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钩沉 > 正文

大唐对外战争:唐太宗武功盖世 四夷宾服

作者:

"一个受到震惊的亚洲从他身上看到了一个陌生的、史诗般的中国。决不向蛮族求和,也不以重金去收买他们撤兵,唐太宗扭转形势,战胜他们,使他们害怕中国。"——【法】勒内•格鲁塞:《草原帝国》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意气风发的时代,这个"大有胡气"的朝代中,边疆战争之频繁和战胜次数之多,在中国古代史上非常罕见。所以只有唐朝才能诞生专门的边塞诗派,诞生像"年年战骨埋荒外"这样的诗句。而至于"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愿得此生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种豪言壮语,则由于后世朝代偃武修文的风气,甚至成为了古代史上中国人尚武精神的绝响。尤其是贞观年间,大唐帝国四面出击,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可惜的是,尽管大家都知道唐朝武功了得,我却从未在网上看到有人能将唐代边疆战争进行系统的记录。笔者在读《旧唐书》的突厥、回纥、吐蕃、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等列传的时候,突然冒出个想法,按照编年将唐代历次规模较大的边疆战争(这里因为很多作战对象是唐朝的属国,所以用"对外战争"的说法不贴切,笔者倾向于使用"边疆战争"或者说"拓边战争"的字眼。)列了一下,然后大致能整理出唐代边疆战争的脉络。于是我就按照《旧唐书》,结合《资治通鉴》整理了一下,整理完后特与诸君共享。这里先放上唐太宗时代,即贞观年间的边疆战争记录。

第一个时期,唐太宗时期,全面扩张,四面出击。

隋朝时期,突厥曾经遭到隋军的沉重打击。隋末动乱,中原分裂残破,损失很大,突厥复振。唐高祖在位的时候,唐朝的国力难以对抗正处于兴盛状态的突厥。因此当时的突厥让唐朝受尽了屈辱。唐高祖不得不向突厥称臣,因为突厥的进攻和骚扰,唐朝曾经一度考虑迁都。唐太宗这个铁杆大鹰派即位后,再也不想向外来压迫屈服了。于是唐朝开始了上百年的猛烈拓边史,其结果是中国的领土和属国总面积达到了历史性的顶峰。

贞观年间是唐朝拓边最猛烈的时期,也是获胜最大的时期。贞观年间,唐朝依次取得了对东突厥、吐蕃、吐谷浑、高昌、焉耆、西突厥、薛延陀、高句丽、龟兹甚至可能还包括印度用兵的胜利。这些胜利奠定了唐朝300年的基业。

古代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边患,永远来自北方的草原帝国。突厥是唐朝最严重的边患。尤其是东突厥的颉利可汗,野心勃勃,扩张性超过了他的前任。正是他让唐太宗和他的父亲承受了中国皇帝少有的羞辱感。因此,唐太宗的矛头首先指向了这个塞北大患。

草原帝国,一方面受益于它所处自然环境的恶劣和生产力落后,使得当地人经过自然选择活下来的人普遍英勇善战,忍耐力强于其他地方的人。另一方面,也由于环境恶劣和生产力落后,难以抵御重大自然灾害。贞观元年(627)开始,突厥就好运气就到头了,也许是因为颉利可汗人品太差,所以突厥接下去可谓祸不单行。贞观元年,突厥遭遇一场罕见的大雪灾(《狼图腾》中叫"大白灾",类似的大雪灾曾经在汉朝时几乎毁灭了盛极一时的匈奴帝国),羊、马、人冻死、饿死了一大批。同年,可能是对颉利可汗不满,突厥北方的铁勒诸部(铁勒是个很有前途的民族,它的两个部落后来都名垂青史,分别叫薛延陀和回纥)进行了反抗突厥的斗争。有意思的是回纥部的首领名叫"菩萨",有他在果然铁勒如有神助。传说几千人打败了几万突厥兵。领兵的突利可汗回来遭到了颉利可汗的鞭打,直接导致了另一件对突厥极为不利的事件:贞观二年,突利可汗投降唐朝。

内忧、外患、天灾,使突厥这个曾经让周边所有国家颤抖的草原帝国陷入空前的危机中。而最大的危机,则是南面唐朝的皇帝是唐太宗:一个充满主动进攻精神的中国皇帝。在今后的朝代中,这种类型的皇帝可不多。贞观三年,唐军第一次大规模出塞进军,将领有李靖、李绩、苏定方等等,没一个是省油的灯,结果可想而知。唐军首战告捷。颉利可汗被击败后北退,同时派人向唐朝谢罪求和。李绩和李靖两个人一商量说,别看颉利可汗请求"举国内附",口气软得要死,其实要是放他走,下次谁知道还会弄出什么麻烦?一合计就打算偷袭,有人说使不得啊,我们的使臣还在颉利那里呢。李靖说滚,那几个使者算什么,死掉就死掉好了,抓颉利可汗要紧。于是苏定方乘雾带唐军连夜出击,配合李靖大破突厥兵,斩首万余(注意,古史所说"斩首"数量不一定就是敌军的阵亡数量,有的敌人死掉但是首级没有取得,比如赶入河中淹死的时候。而且斩首的数量肯定还没有包括敌军战伤的数量。所以敌军实际损失要远远超过"斩首"数目)。颉利可汗想逃跑,却被李绩堵住了退路,结果……可怜的人。颉利可汗恐怕是有史以来第一个被中国军队活捉的草原帝国最高统治者。唐军出击定襄,痛歼突厥,活捉颉利可汗,也是唐朝历史上拓边战争中最辉煌的胜利。颉利可汗被抓到长安,当时还活着作为太上皇的李渊欣慰至极,说老子当年给他称臣,今天亲眼看到他成了老子儿子的阶下囚,太爽了!晚上,皇帝、太上皇、诸王、妃同上凌烟阁。李渊亲自弹琵琶,李世民起舞(唐朝果然大有胡气……),热烈庆祝,通宵达旦。东突厥经过此次打击后,其部众被迫南迁,并由投降的被俘突厥将领阿史那思摩统率。东突厥的故乡便被铁勒诸部之一的薛延陀占领。墙倒众人推,东突厥是拔了毛的凤凰不如鸡。薛延陀多次袭击阿史那思摩,阿史那思摩向唐朝告状。唐朝问起来,薛延陀解释说想当初突厥祸害你们唐朝多厉害啊,我现在是帮你们出气呢。问题是:现在突厥已经归顺唐朝了,你打狗也得看主人吧?唐太宗对薛延陀很不满,为日后灭亡薛延陀埋下了伏笔。

突厥是唐朝最大的边患,作为同时存在的两个超级大国之一遭到毁灭,建立单级世界就变得容易多了。但是唐朝的事情往往是这样,就是按下葫芦起了瓢。刚刚平定突厥,贞观八年,一个注定要让唐朝的下半辈子不得安宁的国家开始走向崛起。那就是吐蕃。松赞干布成为了吐蕃的赞普之后,精于扩张,很快就狠狠打击了位于今天青海一带的吐谷浑。击败吐谷浑后的松赞干布志得意满,乘着国势向唐朝请求和亲。(汉朝的和亲是中国的屈辱,而在唐朝和亲却往往作为一种对周围属国的赏赐和荣耀,唐朝政府常常用拒绝和亲来对属国表示不满和惩罚。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唐朝的和亲有点类似今天向外国赠送大熊猫。)唐太宗和吐蕃来往不多,显然还没亲密到能攀亲的程度,于是非常顺理成章地拒绝了。这下松赞干布不干了。老子是什么人?吐蕃有史以来最猛的赞普哇!向你求婚是给你面子,你还给脸不要脸?吐蕃立刻发兵,击败唐军边防军,进围松州,放话说不许和亲就打。吐蕃的声势不能说不吓人,可是……谁让他碰到的是唐太宗呢?唐太宗不是那种在边境上放几门大炮就能让你霸占一个女人的软弱统治者。于是唐朝的另一个著名将领候君集奉命带兵修理骄横的吐蕃人。候君集通过夜袭击败了吐蕃军,斩首千余。吐蕃军退兵后,松赞干布做了颉利可汗也做过的事:派使者谢罪求和。但是他没有放弃和亲的请求。可能是被他的执着感动,7年后他的要求终于得到了满足。贞观十五年,文成公主入藏。

