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事 > 万花筒 > 正文

庄子:教你两个不生气的大智慧 谁看谁快乐

从前有一只青蛙,它自小就生活在井底。

有一天,它在井边碰上了一只大海龟。青蛙就对海龟夸口道:“你看,我在这里生活多自由自在啊!

我就是这井底的主人,那些虾米和蝌蚪,哪有我这么逍遥。

海龟微微一笑,对青蛙说:“你看过海吗?海的广大,哪止千里;海的深度,哪止千来丈,住在那里,才是真正的自由!

井底的青蛙听到这番话,吃惊地看着海龟,良久说不出一句话。

眼界越狭隘,眼中的世界也就越有限。

 

 

01

生气,是因为格局太小

庄子说:“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就是说,每天只是在斤斤计较的人,永远看不到这个世界的宽广和美丽。

当一个普通人正在为了对方的一个眼神或是一句话大吵大闹的时候,优秀的人却在和自己的人生价值较劲。

马云创建阿里巴巴之前,也不过是个很平凡的英语老师。

在大多数人看来,一个师范学院毕业的男生走上社会之后可以找到一份对口的工作,这听上去也是不错的人生。

但是在接触到互联网经济之后,马云还是毅然决然地走了创业这条路,当时互联网的普及远不如今天,很多人都认为他的想法不切实际。

尽管如此,马云还是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最终创建了阿里巴巴,成就了一番事业。

一个人的格局,决定了他的眼界。

一个人的格局太小,待人接物就会觉得处处不如意,事事不顺眼;而拥有大格局的人,他看到的是更加长远的利益。

这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易之处,不被别人理解,其实很正常!

在生活中,几乎是每一个人都曾被误会过:

丈夫认为妻子的生活清闲懒散,却不知妻子咬紧牙关兼顾着自己的工作和家中的鸡毛蒜皮,每天下班就等于加班。

儿女认为父母总把自己小时候做的傻事说出来很丢脸,殊不知父母只是太孤独,他们想和自己的孩子多说几句话,话题却只剩下了回忆一种。

在观众眼中,一个名人风光无二。却没人关注他生活在一个稍有不慎都会遭遇网络暴力,几乎没有隐私的环境中压力到底有多大。

凡事都往宽里想一想,这个世界上哪有那么多的气好生的?

《论语》里面有一句至理名言,叫做:“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为何那些被称为“君子”的人,能够在面对误解的时候做到宠辱不惊呢?

这不是因为他们不介意自己被冒犯,而是他们看穿了一个普遍的真理:

我们的世界别人不懂,别人的世界我们也不懂。

如果我们可以学会换位思考,知道别人想要明白我们的感受其实也很难的话,心中的愤怒就会减少一半。

不再让别人的态度影响到自己的情绪,是一个人真正走向成熟的开始。

 

 

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是消除误解和怒气的良方。

在外科手术中,有一样东西叫做无影灯,其实构造也很简单,只是将灯围成一圈。

所有人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灯光从左上角照射过来,自然就会在右下角产生一个影子。

但是如果在右上角还有一个灯,这个影子就会变淡。如果周围都有灯光环绕,四周的影子也就都不存在了。

《心经》中告诫世人:“无无明,亦无无明尽”,心中缺少光明,生活自然充满阴影。

到底是什么东西蒙蔽了我们的内心,让我们的心中笼罩着阴影呢?我想,这障碍物就是偏见。

只从一个角度出发去考虑问题,人很容易就会陷入不全面的判断中。

当我们批判任何事物的时候不妨想想:有没有可能,是我自己考虑得不够全面呢?我是不是落入了“小知”的局限呢?

《庄子》在“小知不及大知”的理论中,提到了一个有趣的猜想: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意识地告诉自己,和格局更大的人比起来,我们很可能还处在偏见中。

那些因为偏见而产生的骄傲、愤怒、怀疑、不满、妒嫉等情绪,不过是我们自己心中的阴影。

糟糕的情绪并不是全部来自糟糕的习惯,还可以来自浅薄的修养和未启蒙的智慧。

到底什么才是智慧呢?《庄子》所说的智慧就是“大知”,是指一个人可以打破视角和立场的局限,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如果我们发现,今天的自己变得更加开明,开始从别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前的脾气都变成了从容的笑容,此时我们应该感到骄傲。

这样的自己,已经开始摆脱小知的局限,走向大知了。

02

快乐,来自放过自己

庄子《逍遥游》中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将人生修炼到了极致的人,不用刻意追求功名和赞美,自己就是一道风景。

若是每天背负着“我必须被认为是有功劳的”“我必须被认为最有面子”这样的思想枷锁,我们的生活只会很累。

庄子《逍遥游》的思想精髓,正是指引人们摆脱功利心的控制,找到自己心灵的自由。

《金刚经》中讲“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世间万物,本就没有什么值得我们去执着的自我形象。

不要被内在的自我要求绑架,叫做“无我相”;

不要被别人的要求和评价绑架,叫“无人相”;

