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事 > 万花筒 > 正文

《道德经》:在你以为的世界之外,存在着世界的本来状态

一、

道德经》有一句话叫: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意思就是说: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概念也就形成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也就知道什么是不善了。

对于我们自身来说,我们自己就是人生的主角,自己也是这个世界的核心,但是从客观世界本身来看,我们于这世界,甚至于这宇宙而言,只是一个极小的分子,或者说连尘埃都不及的一个小个体。

这个世界的任何客观状态,都是由多重因素共同组成的一个切面,与我们并无太大关联,而我们在面对这些客观状态之时,因为有了主观意识,才有了对于客观世界产生的主观判断。

正如王阳明所说:你看此花前,此花在山中自开自落,当你看到此花之后,这个花便不在自己的心外了。

我们对自己的人生以及自己所处的这个世界,做出的判断正是如此。

我们起心动念之前,这个事件是本身客观的存在,但是当我们起心动念之后,这个世界在我们的意识之中便有了善恶是非的区别,也就有了另外一番面目。

所以,我们所得出的结论并不是这个世界本身的状态,而是我们主观意识形成的概念,与世界本身并不相合。

《列子》之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齐国的田氏在自己家里设宴祭祖,前来赴宴的宾客有千把号人,这时,亲朋好友之中就有人向田氏贡献鱼和鹅。

田氏看了就感叹的说:“这真是上天对人民的优厚恩德,上天繁育五谷,生养鱼鸟,来供人们享用。”

众人听了纷纷应和,表示他说的这番话确实精彩。

但是在宴请的宾客之中,却有一个年仅12岁的孩子,也来参加宴会,他就说了这样一番话:“其实并不像您说的那样,天地万物与我们共同成长,共同存在,各有类别,类别之间其实并无高低贵贱,只是类别个头大小不同,种类不一,而且因为智慧和体力之间的区别而相互制约,形成了食物链。

从本质上来说,并没有谁为谁存在的道理,只是人拿了这些东西当做自己的食物,但这绝不是上天刻意为了人类而生成的物体,如果这样说的话,难道蚊虫叮咬人类,也是人类为了蚊虫而存在的吗,难道我们也是为虎狼而提供的吗?”

二、

对于被物欲情识遮住眼睛的世人来说,去除了主观意识,才能真正看清这天地之间的客观状态,你以为的不一定是你以为的,在你以为的之外,才存在一个正确且客观的世界。

释迦牟尼曾说过:

利欲炽热即是火坑,贪爱沉溺便为苦海。一念清净,烈焰成池;一念警觉,航登彼岸。

对于名利欲望太过于炽热,才会让自己掉入火坑,贪婪之心太过于强烈,才会让自己坠入苦海。如果能以清醒念头清澈自身,便可让火坑变成水池,当自己有一些觉醒的念头之后,便可脱离苦海到达彼岸。

世俗之人常说人生皆是苦海,其实人生何来的苦海,苦海不过是自己破不了的执念,只是自己看待这个世界时,内心主观意识对这个世界做出主观判断之后得出的偏见结论。

一个人表现于外的言行举止,对于事物的看法都起于自身的一念之间,人生祸福由自己本心而起,人生是非对错由自己的主观标准而定。

就像《疑邻窃斧》的故事,当他斧子丢了之后,看到邻居总像是偷斧子的人,但是当他找到自己斧子之后,越看越觉得这个邻居和蔼可亲,而那个邻居本身并没有变化,区别也在于他自己的心境不同罢了。

所以说,决定人生为苦海还是为暖阳的,并不是世界本身,而是我们看待这个世界的态度。

古人常说“养心莫如寡欲”,因为自身存在的念头和意识就是人生修行的最大障碍,不仅仅是因为“贪、嗔、痴”等执念,还包括自己的私心杂虑,都是人生苦海的罪魁祸首。

“贪、嗔、痴”念会让我们陷入因念头而形成的苦海,而多虑杂念的习惯,也是人生无故寻愁觅恨的本源。

要想摆脱人世间的煎熬,不是去追逐外界事态,而是从自己的根源处着手,减少、控制、调整自己的欲望情识。

正所谓“念头稍异,境界顿殊”,念头适度,人生自有暖阳。

责任编辑: 王和  来源:国学书舍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1/0102/1540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