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国际财经 > 正文

大局已定 “去全球化”开始 穷国难翻身!最惊是...

著名研究机构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首席经济学家Neil Shearing最新于外国媒体撰文警告,全球经历了数十年的“全球化”后,目前看似见顶了,意味着接下来的数年,人们将遭到重大及被低估的风险,就是全世界将开始“去全球化”。

他指出,根据历史,今次“全球化”浪潮始于上世纪美苏冷战结束后的30年,尤其是在1990年代及2000年代加速发展,对世界经济带来重大影响,提升了经济增长,特别是新兴市场,而发达国家亦享受着低通胀及低利率。

再者,全球数十亿人也受到“全球化”的影响而改变生活,企业能在较低成本的地方生产,再运去较富裕之地出售,这一来一回悭到的成本及增加的盈利,造就了全球股市在过去数十年以倍数上扬。不过,一切已改变了,甚至在美国总统特朗普未上场前,形势已出现变化!

【2010年已是“分水岭”】

其中一个令到“全球化”浪潮看似见顶的迹象是发生在贸易战之前,这就是:货物和服务贸易,以及跨境资金流动!在1990年代及2000年代,它们的增长是十分迅速,而且很显著,但现时回看,原来已在2010年左右见顶了。

撇除贸易战,可归纳成几个原因:首先,目前很多经济体已极度开放,没有一个全新的主要经济体尚待加入“世界经济”。其次是现今科技纵使新颖,但已没有像1990年代至2000年代时般,能对企业供应链产生“革命性”作用。第三,不少国家对开放金融能带来的利益产生疑问,例如中国明显不太愿意开放资本市场。

【穷国“翻身”机会更低】

他认为,纵使“全球化”见顶,但也不代表全球经济响起警号,相反,随着科技继续发展,将带动生产力提升及扩阔消费者选择空间。不过,对于目前某些仍是倚靠劳工密集式制造业来支持经济的贫穷国家,例如纺织业,恐怕“翻身”无望,要走上发达国的路只会更崎岖,因为掌握不到新技术。这无疑是某些新兴国家要面对的逆境。

另一个造就“去全球化”的因素当然是中美贸易战。其实,贸易纠纷本身对全球影响不大,因中美贸易仅占全球总贸易额约3%,问题在于这牵涉到中国与西方的价值观及意识形态问题。再者,随着时间推移,贸易战的战线已不再局限于中美。

【“全球化”有其问题】

其实,“全球化”也证明有其问题,包括社会不平等加剧、跨境避税,以及移民问题,削弱了国家政府的力量。

【市场风险在于怎“去全球化”】

面对“去全球化”,目前市场仍未能有足够认识,尚不清楚会采取何种形式。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一种温和的“区域化形式”,即生产集中在邻国,而不是“全球化”。另一方面,世界可能涌入竞争集团(例如:一个由美国领导,而另一个由中国领导)。

可以肯定的是,在这两者之间,我们可以看到,各个国家愈来愈多地征收针锋相对的关税。换言之,由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极有可能不会完结,而且成为常态。

【最惊“中美”正式分手】

Shearing认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去全球化”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影响是负面的,但可以控制。若果是“区域化形式”,鉴于邻国之间已进行大量贸易,适度的“区域化”不是一个大问题,而区域可能足够大,足以维持实现最大规模经济的公司。

不过,特别令人关注的“去全球化”场景是中美主导的经济集团之间产生极度分歧,犹如重演美苏冷战,即可能对特定部门和产品的贸易实行多种限制。若是这种,将对全球经济增长造成更大的影响,更不用说地缘政治稳定了。

责任编辑: 楚天  来源:东网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9/1013/1355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