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大陆 > 正文

你们这么辛苦旅游,真让人同情

节假日高速公路免费。

为了享受公路免费的待遇,很多人拥堵在路上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

我的朋友M就在路上堵塞了十个小时。如果按照节假日加班费三倍工资计算,他堵在路上的时间已经价值超过一千元,远远超过省下的高速路费。

他半夜到了目的地,住在600元的宾馆。这些宾馆,日常价格只有200多,到了节假日就变成天价。

次日去景点,看到的都是人,得从人头的缝隙里看出去,才能看到一点点风景。

M先生说:如果你喜欢看人,那当然好。但是景区好看的人并不太多,毕竟他们都没有经过PS。

节假日的正确做法,是加班挣钱,而不是拥挤在高速公路和景区。——这是M先生这次出游的感悟。

但是这感悟并没有改变他的生活。每到节假日,他依然拥堵在高速公路上,依然在景区看人头。

因为M和大多数人一样,只在那几天有空。

他们旅游特别爱购物,导游也必然带游客去购物。

游客的购物绝不局限于旅游纪念品,可能包括茶叶、蛇酒、冬虫夏草、玛卡、手镯、玛瑙、银壶、按摩器,以及任何一种可以叫做“土特产”的东西,即便这些土特产都是外地运来的。

其实这些东西,他们都可以在淘宝买到,不仅送货上门,价格还便宜。若是在拼多多买,更便宜。

被导游带著去购物,经常被宰一大笔,有时候不买还不行。新闻说,云南省领导微服私访去旅游,照样被强制购物。

导游工资很低,若不是到店家拿点回扣,没几个人愿意当导游。旅行社的很多旅游线路便宜得不可思议。看价格你会以为旅行社是专门亏本给你送福利的慈善机构。这差价,是因为商家在赞助。赞助的意思,就是你得带人到我店里买东西。

喜欢旅游购物,是中国特色。甚至有人旅游时还顺便买了一套房子。

最近还有一种销售方法,叫爱国销售,特有效。

有一种游客叫中国大妈。她们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东北大妈。

东北大妈性情豪放,热爱说话,声音响亮,东北话地道,很有辨识度。一群东北大妈出现在旅游点,你闭着眼睛就能感受到她们的存在。

随身带一条红布条作为拍照道具,是东北大妈最先引领时尚。这种布条可以挂在身上,可以挥舞起来,可以扔在天空。

大妈们天生爱美,但是她们的审美比较刺眼,无论是服装搭配还是摆拍姿势。

这种照片正如在脸上盖上一个印戳,表示已经到此一游。

最近大妈们最受谴责的一种摆拍,是爬到树上拍照。

其实我从小就喜欢爬树。我不是树木保护主义者。我并不在意大妈们在树上拍照。

但是大妈们即便爬在树上摆姿势,那些照片也依然俗气。

大妈们的旅游,通常是这这样的:一天12小时中,走路、吃饭、玩手机、发好友圈就用了5小时,6小时摆姿势拍照,但是没有一张照片能看。

她们看风景的时间,基本上不到20分钟。她们一天消耗能量最大的活动,就是拍照。

中国的景区是分等级的。最高级别的是6A景区。

这个国家标准的名字,叫《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所谓5A景区,大体上相当于新一线和二线城市,985大学,三甲医院。

遇到假期,所有的5A景区都是人山人海。这种景区比较适合身材高大的人,如果你身材矮小,大部分时间看到的都是人头。

除非你认为人也是一种风景,否则不要轻易去5A景区。

有一位朋友在黄山发了个好友圈,说自己卡在路上进退不得,整个山路堵住了。

我安慰他说:黄山比华山好,摔死的人不多。我们当年学习过华山抢险的英雄事迹,说的是某一年的节假日,上面的人一拥挤,很多游客就咕噜噜滚下来,军医大学的一群学生冒死挽救了很多生命。至于没挽救住的摔死了多少人,那就不得而知。那年代,传说华山平均每天死一个。