击败吐蕃的第二年,一些附唐的党项人叛唐归吐谷浑。唐军迅速做出反应,带队的都是些一听名字就能士气大震的主儿——李靖、薛万彻、候君集。吐谷浑可汗伏允初战败于李道宗之手之后做出了游牧民族视为洪水猛兽的一招:焚烧草原(《狼图腾》上还说只有汉人才放火烧草原呢……)。伏允以此坚壁清野来尝试打消唐军绝漠远征的念头。李靖采用了候君集的意见:一日纵敌,数世之患,犯盛唐者,虽远必诛,出其不意,长途奔袭。唐军分南北两路进攻,南路由候君集、李道宗带队,深入无人之境二千余里,走过盛夏都能降霜的险境,人吃冰马啖雪地走过缺水地区,终于追上了并沉重打击了伏允。伏允逃跑功夫了得,准备逃往于阗。唐军再次远征,途中缺水,就刺马饮血,终于袭破伏允的牙帐,伏允丢下老婆孩子溜之大吉,不久在沙漠中被部下所杀。吐谷浑从此被纳入唐朝的势力范围。

贞观十五年之后,西部和北部边疆的战事沉寂下来。贞观十六年,薛延陀向唐朝求婚,唐朝开始答应,但是要求先把聘礼送到。薛延陀距离唐朝很远,贡品在半路损失很大,送到的时候所剩无几,唐太宗认为是薛延陀对唐朝无礼,拒绝了婚礼的要求。看到遭到重创的薛延陀和唐朝关系不好,早就惦记着薛延陀的阿史那思摩抖起来了,哈哈原来你也有今天?看我不揍死你!薛延陀和阿史那思摩战争不断,唐太宗劝告无效,非常恼火。但是唐太宗的目光已经转向了东部的高丽,这个让隋朝皇帝数次折戟饮恨不已的国度。贞观十九年,唐太宗决定亲征高丽(确切说是高句丽),放话给薛延陀:我们父子都要去打高丽,长安空虚,你要是想犯贱只管放马过来!(整个中国古代史的所有皇帝中,敢这样对草原民族叫嚣的,唐太宗不知道是不是绝无仅有的一个。)这么生猛的话,薛延陀当时就吓得气短了一截(《旧唐书》载后来高丽用厚利诱惑薛延陀叛唐,但是"夷男气慑不敢动")。

贞观十九年,唐军向辽东进军。唐太宗在路上对手下人说,四方基本安定了,就剩下这一块地方了,趁着我还没死,良将们还有精力,一定要解决掉。这话说得那是相当有道理。历史不止一次证明,一个朝代的开国将领和领导人往往是这个朝代中最厉害的一批。而且一个朝代中领导层中精良文武人才最密集的时期也往往是开国初期。在这阵锐气消逝之前,真的必须抓紧时间打开局面,不然今后很可能就不再有机会了。典型的教训就是宋朝。宋朝没能乘着宋太祖宋太宗时期收复燕云十六州,注定了今后数百年要在窝囊中度过。

夏季,李绩暗渡陈仓,突然出现在辽东城下,高丽兵大骇。(这是唐朝用兵的重要特点,兵贵神速。常常采用长途奔袭或隐蔽进军路线的方式,突然出现在敌军面前,把敌军吓得魂飞魄散,达成攻击的突然性。)营州都督张俭和另一个前面出现的优秀将领(也是个王爷)李道宗也率兵进入辽东,击败高丽兵,斩首数千。四月,唐军攻破高丽盖牟城,俘虏两万多人,缴获粮食十多万石。五月,另一路唐军从山东渡海攻破高丽卑沙城,俘虏八千人。上百年来中国军队第一次得以在鸭绿江边阅兵。

不久,李绩和李道宗所部进逼辽东城下。高丽军数万来援。有人建议说高丽军多唐军少,应该坚守。可是李道宗说高丽人仗着人多以为我们不敢拿他们怎么样,我们就是要攻击他们,杀杀他们的锐气。李绩说9494,我们被派来就是负责替皇上扫马路的。现在马路不干净,我们怎么能躲呢。于是唐军处于劣势却猛烈出击,高丽兵始料不及,被冲乱阵型大败而归。唐太宗大军兵到后,把辽东围得水泄不通,日夜攻打。乘着刮南风的机会,唐太宗指挥士兵点燃城池西南楼,顺风放火。高丽军抵挡不住了,辽东陷落。唐军杀高丽兵一万多人,俘虏一万多人,此外还有百姓四万多人。

攻克辽东后,唐军继续向白岩城进发。乌骨城派兵一万支援,被唐军击退(据说此战唐军只用了800人,寒之……)。六月,白岩城不战而降。唐军继续向安市进发。高丽将领高延寿等人率领靺鞨、高丽兵十五万来救援。唐太宗评价:高丽军如果坚守不出,派小股部队袭扰唐军补给,为上策,唐军将困于坚城下,日久不得不退;高丽军带着城中百姓物资迅速逃遁,为中策,唐军追之不及;不自量力,迎战唐军,为下策,破之必矣。唐太宗怕高丽军不上当,特地命一千骑兵去迎战,诈败而回。高延寿中计,以为唐军不堪一击,遂放心前进。唐太宗再进一步派使者去联系高延寿,表示这次来高丽并非为了征服,只是听说你们国内臣子杀了国王,所以前来问罪。本来并不想攻打城池,只是唐军补给不够,不得已破城收集粮秣,只要你们重修臣礼,便可归还罢兵。高延寿信以为真,防备松懈。于是唐太宗做了布置,由李绩、长孙无忌和唐太宗自己带兵分别攻入高丽军营。高丽军遭到突袭,全军大乱。此战中,一个日后名扬四海而实际上并不怎么会带兵打仗的人开始崭露头角,这个人姓薛名礼,字仁贵。那次袭击中,薛礼着异服突入高丽阵中,左冲右突,所向无敌,深得唐太宗赏识。

高延寿失败后率残部逃上山,长孙无忌毁掉了他退路上的所有桥梁。唐军将高丽军团团围住。高延寿见大势已去,十五万之众溃散,身边只剩三万余人。于是高延寿向唐军乞降,来到唐军军营,一进门就跪下,挪动膝盖向前,拜伏在地。(《资治通鉴》上说"延寿、惠真帅其众三万六千八百人请降,入军门,膝行而前,拜伏请命。")唐太宗对他们说:"东夷少年,跳梁海曲……自今复敢与天子战乎?"(自唐以后,还有几个中国的皇帝能对任何一个外国说这么狠、这么长志气的话呢?)高延寿等人"皆伏地不能对"。唐太宗将降军中的高丽军官、酋长三千余人虏往中原,其余高丽人悉数释放。