不要被大多数人嘴里的舆论所绑架,人云亦云,迷失自我,叫“无众生相”。

所以我们从《金刚经》中的箴言反观《逍遥游》,我们似乎可以领悟到,成人,其实也就像成佛一般。。

什么叫“成佛”?法力无边,千年不朽只是传说,真正的“成佛”其实只是成为一个内心足够强大,充满智慧和勇气的人。

当我们真正修成了一颗强大的心,那些给我们带来苦恼的暗影,也就无处遁形。

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

我们心中的抱怨,愤怒和不甘,其实恰巧就是因为我们有了人相、我相、众生相和寿者相。

在庄子的思想观念中,我们正是被美与丑,高位与地位,富裕与贫穷的固有观念束缚了手脚,才会拥有着更好的物质条件,却无法感到快乐。

 

 

我们的不幸福,通常只是来自心里的习惯。

庄子的《逍遥游》里讲了很多故事,归根到底,这些故事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

我们心中的不自由、不快乐,只是我们既定的习惯造就的。

在我们还不懂事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感到恐惧的习惯,就像是当我们调皮的时候,大人会用:“不懂事的小朋友会被狼外婆吃掉”这样的话吓唬我们。

在当时,我们就认定了被狼外婆吃掉和调皮一样,都是令人恐惧的事情。

后来我们长大了,知道了狼外婆只是一个虚拟的童话人物,不再怕她的时候,却早已留下了害怕的习惯。

虽然我们自己是没有感觉的,但是这种默默生长的恐惧感限制了我们的快乐。

有些朋友,从小就生活在父母的严格教育之下,总是被否定,被比较,他们会开始怀疑自己不配被关爱,别人总是比自己更优秀,因此感到焦虑。

再如一些长相出众的孩子,他们的母亲会认为儿女太帅、太漂亮会影响学习,就故意把孩子打扮的很土气,并且一次次提醒他们好看不是资本。

等到这些孩子长大了,他们反而会轻视自己的帅气或是美丽,认为自己就是不如别人,永远做不好事情。

还有一些父母,不管家里穷不穷,都会告诉孩子,我们家里情况很不好,爸爸妈妈赚钱很不容易,你必须比别的小朋友更努力才能给家里赚钱。

这样的教育虽然能教会孩子珍惜财富和认真上进,但同时也会让这个孩子一辈子都不相信,自己也可以很优秀,并不是天生低人一等的。

更多时候,我们总是习惯性的认为自己很害怕、习惯性的认为自己不如别人、习惯性的认为自己会被歧视、习惯性的认为自己比别人矮一头。

我们不得不承认,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的有一些心理上的障碍,它们阻碍我们客观正确的认识自己,切断我们迎接幸福的勇气。

我们也不需要因此怨恨父母,因为父母也是凡人,他们也这样过来的,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无法察觉的隐痛。

所以,我们才会认为人生是一场漫长的修行,修的正是这颗心。

所以,庄子才会写下《逍遥游》,去探究人生真正的快乐和自由。

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黑暗的角落,我们需要的只是走出来。

有所觉察,就是奔向自由的开始。

当我们知道了每个人心中都会有障碍的同时,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对自己内心的弱点有所觉察。

当我们觉察到造成自己不快乐、不幸福的原因是什么的时候,就要有意的告诉自己,是时候该走出来了。

在每天入睡之前,我们不妨去做一个练习。我们不妨想象自己躺在一片柔软的白云上,安静地判断出,今天让你不舒服的究竟是什么。

那个真正让自己不舒服的原因,就是源自我们潜意识深处的恐惧,不要害怕,试着了解它。

当我们最终发现,这些不舒服的感觉只是源于另一种执念,也就不会对引起这种不适的人或者事物感到愤怒了。

至于那个水落石出的秘密,我们也不需要告诉别人,但是一定要清楚,自己究竟是在和什么作斗争。

原始人类正是战胜了动物,才吃到了肉食,大脑得以发育才成为了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文明的物种,习惯性地对抗,是我们成长本能的一部分。

这种习惯让人类在原始时期得到了发展,但是它也让我们更加看重斗争,而不是爱和理解。

它让我们在感觉自己没有被认可的时候首先想到了树敌和争吵,而不是换位思考。

它让我们不快乐,让我们总是在过去的种种不甘心中活着....

所以孔子说仁者无敌,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仁爱之人就能战无不胜,而是提示我们,真正接近逍遥之道的人,更加喜欢包容和理解,而非与人为敌。

这一切都来自于我们对事情真相的洞察和理解。

一切让我们辗转难眠的痛苦,都和我们内心深处的一种对抗有关,我们应当找到它,了解它,解开它,放下它。

最近在网上,很多人喜欢说:“逃避虽然可耻,但却有用。”其实,这句话是没有道理的。

逃避只是将问题后置了,不仅可耻,并且还很无用!

当你和自己达成和解,做了一场不亚于破茧成蝶的美梦之后,你会在第二天早上发现自己就像是重获新生一样,心中充满希望。

责任编辑: 叶净寒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0/0511/1449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