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钩沉 > 正文

愚昧 偏激和沉思–那个时期的对联趣闻

作者:

过年过节了,遇到红白喜事了,民间要在门脸上贴上对联以应节庆,以言吉祥。但在那个极左的年代,对联这一传统的民俗文化也深深地烙上了时代的印记。中国传统的文化和民俗还是顽强地留存在中国人的社会和生活中,不曾完全“革命化”和“政治化”。但内容则基本是当时的政治宣传口号和毛泽东语录及诗词了,不管工整对仗,也无论平仄和韵了。

那个年代用的最多的对联大概是毛泽东诗词,比如“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云激”“天翻地覆慨而慷;虎踞龙蟠今胜昔”“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苍桑”或是鲁迅的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了。要么就是口号标语,什么“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万岁;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万岁”,“反帝反修干革命;备战备荒为人民”,“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或是“翻身不忘共产党;幸福感谢毛主席”等等不伦不类的,反正也不会有人去深究什么内容,看上去有点色彩,应个节气罢了!

至于“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横批“基本如此”这么有“个性”的对联,则应该是文革最高潮时的产物,民间大概不会用的!老百姓根深蒂固的图吉利讨彩头的思想即便在那个年代也没有改变。像“革命伴侣红花并蒂相映美;阶级战友海燕双飞试比高”这样东拼西凑的,牛头不对马嘴的对联,在当时就算很有文采的了!

最有趣的大概是那时的结婚对联了,传统的“龙凤呈祥”,“天作之合”,“郎才女貌”,“夫唱妇随”等用词都成了封资修的东西,不能用了。但结婚总还是要贴对联的!

话说某日,一贫农的儿子娶媳妇,因为“破四旧,立四新”,他不敢乱写对联,思之再三,他写了这样的一幅对联贴在门外:“家进人口;队增劳力”。中规中矩,不出格!这在当时很重要。

一天,有位大队妇女干部要出嫁了,大队革委会郑重其事地把用大红布扎起来的锄头、粪箕、红宝书(毛泽东语录)送给她,同时送上一副对联:“一把锄头一担粪箕一本红宝书,一心一意干革命;一对夫妻一个爱人只生一孩子,一生一世不变心”。嗯,不错,至少是原创!

还有一位老贫农的儿子准备“五一”结婚。几个亲戚碰头一合计,觉得对联还是要贴的,于是绞尽脑汁共同草拟了一幅。上联是“两个节约能手”,下联是“一对勤俭夫妻”,横批是“勤俭持家”。老贫农高高兴兴地把对联贴到了大门上。

他的邻居、生产队批林批孔小组组长张三看到后,说:“你们不关心集体生产,只顾勤俭持家,这不是搞资本主义吗?”老贫农听了,只好请人将对联改为:“两个生产能手;一对劳动夫妻”横批:“劳动光荣”。

上午,生产大队大批判组组长李四路过这里,看到这副对联,便说:“现在天天大讲继续革命,这副对联鼓吹‘唯生产力论’,不行,要改!”老贫农就又请人将对联改为:“两个革命能手;一对团结夫妻”横批:“相亲相爱”。

不料,当天下午,这副对联又被路过这里的公社大批判办公室主任王五看见。王五批评说:“阶级斗争是你死我活的战斗,要达到团结就必须先斗争。相亲相爱不是调和矛盾吗?”老贫农听了,吓得不轻,赶紧请王五主任亲自修改,将对联改为:“两个斗争能手;一对矛盾夫妻”横批:“你死我活”。

老贫农的儿子对此很不满意,十分气愤,两口子怎么能够你死我活搞斗争呢?当他打听到那位公社大批判办公室主任也是“五一”结婚这一消息后,便趁半夜无人之时,将上面这幅对联贴到了王五家的大门上。

不知道这位王五主任会不会很高兴的笑纳这幅“革命”对联,同自己的老婆先斗争,再团结,然后做对矛盾夫妻,来个你死我活呢?!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文学城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1/0527/1598084.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