秋季,唐军张亮所部到达建安城下,可能因为一连串的胜利把唐军冲昏了头脑,士兵竟然还未建立营寨就纷纷外出打猎砍柴。高丽军乘机出击。据《资治通鉴》上说,张亮吓得坐在胡床上直着眼,大脑一片空白,一动不动。结果士兵看到主帅这样,还以为是主将临阵勇敢,镇定不慌,于是军心稳定,擂鼓反击,竟然将高丽军击退。这大概是大唐军事史上赢得最不可思议的一仗。

这次偷袭失败后,高丽人也许是真的吓破了胆,放弃了主动出击的所有企图,一心一意坚守。自此唐军士兵即使到距离安市城墙很近的地方筑营,高丽军也不敢出击。唐军士兵在城下来去自如,像在自己的国土上一样。但是高丽军还是进行了一次失败的尝试。一天,唐太宗听到城中似乎有很多鸡鸭的叫声,对李绩说:被围很久的城池,因为粮食越来越少,鸡鸭的叫声也该越来越少。今天突然鸡鸭叫声多起来,想必是想出城偷袭,杀鸡宰鸭给敢死队吃最后的晚餐呢。于是唐军晚上防备森严,高丽军果然出动,但被轻松打垮,又退回城中。

安市城小而坚,唐军围攻数月不克。不止一次有人提出绕过安城突袭平壤。可能是因为皇帝在军中,所以唐军始终没有采用这种多少有些冒险的计策。(《资治通鉴》记载"高延寿、高惠真请于上曰:‘奴既委身大国,不敢不献其诚,欲天子早成大功,奴得与妻子相见。安市人顾惜其家,人自为战,未易猝拔。今奴以高丽十馀万众,望旗沮溃,国人胆破,乌骨城耨萨老耄,不能坚守,移兵临之,朝至夕克。其馀当道小城,必望风奔溃。然后收其资粮,鼓行而前,平壤必不守矣。'群臣亦言:‘张亮兵在沙城,召之信宿可至,乘高丽凶惧,并力拔乌骨城,渡鸭绿水,直取平壤,在此举矣。'上将从之,独长孙无忌以为:‘天子亲征,异于诸将,不可乘危徼幸。今建安、新城之虏,众犹十万,若向乌骨,皆蹑吾后,不如先破安市,取建安,然后长驱而进,此万全之策也。'")而这种方式过去一直是唐军克敌制胜的法宝。最终唐太宗决定暂时停止这次出征。9月,唐军班师。这次征伐高丽,攻克玄菟、横山、盖牟、磨米、辽东、白岩、卑沙、麦谷、银山、后黄十城,迁徙辽、盖、岩三州户口入中国七万人。新城、建安、驻跸三大战,斩首四万余级。在唐军,战士阵亡的约2000人,损失最大是战马,损失了七八成。

此战虽重创高丽,但是战事旷日持久,耗费巨大,最终却未能灭亡高丽。因此,唐太宗认为这战属于战败了,痛心地说:如果魏征还活着,肯定不会让我进行这次远征。但这战的意义还是比较重大的。这是自三国时期毋丘俭攻破高丽屠王城以来上百年中国军队第一次真正战胜高丽人,收复了今天辽宁一带很多南北朝时期被高丽夺取的土地,为今后唐朝彻底征服朝鲜打下了基础。

贞观二十年,西边战火又起。同时臣服突厥和唐朝的龟兹首鼠两端,唐朝由郭孝恪、阿史那社尔、杨弘礼率军出征,并发铁勒兵十余万骑征讨龟兹。龟兹守将望风而逃。龟兹王俟利发带兵五万迎战唐军。唐军先头部队人少,见状假装退让,龟兹军中计跟进,遇上唐军大部队,遭到痛击。阿史那社尔随即进军龟兹首都,龟兹王轻骑逃走。郭孝恪守城,薛万备(薛万彻的弟弟)率骑兵穷追猛打六百里,终于将其俘获。这一战中仅以身免的龟兹国相那利倒是个不甘服输的爱国者,他讨来突厥兵袭击唐军,竟然杀了郭孝恪。但立刻遭到唐军沉重打击。这次进击龟兹,先后破大城五所,虏男女数万口。从此,唐朝在西域设立安西四镇,分别是龟兹、于阗、疏勒、碎叶,作为控制西域的据点。

同年,唐军再次打破薛延陀。薛延陀自贞观十五年大败后放弃了夺取的突厥领地,逃回北面的故乡。但是铁勒余部害怕薛延陀,向唐朝请救。李绩于是率领铁勒九姓骑兵两万出征。薛延陀"见官军奄至,惶骇不知所为"(大唐天威,已经打出来了。从高昌、龟兹到薛延陀,一次次证实了大唐帝国具有一种能让敌人闻风丧胆的冲天霸气。可惜如此雄壮的天威,中国在唐以后再也没有恢复过。),向唐朝请降。但是铁勒诸部向唐朝告状,说薛延陀是口是心非。于是李绩纵兵追击,斩首五千余,虏男女三万人。从此薛延陀几乎"亡散殆尽"。一直到武则天时期,薛延陀终于为突厥所并。

贞观年间的大规模战争主要就是这些。贞观二十二年,倒是有个印度的小插曲。王玄策作为唐朝的使者去印度。中天竺大臣那伏帝阿罗那顺篡位,劫持唐使。王玄策只身逃到吐蕃,借来吐蕃军和尼泊尔军向印度进发。连战三天,印度军大败。唐军斩首三千余级,水中淹死印度兵约万人。阿罗那顺弃城逃跑,副使蒋师仁追上并俘虏之。此外虏男女一万二千人,牛马三万余匹。

贞观年间,唐朝实际上处于连续动乱尚未完全回复的时期。大分裂时期,北方先是经历十六国的动乱,然后由北魏统一,但是很快又分成东西两国相互攻伐。北方统一不久,很快又是隋末大动乱。而唐太宗即位时,唐朝开国还不到十年,客观地估计,与汉武帝时期完全不能比。汉朝是经历了汉文帝、汉景帝两代的休养生息才积聚起向匈奴进行反击的力量。而唐太宗之前,中原只有九年左右的休息时间。然而唐朝却能那么快取得如此辉煌的胜利,为什么呢?

首先,必须归功于从南北朝时期就建立的府兵制。唐代的府兵是世兵,职业军人,和汉朝缺乏训练的农民军不同。众所周知,全民皆兵,生产工具就是战斗工具,生活就是战斗,这是游牧民族战斗力强的重要因素。唐代利用世袭职业军人的大训练量,造就出战力更强的农民兵,在相当程度上抵消了游牧民族的优势。

第二,唐朝的马匹很多。这是唐朝战斗获胜的基础。与宋朝相比,唐朝疆域内产马之处更广,足以训练大量的马匹供作战使用。马匹多的时候甚至多达上百万匹。这使得唐军的机动性大大增强,决定了唐军有能力屡次使用长途奔袭的攻击方式,令敌人防不胜防,而且在战胜后,极少有敌人能逃脱唐军的追袭。

第三,唐太宗重视军队建设,军人地位高,部队士气高昂,求战心强。唐太宗经常和禁军士兵一起练习骑射,关心士兵生活。唐太宗亲征高丽时,亲自慰问生病的士兵,亲自祭奠在阵亡的将士,亲自为阿史那思摩的箭伤吮血,亲自为李道宗的脚伤针灸。在皇帝如此关照的情况吓,唐军士气高昂自不待说。据《资治通鉴》记载,隋朝出征高丽时,百姓纷纷逃避军役。而在唐太宗出征高丽时,百姓却纷纷主动报名当志愿兵,以图建功立业。在高丽攻城略地时,唐军士卒也摩拳擦掌,没有怯阵。

