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军政 > 正文

军事无禁区:没有天下无敌的武器

杨承军认为,东风-17不会携带核弹头,因为它的射程才2,000多公里,没有运载核弹头的战略需要。对于可以在1个小时内打击全球的说法,杨承军指出太过夸张,一个射程2,000多公里的导弹,如何打遍世界?从以上说法,我们可以清楚看见。东风-17是专门应对周边事态而设计的压制性精准武器。它的射程2,000多公里,或许也是它的技术极限。

2019年10月1日阅兵式中展出的东风-17弹道导弹(美联社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您现在收听的是自由亚洲电台的「军事无禁区」栏目。我是栏目主持人亓乐义。中国国庆阅兵已经过了两周。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的首次亮相,至今还被各界广为讨论。有的分析指出,它将彻底颠覆目前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说的神乎其神,天下无敌。实情真是这样吗?

助推-滑翔弹头

中共官方并没有这样玄乎的介绍。国庆阅兵当天,官方对东风-17只是做简要说明:「东风-17常规导弹,具备全天候、无依托、强突防等特点,可对中近程目标实施精确打击」。此后,对于它的性能诸元、弹道原理、战役使用、战略设想并未进一步介绍。今天我们就针对这些问题来做说明,并且对美国、俄罗斯和中国在今后发展高超音速武器领域会呈现哪些态势?做一个初步估计。

2014年,媒体开始报导,中国首次进行高超音速武器试验,名为东风-ZF(以前称WU-14)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飞行速度可达5-10马赫(5-10倍音速),即每小时6,100多公里-12,300多公里。5马赫,是高超音速武器的基本门槛。

外界对于东风-17开始有了初步认识,是在2017年12月28日由美国《外交家》(The Diplomat)网络杂志率先披露。报导称,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大结束不久,解放军就在11月1日和11月15日,对高超音速武器进行两次试验。美国政府消息人士指出,这是一种新型带有高超音速滑翔弹头(HGV)的弹道导弹飞行试验,是中国火箭军所属的东风-17弹道导弹。

第一次飞行试验,是从内蒙古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实施,导弹飞行约1,400公里,它携带的高超音速滑翔弹头(HGV)在导弹结束弹道飞行,重返大气层之后,进入60公里高度的「临近空间(海平面上空20公里至100公里的空间)」,继续展开高超音速滑翔飞行,最后成功命中新疆境内且末县的靶场,落点与预定目标「在几公尺内」。飞行时间持续将近11分钟。美国情报界人士估计,东风-17是一款中程导弹,射程约在1,800-2,500公里之间。

美国情报界还评估,东风-17是从东风-16B弹道导弹的基础上研制而来,专门为实际作战中使用高超音速滑翔弹头而设计的,不是一种试验平台。因此,东风-17导弹将是「世界上第一款为了投入战场实际作战而研制的高超音速武器」。从2014-2016年,类似的飞行试验已经进行7次。

钱学森弹道

东风-17导弹以助推-滑翔的钱学森弹道理论横空出世。图为钱学森。(维基百科)

根据以上报导,东风-17的性能诸元基本都已呈现:它是中程弹道导弹、采用”助推-滑翔”技术,弹道原理来自中国科学家钱学森在1940年代提出的理论,又称「钱学森弹道」。根据这次试验的飞行距离和时间来算,东风-17每秒飞行约2.12公里,将近6.4倍音速。美方估计,东风-17约在2020年服役,这和东风-17列装部队并在今年国庆阅兵首次亮相的时间相差不远。

《外交家》杂志引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情报中心(NASIC)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利用弹道导弹助推并携带高超音速滑翔弹头的打击方式是一种新的威胁,将对目前的导弹防御系统带来新的挑战。不过,报导也提出另一个观点,认为高超音速滑翔弹头在飞行末段接近目标时,它的速度要比远程弹道导弹的弹头,重返大气层后的速度慢得多,这可能使它们容易受到先进末端防御系统的拦截。

《外交家》杂志2018年1月8日,再次报导中国发展高超音速武器目前处于领先地位,并且对太平洋的军事平衡可能造成不稳定的后果。但是,报导仍然坚持之前的观点,认为高超音速武器带来的挑战并非无法克服,因为它在末段的飞行速度和远程弹道导弹的弹头相比,相对较慢,意味未来发展的导弹点防御系统有可能提供一定的防御能力。

有矛就有盾

美国研发猎鹰HTV-2高超音速武器以20倍音速为目标,采用乘波体设计,弹头扁平成楔形状。仍在试验中。(WIRED)

当然,新的导弹防御系统需要克服滑翔弹头所带来不规则的飞行弹道,而非传统弹道导弹可预测的拋物线弹道。反之,一些高超音速滑翔弹头也可以在飞行末段增加操控能力,避开先进导弹的拦截。

有矛就有盾。这是军事科技发展的规律。没有谁永远保持领先,胜败之间往往取决于谁的创新能力更高,谁的更新频率更快。

也许是《外交家》杂志连番多次介绍东风-17导弹。中国媒体也不再遮掩,2018年1月15日《科技日报》刊登一篇名为〈东风-17:高超音速让反导系统形同虚设〉的文章,采访中国导弹技术专家杨承军。经由他的讲解,外界更加了解东风-17的弹道技术和原理、它是否携带核弹头?以及能否在1个小时内打击全球?

