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人物 > 正文

造就35位宰相、36位皇后、36位驸马和满门将相的琅琊王氏家规

—原标题:「华夏首望」六字家规 造就35位宰相、36位皇后和36位驸马 满门将相书艺才情

作者:
祸福都没有门的,只是个人自己招来的,如果是善就招福,如果不善那就招祸。善恶的报应,就像影子跟着身体,绝对不会差错的。为何能使一个家族如此兴旺发达呢?很简单,就是多行善事,广积阴德,不仅可以给自己消灾免难,同时可以为子孙培植福德,泽被后世。

唐朝中期,诗人刘禹锡来到金陵,写下名作《乌衣巷》,感叹道: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诗中提到的王谢,即王导和谢安。王导,字茂弘,汉族,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东晋初年的大臣、著名政治家。王导从小有远见,才智出众,度量宏大。十四岁时,陈留高士张公见他相貌不凡,惊奇地对他的堂兄王敦说:“此儿容貌志气,真是将相之才!”王导在东晋历仕晋元帝、晋明帝和晋成帝三代,是东晋政权的奠基者之一。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图片:希望之声合成)

东晋有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家族,他们便是以“书圣”王羲之为代表的豪门大士族,王导便是王羲之的伯父。无论是王羲之的祖上,还是子孙、亲戚朋友,都是虔诚的道教信仰者。同时,王氏家族(琅邪王氏)还是名门望族,素来重视对家族成员文化素养的培植。王家将近三百年间书艺传承不断,人才辈出,极尽文采风流,蔚然成一壮观的文化景象。

从东汉至明清1700多年间,据《二十四史》记载,琅琊王氏共培养出了以王吉、王导、王羲之、王元姬等人为代表的35位宰相(亦有考证为92位宰相),以及36位皇后和36位驸马。家族中六百余的文人名仕的名字永远刻在了人类文明史上,“公侯世及,宰辅相因”,也就成为其家族特色。南朝人沈约评价琅琊王氏说:“自开辟以来,未有爵位蝉联,如王氏之盛者也。”不仅南朝以前没有任何家族能比,即使在隋唐以后,也找不出第二个家族。

琅琊王氏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为显赫的家族,被称为“中华第一望族”。相传,这一切起源于王氏家族的神秘家规,造福了王氏子孙后代。

让我们一起跟着煮酒君谈史,领略显赫王氏家族的深厚家风与旷世才情吧!

言宜慢

王吉(?—公元前48年),字子阳,西汉时琅琊皋虞人(今天的即墨市温泉镇西皋虞村),官至博士谏大夫。少年好学,以孝廉补授若卢县右丞,不久升任云阳县令。汉昭帝时,举贤良充任昌邑王中尉。

“言宜慢”,是公元前77年王吉从七品知县调任昌邑王府中担任五品中尉时从一位老者那里得到的秘笈。

王吉年轻时抱负不展,非常忧愁,来酒馆借酒浇愁。偶遇一位儒雅老者,便趋身请教,指点迷津。

老者酣然大笑说:“送你三个字,可以保你从此顺顺畅畅。”

王吉问“哪三个字?”

“言—宜—慢!”老者慢条斯理地道出这三个字。

“言宜慢?”王吉细细地品味着这三个字,若有所悟。

等他回过神来,老者已飘然而去,不知所踪。

凭借着这三个字,王吉居然渡过了一次次惊险,在官场上获得了很好的声誉,被汉宣帝刘询任命为谏议大夫,成了朝廷重臣。

为什么“言宜慢”这三个字,有如此大的功效?

“言宜慢”,就是说话要经过认真思虑再出口,同时说话语调舒缓,让人感到舒服顺耳。说话,体现着一个人的智慧。人需要用一生学习做人说话!

孔子说:“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讷言”,也就是“言宜慢”,即忍而少言,谨慎慢言,三思而言,切勿口无遮拦,信口开河。

常言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一味逞口舌之利,最终造成言多必失,说话不谨慎,伤害自己又伤害他人,招来麻烦甚至招致灾祸。历史上因为说错话而得罪人,付出惨痛代价的人不胜枚举。

古人云:“水深则流缓,人贵则语迟。”显示了我们祖先高超的智慧!

水深则流缓,人贵则语迟。

心宜善

“心宜善”,是王吉在公元前67年再度经过昌邑时老者送给他的3个字。

10年后王吉回乡探亲,竟然又遇见那位老者。王吉连忙鞠躬道谢,感谢前辈教诲之恩,让我终生受益。

老者哈哈大笑说:“10年前,我送你三个字,已经保你10年通畅。今天,我再送你三个字,可以保你一世无忧。”

那就是“心—宜—善”!

王吉心中一震,背上冷汗淋漓,心生惭愧。担任谏议大夫以来,不免会党争,弹劾政敌。

在老人的劝谏下,王吉痛改前非,不再整人害人,而是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个人,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欢迎,在官场上顺利平安。

为何“心宜善”能保你一世无忧?

因为“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天理公道,无亲昵,不偏私,常常使善良的人获福。

所以《太上感应篇》开宗明义就说,“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行。”

祸福都没有门的,只是个人自己招来的,如果是善就招福,如果不善那就招祸。善恶的报应,就像影子跟着身体,绝对不会差错的。

善恶的报应,就像影子跟着身体,绝对不会差错的。(图片:希望之声合成)

送给王吉六字秘诀的老者,据称是汉武帝时的著名宰相公孙弘。

王吉践行这六字秘诀,官至博士谏大夫,王吉为官十分清廉,辞官回乡时只带着自己的行装,毫无积蓄,回乡后衣食亦如同平民百姓。

此后,王吉就把这“言宜慢,心宜善”六个字定为王氏家规,让这六个字造福王氏子孙后代。

大道至简!让人震撼的是,这条看似简单神秘的家规,居然使山东琅琊王氏家族,跨越许多劫难,经受各种考验,创造出让人难以置信的奇迹!

历时三百年写出最美书法

琅琊王氏也是书法史上独一无二的“名门望族”,王羲之和他的一家子名扬千古。

王羲之(303~361),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原籍琅琊人(今属山东临沂),后迁居山阴会稽(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

他小时候就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草书师法张芝,正书得力于钟繇。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相传还受过仙人指点,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这位著名书法家的《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王羲之(图片:维基)

王氏家族书法家最多。在这个书法世家里,有父子争胜,兄弟竞较,还有夫妻比试,姻亲相学等,互相传袭,这不仅在书法史上显得极为耀眼,在世界艺术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特别是出现了书圣王羲之和他的第七个儿子王献之,父子二人被世人并称为「二王」。王氏的骄傲在此,东晋书法的骄傲也在这里。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希望之声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9/0703/1310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