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钩沉 > 正文

朱棣的“靖难之役”与3次神风相助

作者:

明成祖朱棣。(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在中国每年除夕夜,北京大钟寺的一口大钟,在撞击下,就会发出雄浑悠扬、振聋发聩的声音。这口大钟被世人称为永乐大钟。诞生在十五世纪中国的明王朝永乐年间,距今已有五百八十多年历史。它高6.75米(两层楼高),直径3.7米,重46.5吨,是中国现存最大的青铜佛钟,在世界上亦有“钟王”之美誉。

除了“现存最大”之外,其钟声也令人称奇叫绝。轻击时,圆润深沉;重击时,浑厚洪亮,音波起伏,节奏明快优雅。声音最远可传方圆90里,尾音长达2分钟以上,经专家测试,其声音振动频率与现代音乐上的标准频率相差无几。

不过,真正让永乐大钟成为世界铸造史上的奇迹的,不是因为它的规模和乐音,而是大钟体内外,整整齐齐铸满了二十二万七千字的佛教经文和咒语。试想,永乐大钟一响,字字钟声,声声佛经,就让听者如同诵读了佛教经文一样,真是神圣又巧妙的创意!

自然,人们要问,这口大钟是谁铸造的?铸造目的是什么?

永乐大钟是由明成祖朱棣下令铸造的,由高僧姚广孝历时一千多个昼夜,在公元1420年主持完成。悬挂地点原来在皇宫。朱棣皇帝通过铸钟鸣钟的形式,利用佛教经典警示百官,教化百姓。永乐大钟不仅是佛钟,它还是朝钟,是国之重器,集振国威、化民志、传佛教、压邪恶、警官吏、正民风、祈国福、保安宁诸多功能于一体,是国家意志、民族精神、华夏文明的一个象征。

五百多年过去了,永乐大钟至今仍完好无损。人们每每听到永乐钟声,除了思古之幽情顿生之外,常常由物思人,思及铸钟之人——明成祖朱棣,更进一步思及朱棣所领导的“靖难之役”,从而得到一个强烈的历史警示:天命不可违——在历史舞台上,顺天者昌,逆天者亡。

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驾崩,建文帝继位后,实行削藩之策。周王朱橚、湘王朱柏、代王朱桂、齐王朱榑、岷王朱楩相继获罪,被废除藩国。在此情形之下,高僧姚广孝密劝燕王朱棣起兵,朱棣便以诛杀建文帝身边的齐泰、黄子澄为名,发动“靖难之役”。酷烈的战争历时四年,朱棣最终顺利夺取南京,登基称帝。以区区燕地一方士众敌全国兵马,且最终获取胜利,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实属罕见。

今天,当我们走近这段历史时,对燕王朱棣的胜利,感到一个惊讶接着一个惊讶。其中尤其以“靖难之役”中的三次神风相助为最不可思议。

第一次“神风四起”,发生于公元1400年的白沟河之战。双方杀得昏天黑地时,眼见朱棣的北军陷入重重包围行将溃败之际,南军李景隆的帅旗竟然被突起的大风吹得折断了!朱棣趁机发起了凌厉的攻势,南军大溃,死伤百里。第二次“神风”则来的更蹊跷了。公元1401年,燕军与南军大战于夹河。在此战中,朱棣的两名大将先后战死,北军溃败之势已无法逆转。然而,就在此时东北风骤起,迎面吹向南军,北军大呼急击,南军大败。也就在朱棣夹河之战后,第三次“神风”再度如“神功护体”般挽救了朱棣的北军。1402年,南北两军遭遇于藁城,朱棣遭到了吴杰部的拚死反击,朱棣眼见即将沦为战败俘虏时,忽然,神风四起,昏天黑他,风沙直扑南军,朱棣趁势掩杀斩首6万,迅速扭转了局势。

可以说没有这三次的“神风”的助攻,朱棣也许在整个靖难之役中早已命丧黄泉,而次次“神风”护体,让朱棣在南下的战役中每次总化险为夷,让人不得不叹服燕王朱棣实乃“天选之子”。

当初高僧姚广孝密劝朱棣起兵时,朱棣道:“百姓都支持建文帝的话,怎么办?”高僧姚广孝毫不犹疑地答道:“臣已经洞察天命所在,不要担心民心问题。”无独有偶,早在北宋时期,易学大师邵雍在《梅花诗》中,就用“飞来燕子寻常事”的预言,暗示了“靖难之役”必胜的结局。如此看来,“靖难之役”的胜利,实际上并不奇怪,在历史舞台上,不管力量有多悬殊,不论过程有多曲折,结果必定是顺天者昌,逆天者亡,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规律与天道。在这个过程中,胜出的总是“天选之子”,淘汰的就是那些“逆天之徒”。

责任编辑: 李华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0/1228/1539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