第四,唐太宗的主要对手——突厥,内讧太厉害了。突厥很强大,但是却远远没有建立成熟的政治体制。任何一个部族首领都可以称可汗,实际上互不统属。这就导致突厥内部争斗很难避免。从隋朝开始,突厥帝国就分成了东西两部分。这样分裂以后还不消停,东西突厥各自内部仍然在没完没了地内讧。突厥倒霉就倒霉在唐太宗是个懂得利用甚至制造敌人内讧的统帅。利用突厥的内讧加上天灾,唐太宗果断抓住时机,在即位第三年就挥军出塞,以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的气概奔袭突厥,一举成功。正如上文所说,在当时的东亚,突厥和唐朝可以算是两个超级大国。一旦其中一个受到重创,建立单级世界就变得容易多了。突厥的边患消除后,剩下的其余对手就能轻松一一摆平。当然这里也不能忽视唐太宗的敏锐眼光。并不是每个中国皇帝都能如此有效利用草原民族的窝里斗的。

第五,善于利用少数民族军队。吕思勉先生曾经说唐朝武功不如汉朝,因为唐朝很多战争中利用了胡人,而汉朝更多地是利用汉人自己的力量。这种说法无法成立,唐朝善于利用少数民族军队,正是唐朝的优点。除了唐朝之外,很少再有哪个朝代(元、清这两个本身就是少数民族统治的除外)能如此有效利用少数民族的武装为中国服务的。利用少数民族,优点很多。其一,少数民族生产力落后,死亡率高,因此活下来的军人通常比汉族人要强壮。其二,少数民族,尤其是游牧民族动员起来更容易。看过《狼图腾》的都知道,游牧生活简直可以用"枕戈待旦"来形容。如果征发同样数目的汉军,绝不如征发少数民族人来得迅速。其三,在边疆战争中,少数民族人可以作为向导,这在边疆战争中是很重要的优势。唐军的长途奔袭,除了马匹多以外,当地少数民族作向导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其四,利用少数民族的人,对中原来说损失较小,不大容易损伤唐朝国力。这也是为什么唐朝能经受那么频繁的战争而国计民生不受大损。要是放在明朝,这么频繁的战争恐怕早就把帝国拖垮了。

公元647年,唐命王玄策为正使,与副使蒋师仁出使印度。但此时中天竺发生了政变,纂位的新王阿罗顺那听说大唐使节入境,竟派了二千兵将伏击。王玄策从骑多死难,玄策被擒扣押。后来,王玄策寻机逃脱。他策马自印度大陆北上,渡过甘第斯河和辛都斯坦平原,以喜马拉雅山脉为目标,一路来到了尼泊尔王国。在这里,王玄策与尼泊尔王谈判,以迎娶文成公主而与唐具友好关系的吐蕃的王中之王的名义,向尼泊尔借得七千骑兵。玄策又檄召临近唐各部军府节度使及近处各大唐藩属国,又集兵马万余,自为总管,蒋师仁为先锋,直扑天竺。吐蕃赞普松赞干布闻悉后也发兵一千二百人助玄策。

在北天竺茶博和罗城外,王玄策一仗击溃天竺数万象军。天竺王大惊,守城不出。玄策一心报仇,拿出唐军攻城的各种伎俩,云梯,抛石车,火攻,狠攻月余。648年,茶博和罗城兵溃城破,玄策一路追来,斩杀天竺兵将三千,天竺兵将落水溺毙者万余,被俘万余,阿罗顺那逃回中天竺。

王玄策乘势攻入中天竺,发誓要尽灭天竺。而天竺兵将与唐军(算是外籍军团)一接仗便溃不成军。阿罗顺那弃国投奔东天竺,求助东天竺王尸鸠摩援兵,接着再收集散兵残将准备反攻唐军。玄策,师仁欺天竺人不通兵法,只知蛮斗,设分兵伏杀计引阿罗顺那上钩,一举全歼阿罗顺那残部,活捉了阿罗顺那,余众尽坑杀。最后,阿罗顺那妻子拥兵数万据守的朝干托卫城也被师仁攻破,远近城邑望风而降,中天竺灭亡。

由于东天竺援兵阿罗顺那,王玄策准备顺势再亡东天竺,尸鸠摩吓得魂飞魄散,忙送牛马万头,弓刀缨络财宝若干,向唐师谢罪,以示臣服大唐,玄策方才罢兵回朝述职,同时将阿罗顺那披枷带锁押回长安。太宗皇帝大喜,下诏封赏玄策,授散朝大夫。

当真是英雄风流不尽数,刀马所至皆汉土,出尘有诗赞曰:大漠狼峰孤烟直,天苍地茫啸西番。铁骑踏破极乐土,扬鞭异域蔑沙场。开疆自有王朝散,何必不忘骠骑郎。

高宗显庆三年(658年),王玄策再次出使印度,行程主要是去各大寺庙参拜,礼佛而归,中华的谦让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佩服。由于在中国境内他并没有做过什么,因此也没有什么特别提拔和任命。再加上当时大唐开边将星如云,玄策"不务正业"的功绩(尤是对唐本无意征伐的国家)也不那么显眼。在从印度回来后,也只是辛苦了就结束,算是有点可怜。玄策晚年写过回忆录《中天竺行记》,但不为世人重视,后来也失传了。

玄奘的图表现一下天竺吧

西域,这个充满的黄沙,戈壁滩,绿洲,几乎是历代强大的中原王朝都会经营的地方,在唐朝也是如此。唐朝立国之初,和汉朝的形势颇为相像,都处在北方少数民族的压迫之下,李渊太原起兵,也不得不先向突厥称臣,然后才能无后顾之忧。突厥在唐朝立国之初,却很不给太宗李世民面子,居然倾国之兵南下,这就造就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经典桥段——渭水之盟,太宗皇帝六骑赴会,谈笑之间退强虏,终于使得唐帝国免受开国时的磨难。上天是很眷顾大唐的,没有让唐朝重复汉与匈奴长达数百年的战争,在贞观四年(公元1104年),惊才绝艳的不世名将李靖,仅仅以三千之众,奇迹般使得突厥主力土崩瓦解,而后与另一位大唐名将李世绩的配合之下,一举将东突厥彻底消灭。(这里被消灭的突厥是政权名而不是民族)于是在大约50年中(630-682年),东突厥汗国臣属于中国。和硕。柴达木的突厥碑文上记道:“贵族子弟,陷为唐奴,其清白女子,降作唐婢。突厥之匐,弃其突厥名称(或官衔),承用唐官之唐名(或衔),遂服从唐皇,臣事之者五十年。为之东征向日出之方,西征远至铁门。彼等之克国除暴,皆为唐皇。出力也。”唐朝利用投降的突厥军队作为先锋,在西域建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