杨承军说,东风-17是中程常规弹道导弹,采用单级固体燃料火箭推进器。垂直发射,大部分飞行轨迹是按照抛物线弹道飞行,最后根据作战需要,高超音速滑翔弹头可以在重返大气层的前后进行滑翔变轨飞行。这就是前面所说的”助推-滑翔”技术。

应对周边事态

他还说,由于东风-17能够在末段变轨飞行,世界上现役的导弹防御系统难以对它进行定位侦察、跟踪捕捉和火力拦截,因此包括在韩国部署的萨德系统(THAAD),以及日本即将部署的陆基宙斯盾系统(Aegis Ashore),它们的反导能力都将被极大的削弱。

杨承军认为,东风-17不会携带核弹头,因为它的射程才2,000多公里,没有运载核弹头的战略需要。对于可以在1个小时内打击全球的说法,杨承军指出太过夸张,一个射程2,000多公里的导弹,如何打遍世界?

从以上说法,我们可以清楚看见。东风-17是专门应对周边事态而设计的压制性精准武器。它的射程2,000多公里,或许也是它的技术极限。因为它采用火箭发动机作为助推器,而能够满足在10倍音速下火箭发动机的比冲(单位推进剂的量所产生的冲量)较低,飞行很难超过600秒(10分钟),在此情况下,难以提供远距离滑翔飞行所需要的持续动力。

因此,东风-17以高超音速飞行10分钟左右,射程达2,000多公里,已经接近它技术的极限,而这正是中国研发东风-17当初的设想:在战役使用上以应对周边事态为主;进而在战略上能够对美国起到反介入和区域拒止(A2/AD)的慑战能力。

庐山真面目

东风17导弹(美联社)

我们再来看今年中国国庆阅兵所展示的东风-17常规导弹。透过直播,我们可以近距离看到它的庐山真面目。

首先,东风-17的弹头采用升力体结构布局,成三棱锥形,而非传统的圆锥形。这种设计可以提高弹头飞行的升阻比,不但飞的快,也助于机动,增加突防能力。而且,它的弹头比其他中近程的东风导弹还要长,说明它的内部可能加装新的制导设备,以提高精准打击能力。

在弹头上它还有4个翅膀,就是空气舵面,作用是弹头重返大气层后,能够调整飞行姿态,有助于机动变轨。弹头的后段是单级固体燃料火箭推进器。导弹尾部有尾翼,用来稳定并控制飞行姿态。

整体而言,东风-17可以说是世界上第一款列装部队并可用于实战的助推-滑翔高超音速武器。美国和俄罗斯的情况又是如何呢?

根据英国《简氏防务预算报告》(Jane's IHS Markit)今年8月15日的一篇报导指出,迄今为止,美国已经花费超过33亿美元研发高超音速武器,2020年又编列26亿美元预算。相较于中国和俄罗斯的积极投入,美国在气势上似乎显得有些落后。然而,美国已经决定将要优先发展高超音速武器,使得这种不利的情况有可能在短期内改变。

夜郎古训

俄罗斯研发的匕首(Kh-47M2 Kinzhal)高超音速巡航导弹已经服役,由米格-31战机挂载。(The Aviationist)

根据《简氏防务预算报告》估计,俄罗斯研发高超音速武器至今超过11亿美元,包括先锋(Avangard)、锆石(3M22 Tsirkon)和匕首(Kh-47M2 Kinzhal)等3款高超音速武器。由于匕首高超音速巡航导弹已经服役,而另外2款也即将服役,因此今后的投入不会大幅增加。

再来看中国。迄今发展两款高超音速武器,花费超过15亿美元,高过俄罗斯。第1款东风-ZF可在2020年服役。事实上,东风-17已经提前在今年国庆阅兵中亮相;第2款是星空2号(Starry Sky-2,据称是高超音速巡航导弹)预计2025年服役。随着计划的完成,中国还将维持对高超音速武器技术的投入。

这样看来中国和美国的差距愈拉越近,甚至有后来居上的趋势。杨承军却有不同看法。他说:「美国的高超音速技术总体上是世界最先进的,只是还没有用于导弹战斗部这个领域。」当她一旦投入,很快就可以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所以「不可盲目夜郎自大。」

(本节目主持人为长期关注两岸和印太军事安全事务的军事评论员,文章代表评论员个人观点及立场)

责任编辑: 江一  来源:自由亚洲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19/1018/1357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