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店(图片来源:Pixabay)
对于很多人来说,喝咖啡已经不再仅仅是同来提神,喝咖啡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艺术享受,要喝上一杯精致的咖啡,需要咖啡师高超的手艺。一位中国回族女生,为了学冲咖啡,2017年只身赴澳打工。从一个在咖啡机前瑟瑟发抖的小白,到一个让顾客赞不绝口的咖啡师,一起来听听她的故事:
门店营业额骤降 我决定去澳洲学咖啡
我叫索菲娅,不是艺名,真名马索菲娅,生活在临夏回族自治区,临夏属于五六线小城。2015年大学毕业,在家人的帮助下,我在本地开了一家咖啡馆,200平米,设计感很好,主营西餐和咖啡。当时的我连精品咖啡都不懂,更解释不清拿铁、卡布的区别,咖啡一个月出杯量少得可怜。好在西餐在小城尝鲜的人很多,生意还不错。
2016年,情况就不太好了,营业额逐月下降,有一天的营业额是0,一整天没有一个客人。我知道自己走进了死胡同,必须去一个更宽广的地方看看,学习一下,才能继续经营好这家店。
上大学的时候就听说过澳大利亚的打工签证,当时很多人抱着玩儿的心态去那边。这几年我觉得墨尔本满足我所有的需求:提升咖啡技术、学习经营思路、感受异域文化、同时尽可能多地赚一些澳元。
抢名额、考雅思、面签,一通复杂的操作下来,2017年5月份一切办妥,我不远万里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开始咖啡探寻之旅。但一切并没有想象中顺利。
100多份简历石沉大海想在墨尔本做咖啡师有多难
到那边的第一件事是找房子,得知我是打工签证后,房主拒绝租给我。回去的路上看见满地的落叶,就捡了一片回家,隐约觉得我在墨尔本的生活不会那么顺利。
果然如此。
在墨尔本,大大小小的咖啡厅遍布街头巷尾,只要在有人的建筑下都会有一间咖啡厅。除此之外,在晚间的市集,在有球赛的体育馆门口,甚至是海港游轮的登船口,都能看到支着小摊,或是藏在小巴车里面的“移动咖啡厅”。
在国外,咖啡厅是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起初我觉得,在遍地的咖啡馆里找一份工作并不难,但由于我执着于找一家精品咖啡馆,甚至还“痴心妄想”能够进入一家名店学习,结果前后一共投了100多份简历,墨尔本的名店基本上都投了一遍,拿到过几份试工,但都拒绝了我。现在看来,被拒绝也是正常,因为当地经验太不足了。
第一次到一家店面试,进门之前,我反复练习那几句自我介绍,希望自己的口语能听起来流利一些。但Head barista(应该可以译作咖啡师长)稍微问了我几句“行话”,比如:曾在哪里工作?咖啡的出杯量多大?一天用多少公斤豆子?熟悉什么机器?我整个都是懵逼的状态。
其次是我没有当地工作的经验,对于墨尔本的咖啡馆来说,他们不在意你曾经有多少年的经验,他们只在意你有当地门店的经验。
墨尔本有名一些的咖啡馆,有的周末可能会卖到上千杯咖啡。在保证咖啡品质的同时,速度要非常非常快,通常一台机器后面有3~4个咖啡师同时在做咖啡。所以,墨尔本所有的咖啡馆在筛选简历时,非常看重是否有本地经验。
第三是实操技能不足。有时候面试,Head barista会直接叫我进去做咖啡给他看。虽然大部分会微笑着告诉我回去等消息,事实上可能我转身出门的同时,简历已经在垃圾桶里了。
中间曾有过让我去做兼职,每周工作1-2天的店,但由于我想找全职的,错误地拒绝了。现在想想,先从兼职积累当地经验,提升技能寻找下家是个多好的机会。
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我经历了:穷、压力、自卑、孤独……每次想着是不是要降低要求,或者放弃的时候,我只能跟自己说一句话:Sofia,你不能怂。
在异地的夜晚,躺在被窝里哭过之后,第二天又拿着简历奔波在一家又一家的咖啡馆之间。
咖啡师炼成记:时薪100元吃饭不能超过15分钟
在一次次投递简历的过程中,我终于摸清了那些“行话”该如何回答,然后有了一些试工的机会。我遇到了一家特别缺人的咖啡馆,我去面试的当天,刚好有个咖啡师辞职了。
这家店对我并不满意,但又太缺人。于是经理告诉我,我只是一个临时顶替,找到了咖啡师就要换掉我。我当时提的条件是,让他做我的推荐人,在简历上写在这家店工作过,双方欣然成交。
在这里最初的工作,就像一场噩梦。墨尔本的咖啡馆咖啡冲煮是流水线作业,有人专门萃取、有人专门打奶、有人专门拉花。
拉花咖啡(图片来源:Pixabay)
我被分配的是打奶,每天都要打掉10几公斤的牛奶,一天300多杯,6种奶。我要分配不一样的奶给不一样的咖啡,有时候一个单子4杯不一样的牛奶咖啡,4种不同的奶,不同的奶泡厚度,简直抓狂。
我的神经高度紧张,不能分一点点心思,连中文聊天都做不到,别提英文交流,直到我右手食指上起了茧子,打奶才稳定了,流程也摸得熟悉了。半个月后他们找到了咖啡师,我就到了另一家。
