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事 > 万花筒 > 正文

两次失败两次被流放的拿破仑 为什么没有被公开处死?

181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因莱比锡大败、巴黎失守的情况下,不得不退位,被囚禁流放在厄尔巴岛;

1815年,拿破仑卷土重来后,遭遇滑铁卢战败,再次逼迫退位,被囚禁流放到离欧洲大陆2000多公里远的圣赫勒拿岛。

拿破仑的文治武功虽然盖世,但作为失败的一方、阶下囚竟然没有被处死,这是让人比较惊讶的事情。虽然中国有句古话叫“为尊者讳”,也适应于西方世界。但是在西方也不乏失败的皇帝、国王被处死的事件,如英国的查理一世、法国的路易十六、俄国的尼古拉二世等等。那么为什么让整个欧洲大陆都憎恨的拿破仑没有被公开处死呢,仅仅只是囚禁流放呢?

雪峰居士才疏学浅,仔细阅读欧洲史和拿破仑诸多书籍后,认为最有可能的原因如下,旨在抛砖引玉。

拿破仑根基尚在、人民狂热支持

第一次退位,拿破仑本来就是和反法同盟谈判取得的结果,其时拿破仑在法国还有大量成建制的军队。

第二次退位,虽然拿破仑在滑铁卢在战败,但在国内还有诸多的支持者,各阶层的支持者依然很狂热的支持拿破仑。

这两次退位,很明显拿破仑是为了保护法国人民,免受战争的蹂躏,而选择的与反法同盟妥协,而不是拼命。拿破仑也并不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需要以国家命运去分出生死。如此,反法同盟也需要一个稳定的法国,并不需要烽烟四起的混乱的法国,这对反法同盟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利。用拿破仑活着换来法国人民的好感,榨取经济利益才是最实惠的。

因此,根基尚在的拿破仑可以从容的体面的选择退位,而没有选择拼命。

英国奉行欧洲“大陆均势”的政策

我们知道不管是拿破仑第一次退位还是第二次退位,反法同盟打败法军的主力基本上是英国人。而俄国、普鲁士等因运气不好,使与法军决战的机会几乎都让给了英国军队。尤其是滑铁卢战役,基本上是英国统帅威灵顿公爵与拿破仑死磕到底。当然,最后依靠普鲁士的生力军才击败的拿破仑,但英国在反法同盟中的发言权是有相当分量的。

然而英国远离欧洲大陆,一个统一的、强大的欧洲大陆对英国获取欧洲大陆霸权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因此,就需要保证欧洲大陆各国均势,不能出现强国,就比如现在的拿破仑统治下的法国、二战时期的德国,英国都不希望大陆出现这样一个强国。

因而英国极力保住拿破仑不死,就意味着欧洲大陆各国会深深的忌惮法国,而法国也不至于内乱,实力尚存的法国就与战胜国普鲁士、奥地利诸国就达到了均势,这种状态符合英国在欧洲大陆的利益,获取权利的保障。

俄国对普鲁士、奥地利的虎视眈眈

虽然拿破仑入侵俄国因天气原因而失败,但是俄国也一直对欧洲大陆虎视眈眈。更何况俄国还挟战胜拿破仑之威直逼欧洲各国,其时的欧洲大陆各国其实除拿破仑外,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是俄国的对手。

面对俄国的威胁,虽然普鲁士、奥地利很想处死拿破仑,但如果欧洲大陆失去了一个可以制衡俄国的存在,这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面对俄国的进攻,他们可没有拿破仑及其法国那么坚强能打。如此,为了制衡俄国,不得不选择放过失败的拿破仑。当然心里面对拿破仑恨得牙痒痒,这个把欧洲搅得天翻地覆的人。

活着的拿破仑虽然永远是悬在欧洲大陆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但同时也保护了西欧大陆免遭北方强邻俄国的攻击。如此,这才是拿破仑失败后,仅仅只是被囚禁流放没有被公开处死的最主要原因。

至于,法国的稳定、英国的大陆均势,其实对普鲁士、奥地利来说都不重要。也许,他们更希望英国大陆均势的目标失败、法国内部硝烟四起,这有利于他们迅速壮大。可是,俄国的威胁,亚历山大一世的强势,让他们胆颤心惊。拿破仑在,俄国亚历山大一世还有顾忌。如拿破仑不在,则俄国必然选择南侵。

雪峰居士论曰:

任何国际政治都是讲究利益的,拿破仑时代所处的欧洲各国也是。面对让欧洲各国胆颤心惊的拿破仑,肯定一个死人要比活人放心的多,但欧洲各国为了各自的利益选择了拿破仑活着。

对法国来说,拿破仑活着有稳定的国内民心的作用;而对英国来说,稳定的法国可以制衡普鲁士、奥地利诸国;但对普鲁士、奥地利来说一个混乱的法国对他们有利,可是面对北方强邻的时候,他们的底气又是不足。

如此,普鲁士、奥地利选择了妥协。可是,他们又何曾想到,自己正好中了英国人的计谋。

当然,其实对拿破仑来说,第二次流放地跟处死也没啥区别。那地方,离欧洲大陆实在太远了。看来,欧洲各国还是不放心拿破仑,担心他再次出来兴风作浪。

参考资料:《欧洲史》、《拿破仑传》等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history/qxm52b8.html

责任编辑: 叶净寒  来源:每日头条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0/0325/1427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