犯例》争论扩大政府宜暂缓再议”为题,促政府勿漠视修例硬闯关的负面影响,若不宜进就应果断暂缓,指这才是负责任政府应有的态度。而早在上月底中共全国政协常委、星岛新闻集团主席何柱国在该报周年晚宴上曾借《逃犯条例》寸(酸)特首林郑月娥,他称有人告诉他:“今日嚟埋呢一铺(今日来这一次晚宴),都不知下次有无机会来。”何说,闻言后追问友人何出此言,其友答道:“给人拉去坐牢都不一定。”

昨日台湾杀人案疑犯陈同佳被高院判囚29个月。有商界背景的经民联立法会议员梁美芬认为,刑期代表疑犯不会在短期内释放,立法会仍有时间审理《逃犯条例》的修订,又指周日游行人数不低,应重视市民的忧虑。

自由党荣誉主席田北俊昨日接受传媒访问时再次质疑现时《逃犯条例》存在漏洞的说法,“当年我们是基本法咨询委员会,这条条例是讨论过的,谁说看漏的。《基本法》你有否留意23条要本地立法,这条遣返条例没有说要本地立法,为什么?当年的领导会看漏?”他又表示,自由党正咨询商界意见,会视乎选民意见决定是否支持修例。

另外,《逃犯条例》法案委员会今日(30日)召开第二次会议准备再选主席。昨日,22位建测规园界选举委员致函建筑、测量、都市规划及园境界功能界立法会议员谢伟铨,表达对修订《逃犯条例》的忧虑,要求他兑现竞选承诺,争取及保障同业权利及利益,并以客观科学的方式咨询选民意见。

信中指,修订对香港社会及业界会产生不良影响。行内不少从业员均有参与跨境项目,专业上自当遵守各地之法律,但有些国家或地区的司法制度和法治水平和香港是截然不同的。担忧《逃犯条例》修订会令业界暴露于更大的法律风险,并会减少从业员参与大陆项目的意愿,这与政府及学会一直推动业界参与“大湾区”和“一带一路”项目的目标完全背道而驰。

信中又指,政府只须与台湾订立长期移交安排,或以个案方式移交安排处理案件,而毋须将大陆纳入有关引渡法律的适用范围内。

大律师公会执委石书铭昨日在一电视节目中提醒港人,他强调今次政府提出的修例也包括《刑事事宜相互法律协助条例》,届时香港执法机关可应大陆要求上门搜证:“它是香港的执法机关,只要有大陆的执法机关要求的话,可以去你家或写字楼搜证,将你的财产冻结。拿走你写字楼的文件,将这些资料全部送上大陆。”

硬推修订恐重蹈董后尘

公民党主席梁家杰回应林郑的强硬态度,他指林郑正重蹈董建华在2003年立23条的覆辙,包括目前多位附合林郑急切通过草案的人士与当年极其相似;当年反23条立法,也是经过几次的游行将民意推到高峰,周日13万人上街已比第一次游行多出十倍人,他警告林郑:“如果林郑继续用这种嚣张跋扈的态度和漠视民意、民情的一种处理方法,我可以先行警告她,她是会跟随董建华的足迹。”

公民党主席梁家杰说,如果林郑继续以一种君临天下式的态度,唯我独尊而漠视民意,相信23条的轨迹会在未来这段日子会出现。(蔡雯文/大纪元)

梁家杰又说之前一地两检,部分市民可能会认为只要不去西九就没有风险,但今次《逃犯条例》修订恶过23条,加上刘銮雄和林荣基二人迫不及待地离港令港人感到有切肤之痛。“所以如果林郑继续以这种这样的一种君临天下式的态度,唯我独尊而漠视民意,我相信23条的轨迹其实会在未来这段日子会出现。”

科大社会科学学部副教授成名也认为,林郑强硬态度可能有北京的施压,定下死线。“特别我们看到北京透过中联办的高层都强调过23条立法是特区政府的责任,所以有理由相信习近平为首的现在的北京政府,对香港实施全面的管治权是包含了无论23条也好,甚至现在的移交逃犯条例都有一些比较强硬的立场。所以林郑的回应都是反映到她其实扮演纯粹是北京一个代表的角色。”

他指周日有13万人上街反映很多港人愿意挺身而出,捍卫自己的自由和人权,特别是“免于恐惧的自由”,因为海内外的律师界或人权组织皆知道中国没有真正的司法独立,同时今次草案比23条更严重,港人要押回大陆受审。他警告当局如果继续强硬态度强推,恐触发更大规模的一个反抗浪潮,“一个所谓群众运动。”

责任编辑: 秦瑞  来源:大纪元记者林怡香港报道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9/0430/1282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