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饮食文化 > 正文

西红柿:寻找失去的味道 重新吃到沙瓤番茄

题记:原先的沙瓤西红柿那么好吃,如今的硬皮硬芯就难吃,不好做菜味道差,炒个鸡蛋难成菜。就好像铁蛋番茄,不再是装进菜篮子都会挤烂的西红柿了。人们搞不明白啥原因,难道是用了什么化学品?还是转了什么因?见天都吃着安全吗?

本文从美食的食材入手,顺着西红柿的成长之路,找到为什么会变成铁蛋、吃了会怎样、以及还能不能改种原来的品种、重新吃到沙瓤西红柿,等等疑问的答案。

西红柿哪来的,为什么还叫番茄

——西红柿真的是从外国引进的吗?

西红柿两个通用名字:西红柿、番茄,都表明不是中国的东西。“西”是西洋,通指外国;“番”也是指的外国。“柿”和“茄”则是我们的称呼,字义就很明白了,外国的柿子,西洋的茄子

寻找西红柿身世资料,网络最方便。输入打开,满网皆是秘鲁原产地,本名叫狼果、狐狸果,意思是外观很漂亮,但是毒性大,吃了会要命,所以用残忍的狼和狡猾的狐狸来命名。

——伊丽莎白女王情人的礼物。

不能吃、有毒不要紧,不吃就是。可这东西有个很大的特点,非常好看。比红玛瑙还要鲜艳圆润,又是活体植物果实,对喜爱浪漫的欧洲贵族们,就是致命的诱惑。于是,秘鲁的这个妖艳的植物,在十六世纪被一位英国公爵知道了,历尽千辛万苦去到当地。一看果然稀罕,真乃仙境奇葩,巴巴的带了回去,奉献情人以博得格外眷念。

公爵的情人不是别人,是伊丽莎白女王。好家伙,这样寻来的情人礼物,别说女王,是个女人都会感动。然后两人的好事自不必说。

——实锤:我国也是西红柿原生地

看了上面的故事,没人怀疑西红柿来自于秘鲁,可这不是真的。西红柿的原产地却在我国,起码也是原产地之一。就像花生,也是全网都说南美原产地,结果实锤到最后,还是我国马王堆汉墓出土就有,比南美的花生还早。

1983年的成都北郊凤凰山,出土有一座西汉古墓,发现有植物种子,并在观察期间出了芽,引起农业科研部门的重视。随后有当地蔬菜专家用了数年时间精心培育,确定是番茄,个头比较小,类似于当下的圣女果。

我的种植经历:被逼出的“铁蛋番茄”

——不知道怎么伺候的洋茄子。

传说的西红柿到了十八世纪,才由一位英国画家实在抵不住诱惑,拼着性命吃了它。不仅没死,反而却非常的美味,于是飞快地传开,人们开始大吃特吃。也是这个时候传入我国,明代赵函在他的《植品》里有记载,说是西洋教士在明代万历年间,跟向日葵一起带进来的。

或许那时候我们的西红柿已经失传也不一定,当然也无从考证。我的经历中,番茄最早引入信阳光山,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县里安排城关镇北关蔬菜一队种植,我家就在一队。当时印象不深刻,只知道是新品种,叫洋茄子,棵大占地,结的茄子爱烂肚脐,产量也不高,酸口不很好吃。

——偷吃“禁果”找回了儿时的安逸。

种了几年后才知道,这是好东西,原先属于不会搞。不知道搭架、打枝去腋芽,所以落花掉果产量低,挨地番茄都烂脐。以致于生长期短,成熟的番茄大小不一,颜色差别大,破破烂烂的,不好看也不好吃。

等到我高中毕业,没了大学可考,回乡挑粪桶,当了全劳力。把学到的农业知识用到种菜,喜欢上了番茄。夏天浇水歇畔时间,猫在番茄架下,一是躲着太阳的火辣,再就是观察番茄的生长情况。当然免不了偷吃,可以尽情的挑选最熟最大的,敞开肚子管吃饱。

这么一吃,却有终身受益的一件事。大概是小时候营养不良,落下个口舌之患,农村叫做烂嘴,先生说是复发性口C。发作时先起个小嘴子,痱子那样,然后逐步溃烂到豌豆那大,七天之后才开始缩小。在这十天时间内,钻心生疼时刻不停,还没有好的办法。然后过几天又开始新一轮折磨。想不到的是连吃几天番茄后,再也没发过。

——为了人们都能吃到番茄

说实话,那时候的番茄是真的好吃,生吃,打汤、炒鸡蛋,所有吃法都是那时候开始的。到了九十年代就很普遍了,菜市场买菜的基本都少不了番茄。

那时的番茄很软,掉到地上会摔个稀巴烂,买菜往菜篮子里都要小心着放,不注意会挤破。到了本世纪,这个显示优秀质量的特点,却在旺盛的市场需求和巨量的供应上,成了一个大问题,并困扰市场十几年。

最终由蔬菜种植的集约化给彻底解决。办法就是让番茄硬起来,轻易挤不破,碰不坏,能放几天,能长途运输,送到没有种植的地方,让大家都能吃到。这就是西红柿变硬了的根本所在。具体原因下面细说。

找回沙瓤西红柿的可行之路

——“硬”的问题在哪里?