消灭突厥之后,唐朝正式开始了对西域的经营。在伊吾(哈密)、鄯善等国臣服于唐朝之后,唐朝又于贞观十四年攻灭了西域上的绊脚石——高昌国,建立了西州和安西都护府。此后唐朝连续剿灭了焉耆、龟兹、疏勒、于阗等二十几个不听话的西域小国,建立了以安西四镇为核心的西域统治体系。当时的安西四镇为龟兹(今新疆库车)、疏勒(今新疆喀什)、于阗(今新疆和田西南)、焉耆(今新疆焉耆西南),安西都护府则座落在龟兹镇。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诗人之一李白,即是出生在西域的碎叶城中,这也算是唐朝经营西域的成果之一吧。显庆二年(657年),唐军灭西突厥汗国,将整个西域纳入了自己的掌控之下。唐朝在中亚碎叶川以东置昆陵都护府,以西置蒙池都护府,皆隶属于安西都护府。于是原臣服于西突厥的昭武九姓等中亚诸国纷纷归附唐朝,唐朝的直接统治已经伸延到帕米尔地区。(昭武九姓国即是位于今阿姆河(Amudar'ya)及锡尔河(Syrdar'ya)流域,原隶属俄罗斯并位居中亚细亚以南的地域中,最远至咸海(Aral Sea)、里海以东一带的康国(Samarqand)、安国(Boukhara)、石国(Chach)、史国(Kesh)、曹国(Khebud)、何国(Koshana)、米国(Maimargh)、燖(Khwaresm)、戍地(Betik)等九个国家。该九国因其祖辈世代居住甘肃祁连山昭武城,虽然分成九个国家,但仍以昭武为姓。所以历史上统称昭武九国,也被称作粟特(al-Sughd)诸国。)

她是一条世界上最长的有着非凡贡献的古老商路

她,横跨占世界陆地三分之一的欧亚大陆,万水千山一线穿。

她,交融古代人类四大文明,把黄河流域文化、恒河流域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融会贯通。

她,把中国人民奉献给人类的以丝绸和指南针、火药、纸张、印刷术为代表的科技成果转化为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在世界人民间架起友谊彩虹。

她就是古老的丝绸之路。这千年的古道至今还在启迪着我们,还在深沉的呼唤着我们……

古丝绸之路以古城长安(今西安)为起点,取道甘肃、新疆通往中亚细亚。我们这次“十年徒步古丝绸之路—2005′NISSAN西安首站国际市民徒步大会”走的是下面这条路线。从长安到敦煌走南道,以长安西行过咸阳、陇西再到兰州。古时候这一带自然条件恶劣,但却是古丝路的一条主干线,张骞出使西域,霍去病抗击匈奴,唐玄奘西出取经都出自此道。

十年徒步古丝绸之路,是一次历史探寻,也是一次艺术朝圣……

和汉朝仅仅是屯垦戍边不同,唐朝对西域是实实在在的开发和统治。首先唐朝在西域建立了十分完善的军政管理机构,以都护府为最高行政机关,下辖军事和行政两大管理系统,官有定员,职有专任。二是着眼于综合开发,使各方面建设相辅相成。因地制宜,既推行屯田制,又在东疆地区引进 大陆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对招募的屯民则实行租佃制和分成制。军事上推行兵农合一的府兵制,使驻军很好地担负起屯垦戍边的双重职责。三是尊重各民族的权益,不搞民族歧视。任命其本民族的首领管理其内部事物,各少数民族不必向中央政府缴赋税。这些政策使得以安西四镇为中心的西域地区开始繁荣兴旺起来。下面是安西都护府的具体统治范围。唐朝在中亚南部暨阿富汗地区大规模建制行政区划有两次。659年,设立了217个州县。661年,在兴都库什山以南的16国设立了8个都督府;76个州;110个县,126个军府。这些单位均受安西大都护府管辖。

早期建制的主要地区:(前面为今地名)塔什干:当时称为“石国”。658年已经设立了大宛都督府。费尔干纳:当时称为“宁远”。658年设立循州都督府。撒马尔罕:总称为“康”。631年设立康居都督府。米国:在撒马尔罕南部。658年设立南谧州,任命刺史(唐朝的州长叫刺史)。卡塔-库尔干:当时称为“何国”。641年设立贵霜州,任命刺史。乌拉-提尤加:在宁远西南四百里,当时称为东曹。唐高祖时已经归附。沙赫里夏勃兹:当时称为“史国”,642年设立劫法州,任命刺史。布哈拉:古代成为“安国”,设立安息州,任命刺史。661年的区划设置主要在阿姆河中上游及今阿富汗境内。

经过这两次建制后,唐朝在中亚南部暨阿富汗地区的主要行政区划包括:鸟飞州都督府:主要在今瓦克汗走廊——就是阿东部与我国相连的那个长尾巴。另管辖1个州,州治所在今萨尔哈德。至拔州都督府:在今塔吉克斯坦的达尔瓦兹地区。天马都督府:在塔吉克斯坦的卡非尼河盆地。下辖3个州。悦班州都督府:治所在乌兹别克斯坦的迭脑。高附州都督府:在今阿、塔边界一带。下辖2个州。汉朝时的高附指喀布尔,与唐朝的高附州都督府位置不同。王庭州都督府:在今塔吉克的西南角。姑墨州都督府:治所在今乌兹别克斯坦的苏尔汉河口。月氏都督府:治所在今阿富汗的昆都士。下辖25个州。大汗都督府:下辖15个州。旅獒州都督府:在今土库曼与阿富汗之间的安德胡伊一带。奇沙州都督府:治所在今阿富汗西北的希巴干。昆墟州都督府:在土库曼东南的木耳加河一带。修鲜都督府:治所在今喀布尔。公元619年已向唐表示归附。管辖10个州。写凤都督府:治所在今阿富汗的巴米扬。管辖5个州。条支都督府:在阿富汗南部,管辖9个州。李白有诗云:“洗兵条支海上波”,因此有人认为唐朝军队可能曾越过阿富汗到达阿拉伯海边。波斯都督府:不在伊朗,而是在今锡斯坦。阿拉伯哈里发东侵后,波斯不能抵挡,王子亲赴长安求援。唐朝册封定立三代波斯王室后裔为波斯都督,有的晋封为波斯国王,在今阿、巴、伊边境一带立国,但终于未能恢复萨珊王朝在波斯本土的王统。

随着大唐帝国的兴起,同时代也有两个强国正在悄悄崛起,一个就是青藏高原上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帝国——吐蕃帝国,还有就是中东崛起的阿拉伯帝国。这两个国家同唐帝国成为了这段时期西域历史的主角。

先由吐蕃谈起,安西四镇的兴旺很快就引起了吐蕃的觊觎,吐蕃于公元670年唐高宗咸享元年对安西都护府发动了第一次攻击,拉开了两国争夺西域的序幕。此后唐朝与吐蕃在四镇几番争夺,四镇数度易手,终于唐朝在公元692年武周长寿元年,由唐武威军总管王孝杰与武卫大将军阿史那忠节联兵攻破吐蕃,安西四镇的争夺战终于暂时告了一个段落。

下面罗列一下这其中反复的战斗过程。咸亨元年(670)吐蕃陷安西,四镇;上元二年(675)唐朝收复安西四镇;仪凤三年(678)吐番西取龟兹等四镇;调露元年(679)唐朝复置龟兹、碎叶、于闻、硫勒四镇;永隆元年(680)吐蕃又攻陷龟兹等四镇;永淳元年(682)安西副都护王方翼平西域,恢复龟兹等四镇;垂拱元年(685)吐番攻占龟兹等四镇;垂拱二年(686)唐朝金牙军收复龟兹等四镇;永昌元年(689)吐善击斩安西都护阎温古,破龟兹等四镇;武周长寿元年(692)武威军总管王孝杰大破吐善,复收四镇,重置安西都护府于龟兹,驻唐兵3万。

从唐高宗到武则天这62年间,唐朝在西域与吐蕃进行了连续不断的拉锯战,终于将太宗皇帝所打下的基业维持住了。吐蕃在西域受挫之后,也不得不承认唐朝的实力,吐蕃史料里面就有描写。“圣神赞普鹘提悉补野,自天地浑成,入主人间,为大蕃之首领,……建万世不拔之基业焉。王曾立教法善律,恩泽广被,内政修明、熟娴谋略,外敌慑服,开疆拓土,权势增盛,永无衰颓。此威德无比雍仲之王威严煊赫,是故,南若门巴天竺,西若大食,北若突厥、拔悉蜜等虽均可争胜于疆场,然对圣神赞普之强盛威势及公正法令,莫不畏服俯首,彼此欢忭而听命差遣也。东方之地曰唐,地极大海,日之所出,此王与蛮貊诸国迥异,教善德深,典籍丰闳,足以与吐蕃相颉顽。”(王尧编着《吐蕃金石录》,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P43.)

