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军政 > 正文

中共“气短 ”美澳一旦断供 将束手无策

据3月29日官方消息,中共科技部等多部委近期连续出台政策,解决芯片短缺、关键技术“卡脖子”等问题。不过,从市场价格波动情况来看,目前有比芯片卡脖子更致命的是工业气体卡脖子。

据3月29日官方消息,中共科技部等多部委近期连续出台政策,解决芯片短缺、关键技术“卡脖子”等问题。不过,从市场价格波动情况来看,目前有比芯片卡脖子更致命的是工业气体卡脖子。

近日公开报道指,工业气体市场价格整体迎来持续快速上涨,截至3月第三周周末,中国液气均价的周涨幅达16%。主要原因是,芯片全球短缺传导至半导体材料端,而工业气体中的“电子特气”(电子特种气体)是制造芯片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原材料,

据半导体行业协会资料,一片芯片的成本之中,作为变动成本的特种气体和耗材占比可达14%。电子特气是仅次于硅片之后的第二大半导体核心材料,并且最终决定了芯片成品的良率和可靠性。此外,中国电子特气的下游应用主要包括四大行业,其中在IC行业的应用占比最大,达到了42%。

据中国工业气体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洑春干表示,电子特气作为芯片制作的原材料,目前除了少数品种已经国产化之外,大多数品种仍然依赖进口,急需解决“短气”之痛。

公开数据显示,中国整个工业气体市场分布情况是:美国空气化工(25%),德国林德(2018年与美国普莱克斯合并后市占23%),法国液化空气(23%),日本大阳日酸(17%),也就是目前88%的份额高度依赖美德法日这4家供应商。

据报道,3月10日,中共工信部、发改委等多部委联合召开闭门协调会议,就工业气体“卡脖子”的问题进行谈论。根据披露的官方文件,国防科技工业局也参加了这一场闭门协调会议。

如众所周知,在工业气体中,最“卡”的氦气,军工也是消费大户,如果氦气断供而又不能自给自足,载人航太、探月工程、空间站,这些重大的航太航空科学专案将瞬间停摆,国防先进武器同样离不开氦气。

公开信息显示,全世界已探明的氦气储量约519亿立方,美国占近40%,中国只占2%左右,中国95%的氦气依赖进口,而美国氦气一直是中国进口氦气的主要来源。

如在网易网站3月初刊登的一篇分析文章指出,中美关系近几年持续紧张,中国也调整了氦气的进口来源。但是,从卡塔尔进口氦气的价格比美国还贵,比如2019年卡塔尔氦气的进口价为53到60美元一公斤,而美国的进口价则只有47到56美元一公斤。其次,卡塔尔资源确实丰富,但没有自主的技术,严重依赖美国。再次,美国跟澳大利两国联手就能控制我国超过三分之一的氦气,形势不容乐观。

对于工业气体卡脖子,曾有国内行业高层表示,气体产品是现代工业重要的基础原料,实际上是整个国家工业体系的薄弱。在业界看来,相比工艺、设备等存在很大差距,专业人才缺乏制约着中国工业气体产业发展。二者说法殊途同归,即高端领域发展的共同关键问题“人才荒”。

官方喉舌新华网曾在2008年转载一篇文章标题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由来”,作者曹普开篇写到文化大革命十年带来严重灾难,包括一大批学有专长的知识分子受到残酷迫害,并曝光一组数据:到1968年底,中科院仅在北京的171位高级研究人员中,就有131位先后被列为打倒和审查对象。全院被迫害致死的达229名。

虽然这篇文章原发表于中共中央党校主办的《学习时报》,但为了党的“伟光正”,目前已经遭到删除。

根据相关资料,中共文革迫害的科学家,包括了多位化学家因不堪折磨或自杀或被迫害身亡。例如北大教授曾昭抡,是中国化学学科奠基人,杭州大学教授王季梁,是中国现代化学开拓者之一、中国分析化学研究先驱。如果当年他们不被迫害死,可想而知会为今日中国化工产学领域作育多少英才。

中国工业气体经过30多年发展到今天,电子特气研发能力仍然薄弱,严重依赖进口;氦气储量多寡是一方面,开采、提炼等工艺技术低效严重制约产能。诚如国内分析指出,美国跟澳大利亚两国一旦断供氦气,情况甚至比芯片被卡脖子更致命。

只是今日中国诸多重要领域卡脖子的局面,若归根究柢,不能不检视中共文革迫害许多中国科学家的这段历史。

责任编辑: 李雨菡  来源:大纪元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1/0331/1575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