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事 > 万花筒 > 正文

为什么很多医生名气很大,看病却不行?主要有这几个原因

“现在医院造得非常豪华,但是医德真的一塌糊涂,特别是很多三甲医院,专家号都得好几百,连个小感冒都治不好……”经过小区门口,隐约听到几个大妈在激烈地讨论。

出于好奇,我假装等人杵在门口,想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

得亏那大妈的分享欲,短短几分钟时间,我就对事情的来龙去脉有了大概的了解——大妈的丈夫,前段时间感冒了,去了小诊所没治好,又去了大医院挂专家号,医生没问几句就开药,回去吃了一周也没见好。最后还是用了老中医的方子,感冒才好全。

就为这事,大妈心里把全国的医生都骂了个遍,还到处宣扬医生没医德。

医闹屡见不鲜,一方面是国人素质有待提高,另一方面确实暴露了中国医院、医生的一些问题。

一、明明是专家,为什么看病却不行?

现在一说起“专家”,就有人调侃“砖家”。“专家”和“砖家”虽然只有一字之差,意思却天差地别。如今,“砖家”已经成了一种讽刺,专门用来形容挂着“专家”头衔却没有“专家”本事的人。

在医疗领域,“砖家”更是屡见不鲜。不少学术不精的人,为了名和权,一系列操作的背后,看似是“专家”,实则是“砖家”。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根据调查,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1.“轻临床、重论文”现象严重

不少医生论文写得不错,但一到实际操作,就连实习生也不如,主要原因在于现在的医生职称评审制度,只重视论文的发表,忽视了看病水平。只要医生能发表SCI文章,能申请到科研项目基金,就是“大牛”,不管临床技术如何。

这种风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一些医生的价值观,导致他们只盲目追求论文发表,而不重视提升实际的医疗水平。

2.医院要查八大本

医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一年下来,每一家医院要接受的检查都很多,包括医疗质量、规培专培、健康促进、安全生产、消防卫生等。如果检查不合格,很有可能影响医院的声誉。所以,久而久之,就产生了形式主义,为了应付检查,医生和护士需要提前花大量的时间准备。

比如背诵岗位职责,但是对于实际的工作意义并不大。有医生反映,一些检查要有会议记录本、业务学习本、疑难危重病例讨论本、术前讨论记录本、死亡病例讨论本、医生交接班记录本等“八大本”。检查前各科室忙于“补本子”,浪费了医护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3.评价医生的好坏看的是论文、科研成果

评价一个医生的好坏,不是看医疗经验和医疗水平,而是看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论文发表得越多,代表医生的水平越高。但实际上,这是与临床实践脱离开来的。有的医生表示,由于论文考核权重太高,有的年轻医生为了评上职称,把大量的时间花在查资料、写论文上,更有个别医生,为了让论文“出圈”,甚至铤而走险找“枪手”代写。

二、三甲医院医生揭开内幕

·医院也有指标:每一年的手术量要提高10%

王森就职于一家三甲医院,辞职的时候,他像所有在体制内工作的人一样,经过层层审批,各部门盖章之后,才最终拿到了解除劳动关系证明。王森算了一下自己辞职前的手术次数,由他主刀的不下2000台,有他参与的已经算不清。

王森表示:在中国做医生,不但要有精湛的医术,还要应对各种行政命令。根据医院的规定,每一年的手术量要提高10%。如果没有达到这个指标,医生的奖金就会被扣除。所以,为了保住自己微薄的薪水,大部分医生只能逆来顺受,机械地为病人做手术。

·“灰色收入”占工资大头

培养一个医生的成本很高,对于一般的医生来说,从医学生到执业医师,通常需要7-8年的时间。要想成为主任医师,至少需要二十年。如此高的投入,医生得到的回报却少得可怜。王森表示,自己作为主治医师,底薪一个月一千元,剩下的主要靠奖金。也就是说,你做的手术越多,收入可能就越高。就算是一个全国顶尖的医生,算上奖金,一个月收入也就五万块左右。别看现在的医疗费用很高,但是大部分是耗材的费用,支付给医生的人工费用其实少得可怜。

为了提高收入,不少医生会通过走穴、药品和器材回扣等方法来获得“灰色收入”。虽然违反规定,但是在金钱的诱惑下,依然有不少医生以身试法。

·过度医疗很常见

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可以恢复的疾病,医生或一定要你长期吃药。花20块钱买药吃就能治好,医生偏偏让你做手术。这,就是过度医疗。

过度医疗很常见,主要是病人缺乏医学知识,在生病的时候,只能听医院和医生的。但是,在现在的大环境下,医院为了指标、为了奖金,很容易出现过度医疗的情况,导致病人遭受本不该遭受的痛苦,多花了本不用花的钱。

三、最好的医生是自己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李海潮表示:业内有一句话,有1/3的病是治不好的,有1/3的病是医生治好的,还有1/3的病是自己好的。不过,从理性的角度分析,医生并不是只起1/3的作用。在自愈类的疾病中,医生需要给出专业的判断,同时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在治不好的疾病中,医生也不断寻求方法,缩小无法治疗的领域。即使真的无药可医,医生也会尽力让病人和家属获得安宁。

在李海潮看来,医疗中“医”和“疗”不可分割。治愈疾病是目标,但是同时也要考虑如何减轻病人的痛苦,给家属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生死观。

对此,也有医生持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医疗的本质是支持生命自我修复。很多人生病之后,不知所措,把自己完全交给医院和医生,如果运气不好,遇到不负责任的医院和医生,那么治疗效果就会出现天壤之别。生命是具有自我修复能力的,一切的医疗手段,都只是辅助。治愈疾病,最终靠的还是自我修复。

所以,在医患矛盾高发的时代,我们固然要相信医院和医生的专业性,但也不要毫无保留地把自己交出去。如果在专业医疗的基础之上,自己能有一个清楚的判断,那么将会对病情非常有利。

责任编辑: 王和  来源:健康网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1/0805/1628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