从这段出自吐蕃之口的话可以看到,吐蕃将其周边的天竺、大食、突厥、拔悉蜜等均列入了“莫不畏服俯首,彼此欢忭而听命差遣”之国。而在吐蕃眼中,唐朝则是唯一“与蛮籍诸国迎异,教善德深,典籍丰闳”并“足以与吐蕃相颉顽”的文明大国,唐朝在吐蕃心目中的这种强大和显赫的地位,正是军事上的胜利和文化上的强盛带来的。

时间流逝,终于到了玄宗皇帝的时代,唐朝的国力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在玄宗皇帝时期达到了顶点,而玄宗皇帝也是一个有远大志向的皇帝,他并不满足于只是作一个守成的君主。于是在他的领导下,唐朝开始了大规模的对外用兵。由于府兵制的崩坏和朝廷连年用兵,玄宗皇帝用募兵制代替了府兵制,唐朝政府在边疆地区大量的招募兵源,蕃兵们于是大量进入军队。由于蕃兵骁勇善战,加上李林甫的私心,少数民族将领很快就成为了唐朝对外战争中的主角。同时,由于军队由边防军改成全部由长期服役的健儿组成的职业军,使得唐朝军队的战斗力大大的提升,这样的改革带来的效果在唐朝的对外战争中被证明是极其有成效的(当然这种改革也是导致安史之乱,藩镇割据的根源)。此时的阿拉伯帝国也已经加入了争夺西域的行列,并且在开元三年(公元715年)和唐朝有了第一次冲突,西域终于变成三个大国之间的角逐。

由于国力的强盛,在西域方面优势开始向唐朝一边倾斜,吐蕃在西域的扩张受到连续挫败,甚至与阿拉伯帝国联盟也不能占得丝毫的便宜。

首先在开元三年(公元715年),吐蕃与大食共同立了阿了达为王,发兵攻打唐朝属国拔汗那国。监察御史张孝嵩与安西都护吕休璟率旁侧戎落兵万余人,击败吐蕃大食联军,夺得中亚重要的属国拔汉那,威振西域。然后是开元五年(公元717年),突骑施联合吐蕃和大食(阿拉伯)攻打四镇,被唐朝再次击败。接着是开元十年(公元722年),吐蕃大军攻打唐朝属国小勃律,北庭节度使张孝嵩率疏勒副使张思礼以步骑四千救援,大败吐蕃军。

而阿拉伯方面,首先在被阿拉伯人称为“列王之父”的阿卜杜勒•麦立克(685—705年在位)的任命之下,哈查只•伊本•优素福被任命为掌管东方的最高权利者,在他的领导下,阿拉伯的疆域向东方获得了极大的扩张,由于垂涎中国的富庶,他应许他的两个大将之一,穆罕默德和古太白,谁首先踏上中国的领土,就任命谁做中国的长官。于是古太白•本•穆斯林•巴西里征服了塔立甘、舒曼、塔哈斯坦、布哈拉等大片中亚地区,而穆罕默德。伊本•卡西木征服了印度的边疆地区,但是他俩都没有能跨过中国的国界。(这段史实同时也是纠正柏杨中国人史纲中的谬误,任命大将为中国总督的事件和怛罗斯战役并不是同一个时代,而柏杨将他混为一谈,这是错误的)

在开元三年和开元五年阿拉伯对中国的战争均遭到失败之后,阿拉伯仍旧执着地向中亚进行扩张。由于地理上的巨大优势,更因为唐军这个时期在青海和吐蕃进行大规模的战争而无暇顾及西域,阿拉伯的影响力慢慢的体现出来,军事加上宗教的影响使得唐朝原本在西域的属国栗特诸国纷纷倒向了阿拉伯一边。为了对抗阿拉伯在西域扩张,唐朝利用突骑施给了阿拉伯相当沉重的打击。(突骑施是一个突厥族的部落,可汗名叫苏禄)

玄宗初年,突骑施在伊塞克湖和巴尔喀什湖之间崛起,到开元三年(公元715年)向唐朝称臣,被唐朝封为左羽林大将军、顺国公,赐锦袍、钿带、鱼袋七事,为金方道经略大使。这一大堆的封号最为重要的是最后一个金方道经略大使,金主西,金方就是西方,这个封号清楚地显示了唐朝希望苏禄可汗对抗阿拉伯的意图。

在接受了唐朝的封号之后,由于游牧民族的本性,唐朝的边境依然被突骑施袭扰,并且占据了碎叶城。但是唐朝对于突骑施还是非常容忍的,在将已经是既成事实的碎叶城送给突骑施之后(见新唐书—开元七年,龙嫩突死,焉吐拂延立。于是十姓可汗请居碎叶,安西节度使汤嘉惠表以焉耆备四镇。诏焉耆、龟兹、疏勒、于阗征西域贾,各食其征,由北道者轮台征之。),突骑施终于开始一心一意的对付阿拉伯人。唐朝的安抚政策并没有白费,很快突骑施就让唐朝所付出的代价变得物有所值。

开元六年(718年)大食将加拉赫统兵北征,于“河中北部得胜,并己准备侵入中国领土,但是被突厥人包围,经过偿付赎金,才好不容易得救。开元十—年(723年)大食呼罗珊已易将穆斯棱,往任之初即兴兵攻东拔汗那,突骑施奉诏出征,大破之。开元十二年(724年)叶齐德二世殁,希沙木继为哈利发,再遣穆斯林攻东拔汗那,围其都渴塞城,爆发渴水日之战,大食军大败,后卫主将战死,导致原已叛附大食的康、石诸国复归于唐,这一挫折使阿拉伯向东的扩张中止了约50年。

从724至727年,突骑施深深地渗入粟特国境,远至康国(撒马尔罕)本土。726年,突骑施为防卫骨咄(帕米尔以西)而与阿拉伯人交战。这一段时间,突骑施在中亚是作为唐朝的代言人的身份出现的。开元十五年,吐火罗叶护阿交那支汗那飞表求援于唐,表称:“颂奉天可汗进旨云,大食欺侵我,奴身今被大食重税,欺苦实深,若不得天可汗救活,奴身自活不得,国土必道破散,求防守天可汗西门不得。伏望天可汗慈悯。与奴身多少气力,使得活路。又承天可汗处分突骑施可汗云,西头事委你,即须发兵除却大食。这个表文可以清楚地显示唐朝和突骑施之间的关系。

