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7月新增贷款及社融增量下降 中国金融系统性风险凸显

作者:

中国系统性风险上升,中共央行放慢货币宽松节奏。

中共央行周二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和社融量不及市场预期。有报道称,信贷放缓,显示随着中国经济复苏,货币政策回归常态。事实上,受中共病毒冲击,中国实体经济所积累的风险正在传导到金融界,中国商业银行终结了一季度利润上涨的局面,利润暴跌;与此同时,不良贷款突破两万亿元,中国发生经济和金融系统性危机的机率大增,“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成为中共央行的当务之急。

中国7月新增贷款和社融量不及预期

周二(8月11日),中共央行公布,7月新增人民币贷款9,927亿元,低于此前1.2万亿元的路透调查中值;当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0.7%,此前路透调查中值11.1%。

央行数据并显示,7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66.19万亿元,同比增长13%,路透调查中值为13.2%。

7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69万亿元人民币,低于1.85万亿元的路透调查中值,比上年同期多4,068亿元。

疫情叠加经济下滑 中国金融风险积聚

彭博报道称,中国7月信贷增速放缓,下降幅度远超预期,反映短期融资规模下降,显示随着经济的持续复甦,货币政策放松的步伐变得更为节制。

路透报道称,新增人民币贷款和社融量下降是货币政策回归常态的效果。

事实上,在信贷宽松的背景下,实体经济基本面依然疲弱,盈利能力低下,无力偿还银行贷款,其积累的风险已经传导到银行业,导致中国商业银行利润和不良贷款暴增。

8月10日,银保监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1.0万亿元,同比下降9.4%;而在净利润负增长的同时,银行不良贷款也在二季度突破2.74万亿元,较上季末增加1243亿元。

中共官方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尽管中国GDP同比增速为-6.8%,但银行利润却实现了5.62%的正增长。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600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

另据Wind资讯统计,截至8月9日,公布了2020年第二季度财务数据的104家中小银行,上半年实现净利润总计430.81亿元,而去年同期为452.49亿元,同比出现下降。

据陆媒《第一财经》,与去年上半年对比,这104家银行上半年超过60%的银行净利润出现了下滑,部分银行净利润降幅甚至超过50%。

与此同时,上半年仅有30多家中小银行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但增幅不大,基本上在个位数。

今年5月,中共央行研究局课题组发文称,面对武汉肺炎(中共肺炎)疫情冲击与经济下行叠加的复杂局面,金融风险有所积聚。随着实体经济困难向金融领域传导的滞后效应逐渐显现,以及一些政策因素的影响,银行后期不良贷款处置和资本消耗压力明显加大,银行利润增速可能下滑,不排除年内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的可能。

中共央行: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危机的底线

数据显示,中小型银行仍是信贷发放的绝对主力,且放贷在向中长期资产集中。

央行周二发布的数据显示,新增企业中长贷5968亿元,连续五个月高于去年同期。

中国经济达人“凭栏欲言”8月11日撰文表示,在经济下行背景下,长期投资具有极高的不确定性,但在经济下行背景下,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增加对长期项目的信贷则是一种对央行继续放水的预期。

银行作为资金中介,借入短期资金,并以不同期限的信贷形式将资金投放出去,是其利润来源。

然而,中小银行乐观的将信贷资源集中投放在中长期项目上,一旦银行短期融资能力跟不上,借短放长的行为就会导致期限错配,流动性危机就会发生。

所以,一旦短期融资跟不上,本身抗风险能力又不高,小银行面临的就是整体资金链集中断裂,大面积风险爆发。

文章分析说,金融机构风险的最大特征就是会迅速的传染扩散,这会导致信用恐慌性蒸发,驱动M2下降,反过来施压房产价格,房产价格下降则导致企业抵押物贬值,信用创造萎缩由金融市场波及实体,企业债务问题加速浮出水面,或诱导经济风险全面性爆发。

在经济和金融系统性风险爆发的可能性日益增加的前提下,中共央行暂时收紧货币闸门,并非因为经济出现了转机,很可能是为了延迟危机爆发的时间。

上周四(8月6日),中共央行发布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称,要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责任编辑: 秦瑞  来源:希望之声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0/0812/1488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