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事 > 万花筒 > 正文

有一种聪明,叫做“拖延”

01

有人说:“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我相信,很多人都不喜欢拖延。做事拖拖拉拉,出门磨磨蹭蹭,说话慢慢吞吞,工作不温不火,如果你遇到这样的人,肯定没有好印象。

其实,很多事情,都要一分为二来看。做事,要动静结合、快慢适宜,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立即行动,马上做完。

有一种聪明,叫做“拖延”。很多事情,忍一忍、等一等,就过去了,从某种角度看,就是“顺其自然”。

02

当你生气的时候,需要冷静三分钟。

俗话说:“冲动是魔鬼。”

所有的冲动的后果,都需要自己买单。

前天下午,同事老刘非常生气。他生气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上司不让他休假。

老刘把手里的文件一摔,办公桌上的杯子应声倒下,茶水到处都是。

到了下班时间,大家都离开了,只有老刘,在忍气吞声地收拾桌子。

这段时间,单位上的事情很多,大家都很忙。上司考虑到单位的利益,建议老刘过一个星期之后再休假,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人这一生,难免会生气。家人不和睦、孩子读书不用心、自己的工作不顺心、父母生病住院、遇到蛮不讲理的人......只要你愿意生气,总会找到生气的理由。

可是,生气有什么用?要么给别人一个很糟糕的印象,要么伤害了自己的身体,要么把事情搞砸了。

柏拉图说:“拖延时间是压制恼怒的最好方式。”

当你冷静几分钟之后,你就消气了。忍住了自己的火气,你的心情就顺了。过一段时间,再去回想自己生气的事情,也会觉得好笑。

03

当你隔几天不联系一个人,就知道他是否在乎你。

当你在恋爱的时候,你隔几天不联系对方,就能知道他的心里知否有你。

心里有你的人,在你“失联”之后,会到处去找你,会主动和你的亲戚朋友联系,打听你的消息。如果你和他不在同一座城市上班,他会不远千里来到你所在的城市,一定要找到你。

当你结婚之后,和爱人分别几天,你就会想家,也会想念爱人和孩子。与此同时,你的爱人也会想念你。如果不是这样的,说明你们两个人的感情并不算好。

还有,朋友、父母、兄弟姐妹,隔几天不联系,就可以看出你在他们心中的位置。

任何感情,一个不问,一个不说,感情就变淡了。

如果你善于拖延,那么你不联系别人,别人也不联系你,一段感情就自然结束了。这样的方法,看起来很消极,但是你遇到不合适的人,采用这样的方法,再好不过了。

不打扰不联系,可以试探出别人对你的感情,也可以让一段不合适的感情结束。关键看你如何应用。

04

当你很想买点什么的时候,等一阵子就不想买了。

上个月,我的表姐的儿子想要买一套音响。他想在家里练习唱歌。

对于一个男孩子来说,练习唱歌,本来是好事,家长不应该反对。但是很多孩子,对于自己的爱好,就是“三分钟热度”。愚昧的父母,才会无条件满足孩子。

后来,表姐拖了一个星期,没有买音响。儿子再也没有提这件事,反而喜欢上了绘画。

一个人的爱好,往往是摇摆不定的。别说孩子,就是大人也会因一时兴起,买一些毫无用处的东西回来。

比方说,有的人家里买了哑铃、羽毛球拍等,当时是想天天锻炼身体,但是后来却一直很忙,把健身器材放在家里的角落里,成为了灰尘的栖息地。

还比方说,你当时喜欢的衣服,买回来之后才发现不合适,就扔在衣柜里,再也不去管了。

凡是不会经常用的东西,都是鸡肋。

很多时候,我们就是一时冲动,花光了自己的钱。如果你善于拖延,你就守住了自己的钱袋子。

你到底需要什么,喜欢什么。你不要急着寻找答案,而是在你喜欢某样东西的时候,等过一段时间,再去买。万一过一段时间,你就不想买了,就说明你不是真的需要这样东西。

05

拖延一阵子,你的想法会成熟,你也会变得理智。

很多事情,是不需要马上去做的。学会慢生活,你才会感悟到生活的乐趣,才能够看到真正的风景。

真心爱一个人,需要一辈子那么久,而不是一阵子;做一件事,需要反反复复去做,才有成绩;放下一个人,也是需要时间的。

还有,有的时机是需要等待的,而不需要你主动去争取。比方说,小时候,你想考上好的大学,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寒窗苦读十余年,才能够实现。

古人说:“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

学会拖延,看似你什么都没有做,其实你的心态是积极的,而不是被动挨打。

用最无用的方法,去对付急躁的自己,不也是以柔克刚么?

当然,“拖延”不是故意拖着,不是懈怠人生,而是学会安静、等待、及时止损、调整自己、看清一切。

总有一天,你会明白,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需要马上去做。很多事情,其实是可有可无的,不去做反而更好,等一段时间再去做,时机就成熟了,一切都水到渠成。

春有百花盛开,秋有硕果累累,人生一世看似漫长,其实是一次开花结果的过程。

拖着拖着,时间就过去了,很多问题出现了,又不见了。

责任编辑: 王和  来源:布衣粗食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1/0524/1596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