突骑施败亡之后,大名鼎鼎的高仙芝终于在此时登场了,在天宝年间,他对于唐朝西域的维护是居功至伟的。高仙芝(?—755年)本是高丽人。出身于将门之家。父名舍鸡,起初在河西军做事,后立军功,官至四镇十将、诸卫将军。仙芝姿容俊美,善于骑射,骁勇果敢。少年时随父至安西,因父有功授游击将军。到了二十余岁时即拜为将军,并与父班秩相同。他先在节度使田仁琬、盖加运手下任职,未受到重用。后夫蒙灵詧发现了他的才干,一再提拔重用。到了开元末,即升任安西副都护、四镇都知兵马使。首先吐蕃以武力迫使小勃律(今巴基斯坦吉尔吉特)与之联姻,由于小勃律地处西域要冲,小勃律的转向使得西域诸国向唐朝进贡的通道被堵死,于是“西北二十余国皆臣吐蕃”,由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加上吐蕃重兵驻扎于此,当时的四镇节度使田仁琬曾3次讨伐均未成功(“安西都护三讨之无功”)。于是在天宝六载(747),唐玄宗任命高仙芝为行营节度使,率步骑一万进行长途远征。高仙芝行军百余日,从安西出发,经过拨换城(今新疆阿克苏)进入握瑟德(今新疆巴楚东北),再经过疏勒(今新疆喀什),翻过葱岭(今帕米尔),过播密川,抵达小勃律特勒满川,最后会师于吐蕃连云堡(小勃律西北部今阿富汗东北的萨尔哈德)。连云堡南面依山,北临婆勒川。此时吐蕃连云堡有万人吐蕃兵防守,在激烈的攻防战中,唐军,斩五千人,活捉千人,获得战马千余匹,衣资器甲数以万计。吐蕃在小勃律的屏障被高仙芝拔除了。由于监军边令诚畏惧而不肯行。仙芝只好留下三千兵,让边令诚领着守城,自己率兵继续深入,进逼坦驹岭。

坦驹岭山口,海拔4688米,是兴都库什山著名的险峻山口之一。登临山口,必须沿冰川而上,别无其它蹊径。这里有两条冰川,东面的一条叫雪瓦苏尔冰川,西面的一条叫达科特冰川,冰川的源头就是坦驹岭山口。这两条冰川长度都在10千米在以上,而且冰川上冰丘起伏,冰塔林立,冰崖似墙,裂缝如网,稍不注意,就会滑坠深渊,或者掉进冰川裂缝里丧生。

1913年,英国探险家斯坦因勘察了一千年前高仙芝先生行军路线后,评论曰:“数目不少的军队,行经帕米尔和兴都库什,在历史上以此为第一次,高山插天,又缺乏给养,不知道当时如何维持军队的供应?即令现代的参谋本部,亦将束手无策。”又叹曰:“中国这一位勇敢的将军,行军所经,惊险困难,比起欧洲名将,从汉尼拔,到拿破仑,到苏沃洛夫,他们之越阿尔卑斯山,真不知超过若干倍。”

最后终于以千余人大破小勃律,活捉小勃律国王及吐蕃公主。史载“拂菻、大食诸胡七十二国皆震慑降服”,这个皆震慑降服有夸张的成分,但是帕米尔诸国又重新臣属于唐朝这是不争的事实。天宝八载(749)十一月,吐火罗(在今阿富汗北部)叶护失里伽罗(来自梵文Sri Man-gala)上表唐廷说,朅师国(在今巴基斯坦北部奇特拉尔)王亲附吐蕃,此王切断了小勃律与克什米尔之间的交通,所以失里伽罗欲发兵击破朅师国,请求唐朝调发安西兵助战,来年正月至小勃律,六月进至大勃律。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奉命出军,遂于翌年二月击破朅师国,俘虏其国王勃特没。

这两次艰难的远征使得高仙芝在西域获得了极大的声誉,被吐蕃和大食誉为山地之王。高仙芝的胜利也标志着唐朝中国在中亚的扩张达到了顶点。此时,中国已经成为塔里木地区、伊犁河流域和伊塞克湖地区的占有人和塔什干的宗主,她控制了帕米尔山谷地区,成了吐火罗地区,喀布尔和克什米尔的保护者。高仙芝在库车驻地上,其行为俨然是中国在中亚的总督。

就在高仙芝忙于对付吐蕃的时候,阿拉伯的国内发生革命,747年6月9日,阿拔斯人在呼罗珊开始了对伍麦叶王朝(中国称之为白衣大食)的战争,艾卜勒。阿拔斯(Abual Abbas)以呼罗珊(Khurasan)为基地,在内战中节节胜利,终于在750年4月26日攻陷首都大马士革,阿拔斯王朝(中国称之为黑衣大食)建立了。

在初步解决了吐蕃方面的问题之后,高仙芝开始采取手段对抗阿拉伯的势力,前文已经提到,在阿拉伯帝国的压迫之下,中亚诸国均臣服于阿拉伯,虽然有突骑施曾经和阿拉伯对抗过一阵子,但是突骑施败亡之后,阿拉伯迅速的恢复了在中亚的统治地位。为了打破阿拉伯的统治,高仙芝以石国(昭武九姓之一)无蕃臣礼节为由,发动了对石国的战争,其实这场战争的实质是为了打击阿拉伯在中亚的势力,高仙芝打击的也不是亲唐的石国国王伊捺吐屯,而是阿拉伯后来册立的车鼻施特勤,细加考之,除天宝元载(742)一次属正月贺正外,余皆使来月份无定,并非真正意义的朝贡,不过是普通商贸来往而已,攻其国实乃同大食重新争夺河中。志在利用这一大食易代,河中叛乱的干载难逢良机,剪除大食羽翼,逐步规复唐朝在岭外地区的政治主权。

天宝十载(751)正月,“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入朝,献所擒突骑施可汗,突厥酋长、石国王、师王,加仙芝开府仪同三司。可见高仙芝主持的西域反攻确已取得了初期的胜利。在攻打石国的过程中,世人对高仙芝多有指责,如高仙芝没有信义,搞屠杀,贪财。其实细细分析,这些对高仙芝的指责其实都没有什么道理。

首先是说高仙芝没有信义,根据是已经和石国国王和谈,却用偷袭。中国兵法向来是兵不厌诈,李靖夜袭阴山,也是凭借和谈麻痹突厥,而后一举成功,世人多称赞这个壮举,为何高仙芝用这个办法就是没有信义?《资治通鉴》中记载“伪与石国约和,引兵袭之”,明显是高仙芝为了麻痹石国而用的谋略。

然后是说高仙芝搞屠杀,其实这是当时战争的常用手段,比如说开元3年之役,“孝嵩自擐甲,督士卒急传,自已至酉,屠其三城,俘斩千余级。阿了达与数骑逃入山谷。孝嵩传檄诸国,威震西域,大食、康居、大宛等八国皆遣使请降。”为何这个时候没有“诸胡怒,连兵攻四镇”呢?其实所谓的“诸胡怒,连兵攻四镇”只不过是中亚河中地区的西域国家在阿拉伯的控制之下联合进行的一次反攻活动,和高仙芝是不是屠城关系并不大。

最后是说高仙芝贪财,这一点最为冤枉,兵法有云:“使贪使愚”高仙芝正是完美的应用了这条兵法,所以他的军队才可以保持如此高的战斗力。大唐名将李靖击灭突厥之后,被人弹劾说“治军无法,突厥珍物,掳掠俱尽”,其实也是同样的道理。史书记载高仙芝“颇能散施,人有所求,言无不应”可以明显的看出他并不是一个很贪财的人。

高仙芝旨在恢复唐朝在河中地区势力的行动自然会遭到阿拉伯帝国的反击,怛罗斯(今哈萨克江布尔城附近)战役终于在天宝10年(公元751年)爆发。这是一场迟早要打的战役,唐朝要恢复在中亚的霸权就必须击败阿拉伯,而阿拉伯要完全控制中亚则必须击败唐朝。

