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人在天津厂房组装新的丰田汽车
日本政府日前宣布,将提供20亿美元的补助和贷款,支持日企将生产线从中国迁回日本。与此同时,美国和德国等西方国家也在推进其企业的部分去中国化。分析人士指出,蔓延全球的中共病毒疫情给各国带来了健康和经济的双重打击。“世界工厂”中国的减产带来供应链的断裂,多个西方国家口罩、防护服紧缺,这暴露了过度依赖单一采购的缺陷,各国政府逐渐意识到生产线多元化的重要性。
为应对新冠疫情给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日本经济产业省在4月7日推出了总额高达108万亿日元(9900亿美元)的抗疫经济救助计划。
其中受到国际媒体关注的是一项资金2435亿日元、名为“供应链改革”的项目,2200亿日元(20亿美元)用于资助日企将生产线从中国迁回日本,235亿日元将用于资助日本公司将生产线迁到其他国家。
资料照:中共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中南海会晤到访的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会长中西宏明。(2018年10月10日)
这个项目要从3月5日日本未来投资委员会的一次会议说起。与会者包括日本顶级商业联合会负责人中西宏明(Hiroaki Nakanishi)等有影响力的日本企业家。
“我们应当将高附加值的生产基地搬回日本”,日本首相安倍在会上说,“至于其他,我们应当将生产线分散到东盟国家”。
安倍的话源于中共病毒疫情造成的供应链断裂。中国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今年二月,由于中共病毒导致中国关闭众多工厂,日本从中国的进口量下降了近一半,不仅医疗物资紧缺,也重创日本制造业。
“来自中国的零部件断供使得来自日本国内的汽车生产线减产将近30%”,香港资深传媒人士纪硕鸣对美国之音说,“日本企业不应当过度依赖中国作为制造业基地的这个想法开始被日本各界所关注”。
实际上,早在两三年前,一些日企就开始逐步离开中国,分散其生产链。
由于美中贸易战和关税的影响,在中国建厂生产而追逐低成本的厂商失去了在中国生产的价格优势。这些日企已经开始着手将供应链外移到成本更低,并没有关税威胁的越南、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
值得注意的是,以前日企撤出中国是市场因素所致,而这次日本政府公开宣布鼓励企业回流,尚属首次。
战略暨国际问题研究所亚洲政治经济专家马修·古德曼(Matthew Goodman)对美国之音说,这个项目的资金相对于日本经济的体量来说并不大。
“我不认为这给日本公司提供了很强的资金动力,但这是一个强大的政策信号”,他说,“这些日本公司需要来自日本政府的信号,这给他们把生产线撤出中国提供了一个保护伞”。
中共政府对此密切关注。
在日本政府提出供应链改革一天后(4月8日),中共政治局常委在北京召开会议。习近平在会议上说,由于中共病毒的全球肆虐,世界经济面临下行危机,“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正在增加。”
习近平原本定于本月初访日,这本将是中共最高领导人在10年内首次对日本进行国事访问。然而行程由于中共病毒疫情取消,目前还没有商定新的日期。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研究日本商业的教授乌尔莱克·谢达(Ulrike Schaede)教授说,她不会过度解读此次日本政府的资助计划。
她说,从商业角度来说,日本政府担心的是资源依赖,即对于重要的物资,不应当依赖于单一供应商。
“所以日本想要实现的是供应链的多元化”,谢达对美国之音说。“我其实不认为这个计划会有多大影响,这只会加速已经存在的趋势”。
她同时指出不能忽略另一个趋势,那些为中国市场提供产品的产业将会留在中国,并且可能会有日企进一步进军中国市场。
“因此,这不是由产业或行业来决定,而实际上由最终消费者来决定”,她说,“如果最终消费者在中国,那么不管是汽车、电子产品、化妆品公司,都更可能会留在中国”。
在日本政府宣布斥资资助企业回流的同时,美国白宫经济顾问库德洛(Larry Kudlow)表示,美国应当考虑为想从中国撤回美国的企业支付”搬家费”。
他在接受福克斯新闻网时说,从厂房、设备到知识产权结构、装修,政府都考虑将所有相关支出100%直接费用化。“实际上等于我们为美国企业从中国搬回美国的成本买单”,他说。
全球制造业咨询公司科尔尼(Kerney)4月7日公布其第七份年度美国产业回流指数显示,2019年美国国内制造业的份额明显高于14个低成本亚洲出口商。来自中国的制造进口额下降最快。
北京和上海美国商会与普华永道3月6到13号对在中国的年产值5亿美元以上的美国公司进行联合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公司对产业链挑战的担忧大于工厂关闭,并考虑对经营战略进行调整。
政治经济学专家古德曼说,他认为其他国家的政府虽然目前没有出台类似的直接资助,然而在中国有大量供应链的政府都开始讨论供应链的分散化和区域化。
“你会更多的看到辐射式(hubs and spokes approach)的供应链,而不是全部集中在一个地方”,他说,“人们不会把筹码押在一个赌注上”。
谢达教授对此表示赞同,她表示,政府通过中共病毒疫情危机意识到过度依赖单一市场是不健康的。在疫情过后,世界国家都应当考虑缩短和分散供应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