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中国11月消费和生产出现“双通缩” 预示经济复苏乏力

—中国逾11年来首录通缩

中国11月消费价格指数(CPI)和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数据出现“双通缩”。受高基数和食品价格拖累,11月份CPI转跌,为2009年以来首次跌入负值,PPI则继续保持在负值区间,被媒体称为“罕见”。分析师表示,CPI和PPI均为负值,显示中国经济出现明显通缩态势,也预示经济复苏乏力。

周三(12月9日),中共国家统计局公布,11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0.5%,低于路透调查预估中值0,持平于2009年10月创下的低值;11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1.5%,略高于路透调查预估中值下降1.8%。

中共统计局还公布,11月CPI环比下降0.6%,路透调查预估中值下降0.2%;PPI环比上涨0.5%;11月CPI中的食品价格同比跌2%,非食品价格同比下降0.1%。而2020年前11月,CPI同比上涨2.7%,PPI同比下降2%。

路透12月9日报道称,中国11月CPI和PPI数据出现罕见的“双通缩”,并引述分析师观点表示,CPI主要受食品价格回落拉动,尤其是猪肉价格回落,加之中共病毒疫情对服务业影响仍在,造成11月份CPI同比急转而下;PPI仍维持负数,显示明显通缩态势,亦预示着经济复苏乏力。

德商银行亚洲高级经济学家周浩表示,“中国CPI同比已降至负数,这是全球金融危机以来首次。”市场关注的问题是,考虑到极低的通胀率,中共央行是否可能减缓政策正常化进程。

对此,周浩认为,“目前看来,这似乎不太可能,因为中国决策者已加大去杠杆力度并开始收紧房地产。”

中海晟融首席经济学家张一分析认为,CPI的权重比例决定了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对其影响巨大。CPI持续下滑反映出两个问题,一是消费需求尤其是餐饮需求疲弱是中国经济当前的重要特征;二是随着能繁母猪数量的增加,猪肉价格将进入快速下行通道。供给和需求的变化导致CPI处于低位,从趋势上看,除非中国新年出现大规模报复性消费反弹,否则CPI很难进入持续上涨空间。

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数字科技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12月9日撰文表示,11月通胀数据显示,CPI同比下降0.5%,较上月回落1个百分点;PPI同比下降1.5%,降幅较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总体来看,CPI受猪肉价格拖累由涨转跌,非食品CPI十余年来首次降至负区间,中国国内通缩压力加大。

沈建光引述数据表示,受猪价同比回落和去年高基数影响,CPI同比由涨转跌。11月食品价格环比-2.4%、同比-2%。环比方面,由于生猪生产不断恢复,猪肉价格继续下降6.5%;鲜菜和鸡蛋供应充足,价格分别下降5.7%和1.6%。同比方面,受2019年同期高基数影响,猪肉价格同比从上月的-2.8%大幅降至-12.5%,影响CPI同比下降约0.6个百分点,是CPI大幅回落的主要原因。

沈建光分析说,非食品CPI同比自2009年以来首次降至负区间,通缩压力加大。非食品价格环比-0.1%,同比降至-0.1%,后者自2009年11月以来首次跌至负增长。环比来看,旅游淡季出行减少,飞机票、旅游和宾馆住宿价格下降较为明显;其他各个分项环比也不及过去十年均值水平。非食品价格的低迷反映出近期内需改善对价格指标的传导仍不明显,中国国内通缩压力比预想的更为明显。

责任编辑: 楚天  来源:希望之声记者贺景田综合报导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0/1210/1532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