即便是上海外滩这种大马路,也因为拥堵踩踏,发生事故。人多的地方不要去,这个简单的道理,就是没人当回事。

印度人更喜欢扎堆,大壶节,每天几百万人挤在恒河边。果然,很快就疫情大爆发了。

且不提疫情,仅仅看到这么多人,就让我有密集恐惧症。

大多数景点,都会成为“象形文字”,比如牛山、龙山、狮子岩、神女峰、夫妻峰。导游会指著石头对游客说:“大家看看左边那块石头,像不像猪八戒背媳妇?再看看右边这块石头,像不像猴子骑在乌龟背上?”

幼儿园小朋友大概会喜欢这种比喻。一群成年人若还是喜欢这种东西,那就有点巨婴了。

各种景点总要攀上皇帝、高官和名流。只有这些人待过的地方,才会被人当文物保留。在名人奇缺的地点,更是饥不择食。

我曾在六安看到很多纪念张献忠丰功伟绩的古迹。据我所知,当年张献忠攻破六安,把全城人都砍掉一只手,景区竟然以张献忠自豪,真是不可思议。

而国外的国家公园,是另一种完全不同的风格。会有一些路牌和博物馆,告诉游客这里的地质历史,这些山石头在xx纪是海底火山岩,然后变成山,后来又遭遇冰川纪和各种侵蚀。很多景点,会记载谁最先发现了这地方,谁解开了地质演变历史,谁最先勘测开发,但是绝不会把景点傍名人,更不会遍地都是“猪八戒背媳妇”之类的解释。

所以,国内的景点介绍和导游文化,品味总体上不高。但是这不能怪导游,毕竟如今是市场经济,顾客就是上帝,有什么样的顾客,就会有什么用的景点包装。

听著这种千篇一律的景点介绍,我会觉得很累。更让人厌烦的,是各种造假。

比如说,西施范蠡的坟墓,据说在中国就发现了很多处。

黄帝、炎帝、大禹,这种传说中的人物,都有坟墓。

很多古迹的房子全是新的,或者拆了新房造个假古董。再过一百年,后人就不知道这些古迹都是伪造的。

更好笑的是有些地方舍不得拆楼房,在楼房外面玩复古。比如温州有一条公园路,要恢复成民国时期的样子,于是在一堆摩天高楼外面做了个民国外壳。

据说乌镇也是这么造出来的,只是造得比较彻底,把新修建的房子都拆了。

我对旅游有点倦怠。

城市已经失去了独特性。你把济南的一半拿过来和南京的一半拼接一下,基本上看不出有什么区别。一座小区放在苏州,或者放在东莞,都不会违和。

每个城市的综合体都差不多。商店都是那些连锁品牌。超市里都是那些货。大街上的餐饮日趋雷同。

无论在哪个城市,墙上的标语都一模一样。下一代孩子都不说家乡话,全讲标准普通话。

步行街一条条拷贝,古镇商业模式一个个克隆。

人们的脑袋也格式化了,整整齐齐。无论什么地方的人,思维方式已经没有大区别。

甚至街道上的店铺招牌,也被他们换成一模一样的。

湖畔已经不再是湖畔,全部变成了钢筋水泥。江边也不再是芦苇堤坝,而是和公路毫无区别的钢筋水泥。

每个村的村政府装修都一模一样。村里的庙和祠堂,都可以改装为“文化礼堂”。

街头表演和卖艺者越来越稀罕。看到一个卖艺者,我都觉得那是难得的风景了。

即便山清水秀,山山水水看多了会腻。城市和城市失去了独特性,古镇都像多胞胎。

以前,人们说所谓旅游,就是从自己呆腻的地方跑到别人呆腻的地方。如今,你到了一个远方的城市,发现它和你呆腻的城市一模一样。

世界很大,真应该去看看。但是如果所有城市都被做成一个模子,又何必到处跑呢。

责任编辑: 夏雨荷  来源:南洋富商/夏小强的世界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1/0505/1589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