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儿 > 正文

当孩子作业拖拉磨叽时 父母千万别说“赶快写、别磨叽”这种话

作者:

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作为父母的你,最常用的教育方式是什么?

举几个例子:

当孩子写作业拖拉时,你会怎么教育他?

当孩子写作业不认真时,你会怎么教育他?

当你孩子毛手毛脚时,你又会怎么教育他?

我想父母们大概最常用的方式就是指出孩子的错误,警告他们不要这样做:

要写作业就赶快写,别磨磨唧唧的。

做作业认真点,别东张西望,各种小动作。

做事稳重些,别毛手毛脚的。

这样的教育语言是不是父母们最常用的?父母们是不是每天都要用这种语言表达方式教育孩子几次?

但是结果呢?孩子会按父母说的做出改变吗?

不说100%不会,但是99%的孩子不会做出改变,即使改变也只是改变当前这一次行为,下一次依然如故。而且这一次的改变也不是因为父母的语言,而是迫于父母的压力。

今天我就要告诉各位父母,这种教育方式为什么不起作用,而且还要告诉各位父母,这种教育方式存在的一个很严重问题。很多时候,正是父母的这种教育方式才使得孩子出现了各种不良行为。

指出孩子错误的方式为什么不起作用

我说指出孩子错误的教育方式是错误的,很多父母可能不理解。在父母看来,只有让孩子知道他们哪里错了,他们才能改正,才能下次避免。这种思想表面看来并没有问题。但是教育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并不是父母单方面输出的过程,父母想怎样,孩子就会怎样。

我们来看下当父母指出孩子错误时,孩子会有什么样的思想活动。

当孩子写作业拖拉,做各种小动作时,孩子在他的主观意识中认识到他的问题了吗?肯定没有,他们要真的意识到自己在做小动作、在拖拉就不会去这么做了。就好比你知道你要犯错,你还会去犯错吗?因此,在父母指出孩子的不良行为时,孩子在自己的主观思想上是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这个问题的,他只是在享受这类行为的快感。

但是当父母说了之后,他们会怎么想呢?

他们会想“呃,我真的是在做小动作,真的是在拖拉啊”,而这种错误被指出的多了,他们就真的形成这种认知“我写作业爱拖拉、爱做小动作”。也就是说他们不仅没有改正错误,而且把这种错误认知内化了,自己真的就变成了父母强调的“拖拉、爱做小动作”的人。

父母指出孩子错误的教育,不仅没有让孩子改正错误,而且让原本不显著问题的问题显性化,隐形问题变成了显性问题。孩子原本虽然是有拖拉的行为,但是他们主观上没有认知,可能只是轻微的拖拉,但是在父母的屡次教育、屡次强调后,这种拖拉认知被孩子认识到,并内化了,孩子真的觉得自己是一个“爱拖拉”人。父母亲手把孩子培养成自己原本想避免的人

当这种错误认知一旦内化后,就成了孩子自我认知的一部分,父母的这种指出孩子缺点的教育方式就更不管用了。因为要改变自己就要付出努力,对于孩子来说,除非具有强烈的改变动机,否则单凭父母的一两句话孩子怎么可能改变呢?

所以,从始至终,父母指出孩子缺点的教育除了坐实了孩子的缺点,没有任何用。不对,至少还起到了一个作用:发泄了父母的情绪,让父母假装做了一个合格的父母。当别人指责父母教育不好时,父母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费心费力教育了啊,可是孩子不听啊!”当然不听,因为父母表面付出了很多努力,但干的是驴唇不对马嘴的事,都是无用功。

面对孩子的不良行为,父母应该怎么做

说到这里,父母可能迷茫了,如果孩子的错误不能指出,那怎么教育呢?

别急,接着往下看

首先,父母要区分错误

要明白,有些错误可以指出,有的错误却不行。

有明确标准的错误可以指出,比如闯红灯、偷东西、打人……这些行为有明确的区分标准,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任何人都没有辩解的余地,只能改正。

但生活中还有很多问题是没有明确标准的,是个人主观感受的错误,比如拖拉、认真、粗心、脏……这些问题并没有明确的标准,父母所谓的指出孩子的错误就是在用自己的价值观衡量孩子,因此就容易误导孩子,使得原本不是问题的问题变为了问题。

其次,专注于解决问题,给孩子灌输正面认知

当父母学会了区分问题后,面对那些似是而非的问题,父母不要着急于纠正孩子的问题,而是专注于如何帮助孩子解决问题,然后给孩子灌输正面认知。

比如孩子写作业拖拉,父母没必要指出孩子拖拉的问题,父母只需要引导孩子寻找方法,使得作业写到更认真更快,拖拉问题就解决了。当孩子快速的写完作业后,父母再夸奖孩子,夸奖孩子“写作业很认真、很积极,一会就完成了”。这样教育完,孩子不仅没有觉得自己拖拉,反而觉得自己是一个积极认真的孩子,多次强调,这种认知就会被内化,孩子真的就变成这样的孩子了。

专注于解决问题,给孩子灌输正面认知,在孩子还没有从主观上意识到自己的不良行为时,就被父母引导着解决了问题,并形成了正面的自我认知,这才是教育孩子打开的正确方式。

责任编辑: 宋云  来源:知乎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0/1022/1514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