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大陆 > 正文

中国经济增长数据与实际不符引质疑

中共官方7月16日公布的第二季度经济强劲增长3.2%,比市场最乐观预测还要好,令大部分人感到惊讶。

《华尔街日报》7月23日报道,中共官方近期公布的许多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出现强劲反弹,但有不少机构和经济学家对这些数据抱有怀疑态度,并进一步加剧了相关争论。

对中共官方数据的质疑并不是新鲜事,早在2015年英国《金融时报》9月的一篇报道就指出,西方经济学家、投资者和政策制定者普遍的共识就是,那些认为中共官方数据值得相信的人会招致嘲笑,说这些人天真已经是客气了,称他们为中共宣传的帮闲则更为恰当。

最近的研究为外界质疑中共官方数据的话题提供了新的素材,其中包括牛津经济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的一份新报告,其标题是“中国:第二季度反弹令人印象深刻,但可能高估了。”

牛津经济研究院的结论是,中国经济第二季度的反弹可能不假,但实际情况可能没有数据显示的那么强劲。

经济学家们早已注意到,中共官方名义增长数据与其他周期性指标的一致性远远好于实际增长数据。此类周期性指标包括货运量和企业利润等。官方名义增长率未根据价格变化的影响进行调整。

对此,牛津经济研究院指出,与美国和德国使用更精确的通胀指数来调整国家账目中的工业产值不同,中国依靠的是其生产者价格指数(PPI)。然而,PPI容易受重工业和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例如,全球能源和金属价格在2020年初暴跌,而中共官方数据显示,6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升至4.8%,接近去年同期水平。其中,数字科技属性较强的高技术制造业保持高增长、同比10%;汽车制造业同比抬升至13.4%;电子设备、电气机械制造业也分别升至12.6%、8.7%。这个情况与2014年和2015年一样,当时就有许多经济学家怀疑中国的实际增长数据看上去过于乐观。

尤其引发质疑的是,官方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3.1%,而国内生产总值(GDP)中的投资部分却增长了1.5%。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对新资本财货和土地等的投资。

牛津经济研究院认为,造成这一巨大差异的一个原因可能是库存迅速增加。库存没有包括在固定资产中,但计入整体投资。

中共官方6月数据回升在很大程度上来自国家驱动的产业,其结果就是生产超过需求,造成中国上半年的库存大幅增加。2020年前五个月的工业库存较上年同期增长4.3%。此外,库存迅速增加的同时价格出现快速下跌,这一不寻常的现象表明,库存的“实际”增幅确实很大。

库存的增长或许有助于解释总体投资保持得相对不错的原因,但这对未来并不是个好兆头,由于价格仍在下跌,企业不可能永远增加库存,除非中国消费者再次开始花钱,企业可以消化库存并使盈利状况好转。

然而,零售业数字并不景气,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1.8%。中共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9718元,比上年同期名义下降5.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9.3%。

基于经济下滑的现实,在未来收入预期不明确的情况下,居民将更倾向于将收入储存起来用于未来清偿房贷或防范失业风险,而不是用来消费。

如果消费需求继续低迷,中国企业增加产能就是无意义的,因为这只能使库存继续增加,但无法增加收入,企业的生存将出现问题,中国经济增速维持3.2%或略低一些的增长率将非常艰难。

责任编辑: 楚天  来源:希望之声记者贺景田综合报导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0/0725/1481019.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