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动态 > 正文

陈思敏:京沪高铁不缺钱为何还要上市

京沪高铁做为高铁金鸡,其上市背后的考量主要是借助资本市场化解债务,是债转股,而不是为了投资人考虑分享公司获利或价值投资。

京沪高铁运营问题重重,令投资者相当不满。(PETER PARKS/ AFP)

1月16日,A股开年IPO巨无霸、高铁第一股──京沪高铁在上海证交所主板正式挂牌上市。

京沪高铁号称“全球最赚钱高铁”,2017年利润127.16亿元(人民币,以下同),基本上日赚3,500万元;2018年利润102.48亿元,相当于日赚2,800万元、每小时约赚116万元,如此盈利速度被指秒杀九成A股公司,换言之该公司自身并不存在融资需求。

京沪高铁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官方说法,据招股书披露,本次所募资金在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收购京福安徽公司65%股权,收购对价为500亿元。而这次京沪高铁虽募巨资306.74亿元(A股史上募资额排名第9高、也是近10年来第二大抽血),但与收购价仍有近200亿差额,这表示须另筹资金补足。

公开资料显示,京福安徽公司主要经营四条高铁支线,京福安徽公司的盈利情况却非常不好,2018年巨亏12亿元,2019年前三季度续亏8.84亿元,约当于2018年的四分之三。仅以此数据为例,京沪高铁500亿犹如买了一个差资产。

从媒体报导可知,京沪高铁是中国高铁绝无仅有的一条黄金路线,京沪高铁全球最赚钱是特例,而不是范例。因此京沪高铁这次上市,也格外引人关注母公司国铁集团(前身为铁道部及中铁总)高负债的现况。

众所周知,中共官媒一直宣传高铁是中国经济的名片,铁运营里程达到3.5万公里,居世界第一。不过在这背后是债务和运营亏损全世界第一的现状,以及继续加码建设的野蛮生长。

数据指出,截至2019年一季度,高铁负债攀升至52,683.72亿元。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地方政府建设高铁的债务已高达18.29万亿元。有报导称,一些地方因修建铁路形成规模较大的地方债,大头靠银行贷款,一旦崩盘,债务危机将给一个地方带来的毁灭性的打击,由此引发金融风险。

北京交通大学、长期研究中国高铁的赵坚教授称高铁是“被视而不见的灰犀牛”,财新网博客多年前有文章指出,因人口流出,“绝大多数高铁新城注定荒芜”,媒体经常以全长1,776公里的兰新铁路为例,使用率仅25%,75%产能闲置,等等都在说明拚命盖高铁未能真正拉动经济,还将冲击经济。

显而易见,京沪高铁做为高铁金鸡,其上市背后的考量主要是借助资本市场化解债务,是债转股,而不是为了投资人考虑分享公司获利或价值投资。

京沪高铁启动招股,一般股民的股票申购时间为1月6日。1月9日《证券时报》披露,网上、网下投资者放弃认购股数合计为1,345万股,弃购金额为人民币6,515万元。

京沪高铁上市前三天,1月13日,人民日报社控股的A股公司人民网公告“受让(人民日报传媒广告公司)持有京沪高铁1598万股股票的收益权”。此公告被指怕京沪高铁破发,上市前打一针强心剂。14日人民网股价也大涨3%。但人民网13日当天晚间其实有再度公告却是相关转移事项终止。如此重大讯息半天反转,这若在台湾股市按台湾证券法将吃罚单。

历史数据显示,A股市场往往最赚钱的公司最伤人。十年以上股龄的投资人记忆犹新,“亚洲最赚钱公司”的中石油2007年标榜“长线价值投资”登陆A股,中石油上市5年跌幅累计81.92%,股价只剩下IPO首日最高价(48.62元)的零头8.79元,套牢了百万投资者,户均市值损失达到了324.84万元。目前中石油股价5.83元。

针对京沪高铁募资百亿为了京福安徽这宗高价收购,有分析指出,这存在很大争议,而且也会成为京沪高铁未来的包袱。还有投资人置评京沪高铁IPO原来是“扶贫”项目,甚至直言是“悬羊头卖狗肉”。总之,在京沪高铁上市后,一波铁路资产证券化也将在路上。

责任编辑: 赵亮轩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0/0118/1397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