我也是在后来买番茄过程中,无意发现变硬的,很长时间没引起注意。我平时番茄做菜常用两个方法,一个是凉拌,切了不规则块,撒上白砂糖,当水果吃。一个是炒鸡蛋,先煎了鸡蛋,再就着锅把番茄炒成泥,然后混炒成“国”菜。

铁蛋番茄吃和做的感觉分别是:凉拌的有脆口,和沙瓤西红柿比,口感似乎好一些,只是味道有不足;炒鸡蛋就不太好了,原来的沙瓤西红柿放入热锅,很快就炒成泥。这个入锅炒半天,还要锅铲勤快捣碎,才勉强成泥。

这才明白过来,西红柿和原先不一样了,就开始琢磨哪些地方不一样。别说还真的让我给找到,不说全搞清吧?主要原因跑不掉以下三点:

●品种有改变。别看西红柿外观差不多,其实本来就品种复杂。前面提到的原生品种,在发现并种植西汉小番茄的期间,专家们还根据植物分布和演化规律,去了南方好几个地方寻找原生品种。结果还真的找到,在九寨沟就有,只是没有名字,顺口叫它小酸果。就现在的蔬菜育种水平,培育出个硬番茄也就小菜一碟,目的不是为了不好吃,是为了方便储存和运输。

●种植技术有新招。现在番茄种植和田间管理,不再是过去那样顺其自然了,种下后给够肥和水就算,它自己该怎么长就怎么长。如今的种植可以说是全程干预,从育种到收获,不让你自然放任,让你完全按照人的要求生长。这个都知道,反季节、膨大剂什么的,让你红就红,让你大就大。

●采摘期有提前。这是个关键点,在于没熟的番茄才硬实,摔碰不破还耐放。如果熟番茄,摘下再运到目的地,比方一周吧,还没运到会烂完。如果把成熟期提前一周,半生的摘了运走,货到正好熟。这个期间的半熟番茄就耐摔。

——变软之后怎么办?

以我的经历和观察,老品种番茄,无论在外形,还是产量都不如现在的品种。人们之所以怀念过去的番茄,不喜欢现在的,主要有这么三个原因:

●口味是第一位的。不可否认,现在的硬番茄的味道,很不如原先的沙瓤番茄,在味道上牺牲过多。除了耐储存,当然的化肥农药和其他化学品,也对味道有很大程度的影响。很多人在阳台栽种过,都认为是过去的味道。

●不相信现代技术解决不了味道。这个说法有道理,科学的进步,不是以降低质量为代价的。做出新的品种,一定要比老的好,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否则就不叫进步,叫胡来。

●对使用化学品的猜疑。这个不用细说,都知道。按说吧,国家允许用于番茄的化学品,都是安全的,这是起码的条件。但是,用量是关键,超量使用在整个农业种植、养殖里,那么的普遍,实在是让人不放心。

——回归传统种植是可以的。

这个观点是必须的,完全可以回归到原来西红柿的种植,主要理由如下:

●产量跟品种没什么关系。蔬菜生产行业都知道,西红柿的品种对产量影响不大。换个角度说,在不用种植干预前提下,沙瓤西红柿和铁蛋西红柿的产量,不会有显著区别,甚至老品种的产量会大些。

●种植技术很关键。所以,影响产量的是干预、化肥农药和其他化学品的大量使用,可是这些正是人们忌讳的。从产品发展方向看,一定会向着无公害生产方向进步。所以,晚放弃不如早放弃,尽早使用农家肥,不用化学催熟剂,不用农药,恢复生物治虫害。

●当下包装和运输水平完全可以满足。其实生产铁蛋西红柿的根本原因,还是个保存和运输。根据现在的技术,这个已经不是问题。譬如鸡蛋,比番茄脆弱多了,如今的包装,运送几千里都毫发无损。关键还在当下“野蛮”快递状况下的运输,而且是养殖户手工打包,还不是机器操作。所以说,如此操作运输沙瓤西红柿,没有一点问题,保证不会烂。

题后记:恢复有机蔬菜种植,是找回沙瓤西红柿的根本途径

上世纪七十年代,世界农业出现一个怪现象:我们刚开始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欧美发达国家却开始恢复有机农业。原因很简单,他们要提高农产品质量,我们要提高产量。半个世纪后的今天,日本的有机蔬菜市场供应达到80%,我们2018年有机蔬菜种植面积占到16.1%,发展速度算比较快。

据官方数据显示,我国在本世纪开始着力发展有机农业,到2009年的有机蔬菜种植面积就达到3.5万公顷,2018年4.2万公顷,还有在转换的2.6万公顷。其中,四川0.69万公顷,云南0.59万公顷,新疆0.55万公顷,海南0.54万公顷,为我国有机蔬菜种植前四名。

由此可见,不久的将来,我们不仅能吃到沙瓤西红柿,还可以吃到所有好味道的安全蔬菜。

责任编辑: 王和  来源:普济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0/0320/1425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