有了推荐人,有了当地的一些经验,我终于找到在一家咖啡馆工作的机会。每天6-8小时,一小时20刀澳元(约100元人民币)。
这家店叫UT79,对我来说,是炼狱般的经历。墨尔本的咖啡师都是早上6:15开门,7:00正式营业,住在郊区的我,基本上5点就要起床赶往店里。
这家店的工作强度可想而知,不仅端咖啡一次要3杯,左手打奶时右手还要干别的。Head barista反复强调的就是,必须同时做两件事。
我的神经又开始紧绷,因为大家流水线作业,一个人的失误,就会给别人带去不便,导致整个工作流程中断。所以在高强度的工作中,我不停地去想办法,怎么记住一切,让自己不出错。
中午吃饭是店里负责,但是必须在15分钟内解决,因为工资是按照小时算,吃饭超过15分钟就会被扣除半小时薪水。
刚开始连续5天工作,感觉整个人都要虚脱了,每天早上起来手都是肿的。常常是下了班就先找个地方坐下来休息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再回家。
咖啡店员工在聚精会神冲咖啡。(图片来源:Pixabay)
同时考验我的还有英文水平,除了流程出错,我更害怕顾客点单或者问我问题。有时候我需要问好几遍,有时候压根听不懂,有时候听懂前面的后面的就忘了。脾气好的客人会说算了没事,脾气不好的客人会用一种质疑的眼神看着你,那种眼神会秒杀你所有的底气和自信。
但也是在这家店里,我的咖啡技术和口语光速进步。
刚开始在AU79工作时,每天的工作就是打奶,为了练习英文,我经常参加同事聚会。后来在一次同事聚餐时,Head barista知道了我在国内有一家咖啡馆,知道了我来墨尔本的目的,就开始教我很多东西。从最基本的打奶、到咖啡的萃取、再到怎样才能快速且有效的工作等等。
我的英文水平也得到了锻炼,一开始连最基本的服务用语都说不上来,最后基本可以做到顺利接待客人、为顾客点单、以及解决一些她们简单的求助。
我的自信心也在慢慢恢复,每天无论是同事还是顾客,当听到他们说:“Sofia你的咖啡太好喝了。”我这一天就满足了。
这时候,我除了一周5天的工作之外,还经常在休息的2天中,抽出一天来做兼职。墨尔本兼职的时薪是30刀,高于全职,所以一天兼职赚的钱也很可观。
但真的是累到灵魂出窍,每天5秒钟入睡。
当我在墨尔本,工作和生活都渐入佳境的时候,到那边已经8个月了。一年的签证过去大半,距离回国只剩下3个月,我深深爱上了这座城市,还未离开,已经开始想念。
在澳洲一年真能攒20万?
墨尔本的工资,换算成人民币的话,真的是听起来很诱人:一小时100块,一天8小时,800块,一月工作22天,基本上能拿到将近2万元人民币。
如果在休息日找个兼职,按照兼职时薪30刀算(兼职高于全职)一天下来也有1000多块钱了。理想状态下,月入2万,年入20多万不是梦。
但我要说,澳洲赚钱澳洲花,很少能够带回家。为什么呢?
1、除非你一到那边就找到了工作,不要像我,蹉跎了两个月,钱没赚到还没少花。
2、澳洲赚钱多,但花出去的钱也都是澳元。拿我来说,一天工作6-8小时,一个月的收入在3000刀,和别人合住的房租一个月700刀。晚餐如果全部在家里做,很便宜,基本上超市30刀就能买到一周的食材,但每天太累了,出去吃一顿普通饭菜约12刀。
最关键的是,在墨尔本这样的城市,生活太丰富了,你会忍住不花钱的。要去探店学习,要去社交聚餐,增加感情练习口语,要去体验一切,要买一些也许一生只能遇到一次的好物。
3、还有最最重要的一点,对于环澳旅行,大部分人都无法抗拒。那里的风景太美了,一趟旅行下来几万块就没了。
4、当然了,如果你是一个自制力很强的人,不外出就餐、不聚会社交、不买买买、不旅行,一周5天全职+1天兼职的拼命状态下,攒10万以上人民币不成问题。但这太难太难了。
5、综上,去澳洲提升咖啡技术、学习咖啡知识是很好的,但要是抱着攒钱的目的,我只能说很难。
六、到底要不要去澳洲做咖啡师?
在墨尔本短短一年,我也认识了很多国内来的优秀的咖啡师。所以要是有人问我该不该去澳洲,我觉得你最好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去,否则很容易被别人影响。
学做咖啡师不是件容易的事。(图片来源:Pixabay)
我见到很多人,来了几周就回去了,就是因为自己也没想清楚来干嘛,在宣传片上看到又赚钱又好玩儿,很嗨皮。但实际情况又累又苦,和自己想象落差很大。
明确我是去干什么的很重要。澳洲生活太丰富了,不断会有人邀请你去这里去哪里,干这个干那个,如果你目的不清,很可能会被别人带节奏。我当时找不到工作的时候,有人邀请我去三明治店做咖啡,我差点就要去了。后来别人告诉我,“想想你是来干什么的,你去那里就是在浪费时间”。
最后,我想对有澳洲梦的同行说一句,老友记中Monica对刚踏入社会的Rachael说的话:“欢迎来到这个真实的世界,它糟透了,但你会爱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