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国企连环违约 中企发债成本上升

中国国有企业近期连续发生债务违约事件,投资者对一向被认为安全的国企债券信心动摇,中国企业成为投资的高风险区域,市场对中国企业债券的需求降温。随着市场警惕情绪增强,中国企业的新债融资成本也升至两年来的最高水平。

《华尔街日报》12月9日引述万得(Wind)数据报道,2020年11月,评级低于AAA的中国企业发行的交易所上市债券平均票面利率为5.89%,为2019年1月以来最高。相比之下,AAA级债券的票面利率下降至4.09%。中国有一部分债券在交易所交易,其他债券在所谓的银行间市场交易。

此外,中国企业债券的发行出现了延迟和取消的情况,这成为投资者风险偏好拐点出现的指标。万得数据显示,11月总共有146亿美元的债券延迟或取消发行,是2017年年初以来单月最高。

标普全球评级(S&P Global Ratings)驻北京的董事李畅表示,在地方政府财政实力有限的东北和西部省份,企业借款成本上升尤为明显。而产能过剩行业的借款成本也在上升,其中可能包括采矿、化工和重工业等领域的企业。

荣鼎集团(Rhodium Group)数据显示,中国大多数公司债都是由国有企业发行的,在2019年和2020年都占到发行量的十分之九左右。

中国的信用评级在衡量风险方面有缺陷。最近陷入困境的三家国家支持的公司都拥有AAA评级,其中包括一家煤矿公司、一家晶片制造公司和一家汽车公司。

在经历了最近的违约潮之后,投资者试图弄清楚哪些企业还真正有信用,哪些属于重要战略产业、可以继续得到国家支持的。

中国黄皮书CEO米勒(Leland Miller)表示,「这是一场猜谜游戏,更是一场政治游戏」;「普通投资者很难拨开迷雾,选中可能存活下来的企业。」

瑞银资产管理(UBS Asset Management)亚太区固定收益主管贝斯高(Hayden Briscoe)表示,随着政府推进行业内整合,预计国企违约率还将上升。

根据万得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2日,中国企业发行了相当于2.3兆美元的人民币计价债券,已经比2019年总量多出23%。

然而,随着财政收入的减少,中共地方政府不仅无法继续支持其下辖的企业,还将依赖这些企业举债维持日常运转。

评级机构穆迪12月最新报告指,中国经济仍然面临下行风险,对2021年中国地方政府的展望为负面。

据穆迪报告分析,中共地方政府财政仍然受到税基缩小、较高依赖土地出让收入的约束,更倚靠直接借款和中央转移支付。地方政府资金缺口不断扩大,将加大依靠地方国企举债,以支持公共基建投资的压力,从而产生较高的或有负债风险。

责任编辑: 楚天  来源:希望之声记者贺景田综合报导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0/1211/1532714.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