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中国文化 > 正文

老祖宗告诫:人过60,有两个“场合”尽量不去,容易招来祸事

人生匆匆百年,到了六十岁的年龄,已经是要步入到老年的阶段。人生的奋斗,在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拼搏完毕,自然在老年的阶段就可以尽情的享受生活。在人生的“耳顺之年”,一个人的境界就应该是做到了不再为物质上的得失而波动,思想和境界都到了一个全新的境地。

身体上的逐渐衰老和心理上的愈加成熟,让六十岁的老人很容易有一种通达的感觉。不过虽然是已经走到了人生的享乐时期,六十岁的人生还是要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这是人生一个承上启下的年龄,若是不能够安稳的度过,那么就会让自己的生活遭受到一些不可避免的损失。因此老祖宗告诫说,一个人过了六十岁,有这样的两个地方尽量不要涉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

一、众争之地勿往

对于六十岁的人生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守成,就是要守护好自己奋斗而来的人生成功。因此一个“守成”的人,就要有清心寡欲的人,要能够做到不争,不然的话就很容易让自己的人生陷入到困顿之中。所以到了六十岁时,就要远离一些竞争的环境,这些环境中很容易让人产生一些戾气,那么不但会影响心境的修养,还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老年人的体力,已经不适合在社会中进行一些高强度的竞争,并且这样的竞争,对于老年人本身来说也是收益甚微的,人生已经到了需要安逸降服的时候,任何多余的成就或者财富,那不过都是锦上添花而已,可有可无的存在。

刘伯温作为中国历史上和诸葛亮齐名的大智谋家,他辅佐朱元璋在元末乱世中建立了大明王朝的基业。一个王朝的建立,势必会有大量的功臣勋贵,这也是很多人盼望已久的论功行赏的时候,但是刘伯温在朱元璋称帝后,就已经是年过耳顺了,他虽然是位列文功第一。

可是面对封赏,刘伯温却是百般推迟,在其他功臣都争先恐后来炫耀自己的功劳时候,只有刘伯温对于朱元璋的主动封赏,不但没有欣喜若狂,他还极力的推迟,只愿意接受爵位,其他的封赏一概不要,甚至连官职也是做了几年后,便主动的辞职返乡。

刘伯温之所以如此的反常,就是因为他知道功劳的封赏就是“众争之地”,不论朱元璋怎么公正,总会有人产生不满,而这些心怀不满的人,他们对于皇帝肯定是不敢放肆的,那么就会将怒火发泄在得利最多的功臣身上。因此刘伯温是要避免自己成为众矢之的,反正凭借着他的功劳,最差的结果也能够后半生不愁吃穿。

事实证明刘伯温很有先见之明,他的抽身而退让他躲过了很多次的功臣大清洗,而朱元璋对这些功臣们的杀戮,一方面是为了巩固自己的根基,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安抚一些人心,只是聪明的刘伯温,已经是置身于外,安然过自己的小日子了。

二、是非之所莫趋

社会就是一个是非场,想要获得名利,就必须学会在是非场中摸爬滚打。但是一个人到了六十岁,就已经是要沉淀的时候了。在面对一些是非的时候,要想的不是如何的能够强压别人一头,而是需要风淡风轻,所谓“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只有这样的心态,才能够彰显出一个老年人的睿智。

是非都是年轻人的游戏,也只是人生的初始阶段,在该要佛系的时候必须要能够有青灯古佛的心境,在需要升级的时候,也能够有能力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做到了这样的心境,才算是正式步入了人生的后半场。

如今的社会上,我们能够看到有些老年人,他们生活中处处都要与人相斗,可是就算斗得赢,那也失去了身为长者的风度;若是斗输了,那更是让自己晚节不保。所以最好的做法,就是不让是非左右自己的生活,不论是子女间的是非,还是邻里间的是非,都要学会及时的规避,这样的独善其身才是老年人的智慧。

人生在年轻的时候,是可以起起伏伏,不论是成败都能够转化为自己人生中的经验,但是到了六十岁的时候,人生就已经是只许成,不许败了,任何的挫折就会让自己一夜白头,而后半生的随心所欲,才可能因为一时的不能忍耐,而徒增无尽的烦恼。所以一定要记住这两条人生的告诫,不要给自己的人生招来祸事。

责任编辑: 刘诗雨  来源:方舟世界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1/0414/1580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