关于这场战役,我首先罗列一下双方的实力对比。唐朝方面,主将是高仙芝,副将为李嗣业,别将为段秀实,兵力为安西都护府二万汉军,盟军拔汗那以及葛逻禄部一万人。高仙芝时代“凡镇兵四十九万,安西节度兵二万四千”怛罗斯之战居然出动安西都护府八成以上的兵马,说明这次高仙芝是下了血本的,也是对即将和阿拉伯的大战有心里准备的。唐军虽说是马步混合部队,但是唐军的步兵均有马匹,平时以马代步,作战的时候才下马作战,战斗力极为强大。

阿拉伯方面的主将是阿拉伯的呼罗珊总督阿布•穆斯林(Abu Muslim),手下大将为齐雅德•伊本•萨里(Ziyad ibn Salih),兵力为呼罗珊本部宗教战士(ghazi)四万人,加上已经被阿拉伯控制的阿姆河与锡尔河流域的几乎所有属国的兵力十余万,总兵力当在十五万至二十万之间。在兵力方面,阿拉伯联军是占据了绝对的优势的。

在素质方面,呼罗珊是是阿拉伯历代经营的军事重镇,又是阿拔斯王朝起家的地方,呼罗珊骑兵的素质在阿拉伯帝国中当属翘楚,都是精锐。

地理方面,观察地图以及结合史书我们可以看出。高仙芝翻越葱岭(帕米尔高原),“深入七百余里”,其实已经在阿拉伯的地盘上作战,阿拉伯在补给,情报等方面占了绝对的优势。

兵器方面,唐军步兵均用陌刀,威力极大,列阵而出则“如墙而进”,肉搏时候威力不减,史载李嗣业用陌刀肉搏“当嗣业刀者,人马俱碎”。骑兵方面则是轻重骑兵结合,一般使用马槊,在近身肉搏时候则是用横刀,也就是现在所称的“唐样大刀”。横刀的锻造技术在当时世界上是极为先进的,锻造出来的刀锋锐无比,而且步骑两用,制造横刀的技术后来被日本学去,成就了日本刀后世的声名。

唐军的铠甲抛弃了魏晋的具装铠,演变为以明光铠为代表的唐十三铠,重量更加轻,但是防御力却大大的提升。唐朝军队在武器上最大的优势是拥有成熟的弩,唐军一般使用四种弩,伏远弩射程三百步(450米),擘张弩射程二百三十步(345米),角弓弩射程二百步(300米),单弓弩射程百六十步(240米)在不同范围均可以形成威胁。阿拉伯军队在这方面显然逊色不少。

由于高仙芝在与阿拉伯大军对战之前曾经围攻怛逻斯城,我们有理由推测高仙芝还使用了车弩,也就是后世所称的床弩。史载车弩“十二石”强弩,以轴转车(即绞车)张弦开弓,弩臂上有七条矢道,居中的矢道搁一枝巨箭,“长三尺五寸”,“粗五寸”,以铁叶为翎,左右各放三枝略小的箭矢,诸箭一发齐起,“所中城垒无不摧毁,楼橹亦颠坠”(见李筌《太白阴经》卷四)。

马匹方面阿拉伯人占了绝对的优势,阿拉伯马是世界上最好的马种,这是唐军所不能相比的。

接下来则是战斗的具体过程,由于这方面中国文献具体资料比较少,所以大多参考国外的资料进行描述。高仙芝消灭石国之后,中国在中亚的势力有所恢复,为了对抗高仙芝的进攻活动,阿拉伯联合河中所有属国准备进行反击,高仙芝得到这个情报之后于天宝10年四月(公元751年),从安西出发,准备先发制人。在翻过帕米尔高原(葱岭),越过沙漠,经过了三个月的长途跋涉之后,高仙芝在七月份到达了阿拉伯人控制下的怛逻斯,并且开始围攻怛逻斯城。

由于阿拉伯人早就在准备对安西四镇的攻击,在接到高仙芝进攻的消息之后立即组织了十余万的大军赶往怛罗斯城,双方在怛逻斯河两岸、今天的奥李-阿塔(Aulie-Ata今江布尔)附近展开了决战。

在高仙芝的指挥之下中国人是极其善战的,靠着步兵的强弓硬弩,高仙芝曾经占有很大的优势,中国骑兵一度完全压制了阿拉伯骑兵,但是由于阿拉伯联军数量极多,高仙芝无法取得最后的胜利。战斗进行到第五天,形势突变,中国军队战斗到傍晚之后,葛逻禄(Qarluq)雇佣兵突然叛变,他们从背后包围了中国步兵并且断绝了他们与骑兵的联系。而阿拉伯联军乘中国军队由于葛逻禄雇佣兵突然叛变而暂时混乱的机会,出动重骑兵突击中国军队的中心,于是高仙芝终于溃败,两万人的安西精锐部队,只剩下数千人逃出生天。

在收拢残兵之后骁勇的高仙芝并不甘心,依然想进行一次反击,但是在副将李嗣业的劝说之下终于放弃。由于对中国军队在怛罗斯战役中表现的惊人的战斗力印象深刻,阿拉伯人并没有乘胜追击,只是巩固了他们在中亚的霸权而已。

再后来因为阿拉伯军的主将阿布•穆斯林功高震主而被谋杀,手下大将齐雅德•伊本•萨里也被处死,其余部于是叛乱,呼罗珊陷入混乱,阿拉伯忙于平乱,对于遥远的中国已经是有心无力了。而中国方面由于安史之乱,国力大损,也只能放弃在中亚与阿拉伯的争夺。

怛罗斯中葛逻禄部族是极其关键的角色,他们的叛变成为了怛罗斯之战的转折点,关于葛逻禄部反叛的原因,我认为这是和阿拉伯人交易的后果,葛逻禄人帮助阿拉伯人打败唐朝军队,而阿拉伯则默许葛逻禄人在两河流域附近的扩张。这一点从葛逻禄部原本的领地是塔尔巴哈台和乌陇古河畔,从巴尔喀什湖东端一直延伸到额尔齐斯河。而怛罗斯之战获胜之后其领土已经扩展到巴尔喀什湖以南和伊塞克湖以北的整个伊犁河流域。原西突厥汗庭几处驻地都处于葛逻禄人的统治之下。这样在阿拉伯人鼻子底下的大规模扩张阿拉伯人却不闻不问,显然是怛罗斯之战交易的结果。

安西都护府在怛罗斯之战后损失惨重,精锐损失殆尽,但是盛唐时期的恢复能力是惊人的,仅仅过了两年,升任安西节度使的封常清于天宝十二年(753年)进攻受吐蕃控制的大勃律(今克什米尔西北的巴勒提斯坦),“大破之,受降而还。”这说明安西都护府的实力已经大体恢复,如若不是安史之乱,安西都护府是有能力再次和阿拉伯人一较长短的。怛罗斯之战的后果是阿拉伯帝国完全控制了中亚,中亚开始了整体伊斯兰化的过程。另外一个众所周知的后果就是中国的造纸术由是西传,撒马尔罕成为了阿拉伯帝国的造纸中心,西方文明也因此获得了迅速的发展。

关于唐朝最后退出中亚的争夺,个人比较同意白寿彝先生的看法,即是唐朝的退出不是因为怛罗斯之战,而是因为安史之乱,因为安史之乱,即使是怛罗斯之战获胜,唐朝依然会退出中亚,这是必然的结果。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安禄山叛反于范阳,天下大乱,唐朝在西域的辉煌也随着盛唐的崩溃而随风消逝,只留下那些不朽的诗篇还在被后人传唱……

责任编辑: 东方白  来源:博客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9/0722/1318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