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大陆 > 正文

人口普查“难产” 任泽平:多地出生人口减10%-30%

中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难产“。

中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报告至今尚无公布的具体时间表,外界推测,推迟发布的原因是人口数量大幅降低,令执政者感到危机。就在此次人口普查结果“难产”之际,中国知名经济学家任泽平发布《中国人口报告》称,中国各地出生人口减少10%-30%。

中共官方发声明

周四,中共国家统计局发布声明称,“2020年,我国人口继续保持成长,具体数据将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中发布。”

《华尔街日报》4月29日报导评论说,该声明只有简短的一句话,未提供进一步细节。

中共官方每10年进行一次人口普查,按照惯例,调查结果一般在4月公布,本次为中共第七次人口普查,但对于这次普查结果,中共政府至今未透露发布时间。

陆媒《第一财经》4月29日报导,从知情人士处获悉,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预计调整为5月中上旬公布。第一财经记者就上述说法向中共国家统计局求证。

报导说,中共国家统计局数据咨询处相关接电人员称,“现在还没有特别具体的时间表,因为有些数据量比较大,还在处理过程中。在结果发布之前,我们应当会有公告,再耐心等一等吧。”

随后,第一财经记者致电中共国家统计局人口司,相关接电人员表示,“我们正在走流程”,具体时间还需向人口普查处求证。

陆媒报导称,截至发稿,记者尚未拨通人口普查处的电话。

英国《金融时报》4月27日引述未具名消息人士报导,中国第七次人口调查报告去年12月已经完成,原计划今年4月初公布调查结果,但至今未公开,报告预料会显示中国人口已少于14亿人。而中国人口在2019年首次突破了14亿。

报导称,人口数据非常敏感,需要政府各部门对数据及其影响达成一致才会公布。

对于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中共各地政府“严阵以待”。

陆媒报导,4月15日,山东省统计局、安徽统计局就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问题开会,要求加强舆情监测应对,向公众解疑释惑,引导社会舆情,并要求”严守数据保密规定,公报发布前不得对外使用“。

此前,河北、福建、河南濮阳等多个省市已经就人口普查的发布、解读等作出安排。

任泽平团队:中国多地出生人口减少10%-30%

中国知名经济学家任泽平团队4月29日发布《中国人口报告》称,在第七次人口普查报告等待公布之际,不少地方披露当地出生人口较2019年下降10%-30%。

公安部数据显示2020年新生儿登记数仅1003.5万,较2019年大幅下降约15%。2019年公安部新生儿登记数为当年统计局出生人口的80.5%,按此比例反推2020年出生人口或较2019年下降超200万。

北京市卫健委信息统计中心数据显示,北京2020年户籍人口出生数量仅10万人,创下十年来新低,比2019年减少24.3%。

2016年,中国二孩政策实行,当年出生人口攀升至1786万,创2000年以来峰值,但之后连年大降。2017年出生人口下滑至1725万,2018年再下降200万至1523万,2019年降为1465万。

任泽平团队认为,中国当前面临的生育形势是主力育龄妇女数量快速减少,生育率大幅下滑,生育意愿明显降低。

2019年,中国出生人口降至1465万,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12.6%。按照当前趋势,随着全面二孩政策效应彻底消失、受教育水平提高、城市化推进等,未来总和生育率将从2019年的1.5下滑至1.0-1.2左右。以总和生育率1.0估计,到2050、2100年总人口将分别为12.1、5.2亿,老人比重分别为31.2%、53.4%。即使以总和生育率1.4稍乐观估计,到2050、2100年总人口将分别为12.7、7.3亿,老人比重分别为29.6%、40.7%。

任泽平团队表示,若总和生育率在未来10年逐渐提升至1.8,到2050年、2100年中国人口将分别为13.6、10.0亿,老年人口比重将分别达28.9%、32.5%。若未来10年中国总和生育率逐渐提升至2.1左右,到2050年、2100年中国人口将分别为14.0亿、12.9亿,老年人口比重将分别达26.8%、26.7%。

中国人口快速下滑

任泽平团队认为,人口数量和质量共同影响国力。人口不仅是消费者,更是生产者,人口众多在需求端形成大市场,在供给端可以提供充足劳动力和更多人才。

邵宇:人口增量方面2020年有一定特殊性

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4月29日撰文称,人口增量方面,2020年有一定的特殊性,2019年不会成为中国人口总量的峰值。但是,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的峰值已经在2013年出现,其中,2017-2019年每年净减少超400万。该趋势中长期内都难以逆转,从而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硬约束和转型的大背景。

责任编辑: 楚天  来源:希望之声记者贺景田综合报导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1/0430/1586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