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事 > 万花筒 > 正文

杀了250万只之后 丹麦首相道歉:“杀错了!”

话说,

丹麦最近做出了一个震惊全球的举动——杀光全国的水貂!

没错,他们要杀的就是这种稍显呆萌的小家伙儿,

要知道,丹麦是世界上最大的水貂养殖国,每年光是出口的水貂皮毛产量就几乎达到了全球的一半!

由于政府早期大力鼓励养殖水貂,如今像这种小型水貂农场是遍布了丹麦全国,

其中有不少都是以家庭为单位来运营的,甚至逐渐发展成了世代相传的家族性产业...

这可是拉动国内出口经济的大产业,按理说丹麦政府应该不会如此“断自个儿臂膀”才对,

但之所以要这么做,是因为丹麦在近来欧洲各国爆发第二波疫情时,在貂群身上发现了一种叫做“Cluster5”的新型新冠毒株,

而且这种新毒株似乎在养殖水貂的农场中扩散了开来,截至上周末已经发现了216个养殖场中有貂感染的情况!

关键是它还能传染给人类,不过目前丹麦只发现了12名感染Cluster5的人,尚未出现大面积传播的迹象...

其实早在今年6月份时,科学家就已经发现了貂类染上冠状病毒后有产生变异的趋向,

而且这种发生突变后的病毒在传回人体后可能会使抗体效力降低,因此确实形成了一定的威胁,

但是世卫组织的首席科学家Soumya Swaminathan后来也说了,现在下定论还为时过早:

“我们可以再等等,看看这个变异后的病毒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总之我认为不能对这种特殊突变是否会影响疫苗效力下结论,毕竟目前我们还没有任何确切的证据!”

再加上经过世界卫生组织证实,先前美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以及瑞典五国都相继报告了与貂有关的冠状病毒病例,

因此在丹麦政府公布这件事儿时,民众们都还表示挺淡定——

反正大不了就把染病的那部分水貂处理掉,然后平时在养殖厂里做好防护措施,估计跟应对动物瘟疫时差不太多~

结果万万没想到的是,丹麦首相Mette Frederiksen颁布了一个极其出人意料的政策——

在一个月内,必须要杀光全国所有的养殖水貂!

她表示水貂身上的新型冠状毒株不仅会传染给人类,还很可能导致辛苦研制的疫苗失效,

于是直接就把命令下达给了养水貂的农场主们,要将多达1700万只的养殖水貂全部杀光光!

尽管科学家都认为这一新毒株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危险,不需要太过慌张去面对,

但丹麦政府却依旧如此紧张对待,抱着“宁可错杀,不可错放”的态度去扑杀水貂,

这般“草木皆兵”的反应,难免给人一种之前把新冠病毒看太轻而导致现在“十年怕草绳”的感觉啊!

更关键的是,Mette首相的这个过激政策还引发了连锁反应——

作为“水貂大国”的丹麦竟然都因为这个变异病毒,主动牺牲自己的高收入出口产业,

难不成这个Cluster5毒株比科学家们口中说的要可怕得多?那近期绝不能再和丹麦人有所接触了!

于是英、法以及瑞典等周边多个国家都迅速关闭了针对丹麦的出入境关口,又是引起了一番恐慌...

除了吓坏了其他国家的民众以外,丹麦此举还是不惜超越了法律限制来执行的——

根据当地法律,如有大型传染病发生时,被感染水貂和8公里内的养殖水貂都可以被处死!

但问题就在于健康的水貂是不能说杀就杀的,像Mette这样要将所有水貂一律“问斩”的政策显然不能服众,

因此即将是事出有因,这种过激的“一刀切”做法也还是引起了极大争议——

丹麦最大的反对党自由党(Venstre)党魁Jakob认为丹麦政府至今都没有给出关于这个毒株的具体报告,

而且人们对屠杀全国水貂的做法是否有科学依据大都表示怀疑,直接就这般斩尽杀绝的做法实在是有失考虑...

除了这一大批被不经筛选就扑杀的水貂之外,最惨的莫过于养殖水貂的农场主们了,

他们眼睁睁看着卫生部门来杀掉家中养殖厂的所有水貂,然后带走尸体进行集体火化...

甚至由于全国范围的捕杀所需要的焚烧资源过多,连火葬都跟不上水貂尸体送来的速度,

最后丹麦政府干脆就向军方借了块地,在里边儿挖了条深沟对这批水貂尸体进行填埋处理...

那场面,可谓是极其惨烈...

最后还得用消毒水进行各种清洁,也是很严肃对待了...

被这般夺走收入来源的农场主们自然是不会善罢甘休,其中有200位就在上周五开着拖拉机到当地的农业中心进行抗议!

眼看引发了民怨,而且Mette首相在未经立法就颁布扑杀水貂一事暴露后,

是立马遭到了大量抨击,于是她便在前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进行致歉:

“虽然事情进展得很快,但这次行动事先确实需要一个新的立法,

这是由于我们考虑欠妥所导致的问题,我要为此道歉!

这是一个错误,一个令人十分遗憾的错误...”

接下来丹麦政府也将暂停扑杀水貂的政策,还要对这期间有所损失的农场主们进行赔偿...

严肃对待疫情自然没错,

但一刀切的做法,确实欠妥啊...

责任编辑: 李华  来源:EPA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0/1114/1523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