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事 > 万花筒 > 正文

夫妻关系再好,也要“有度”

做人有度,进退有序。

酒有度数才能醉人,情有度数也能醉人。

情人眼里出西施,远近高低都一样。用不同的尺度去衡量一个人,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一个人,才会变得更美。

婚姻靠经营。经营婚姻的办法有很多,但是任何办法,都要把握尺度。过度了,就是祸害。

好的夫妻关系,是“有度”的,拿捏准了分寸,婚姻生活就有了高度。

01

容忍有度:忍无可忍,无需再忍。

爱情导师涂磊说:“原谅伤害自己的人,一次是同情,二次是包容,三次就是犯贱。”

夫妻相处,刚开始都愿意对对方更好一些,希望两个人一直相爱,而不是互相伤害。但是现实告诉我们,任何一对夫妻,都存在互相伤害的事情,只是严重或者不严重而已。

比方说,人到中年,夫妻一方有了婚外的爱情,导致家庭鸡犬不宁。没有过错的一方,为了挽救婚姻,多半会选择忍让,容纳对方回归家庭。

假如,有过错的一方,一次次犯错,那么另一方是不是还要容忍呢?

夫妻相处,需要互相理解和包容,但是不能无限制地包容。

婚姻本身,不是让人受委屈的,而是让人享受幸福生活的。如果一次次委屈,也换不来一次感动,那么就别委曲求全了,做一个硬气的人,不再包容对方了,选择离婚,或许在最好的结局。

夫妻在一起,软弱的一方,总是被对方当成软柿子,这样的相处方式,并不可取。

好的夫妻关系,是势均力敌的。包容有尺度,谁都不吃亏。

02

距离有度:不远不近,距离为美。

夫妻走得太近了,就是一场灾难。

夫妻在一个屋檐下生活,低头不见抬头见。难免会有矛盾,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能够成为吵架的导火索。

夫妻长期两地分居,也会祸事连连。

为什么很多在外地打工的人,过着“家外有家”的生活,一方面是因为自己变心了,一方面是因为离家太远了。

每个人都可以看清别人的脸,但是看不到自己的脸。聪明的人,会在自己的面前放一面镜子,常常审视自己,而不是一直盯着别人。

夫妻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不管谁动一动,都会牵扯到对方。但是,适当的时候,要学会解开绳子,各自去飞;同时要学会收拢绳子,不要让对方飞得太远了。

夫妻相处,就像风筝和放风筝的人。抓住手里的绳子不松开,风筝就飞不起来;把绳子完全松开,风筝就会摔下来。

不远不近的距离,让夫妻都有喘息的时间,有独处的时光,烦恼少了,轻松多了。

03

欲望有度:随遇而安,知足常乐。

夫妻吵架的时候,女人常常说:“你看看隔壁家的男人,多能干?房子车子,哪一样不比你强。”

“人比人,气死人”,道理我们都懂,但是我们做不到不与人比较。

幸福总是在别人家里,自己家总是苦不堪言的。这是很多人的真实感受,也就是这样的感受,把家庭的幸福弄丢了。

人心不足蛇吞象。如果夫妻两个人的心中,有无限多的欲望,那么两个人就会互相埋怨,都觉得对方“不符合自己的要求”。

丈夫责怪妻子没有当好“左膀右臂”;妻子责怪丈夫“太窝囊”。互相埋怨,是破坏夫妻感情的“一把刀”。

好的婚姻里,夫妻相处,互相体谅。

当男人劳累了一天,回家的时候,女人不是埋怨他,而是关心他,那么男人就会觉得家庭变得温暖了;当女人烦躁的时候,男人理解她,并且积极分担家务,女人就觉得自己嫁对了人。

粗茶淡饭,也能够变成香飘飘的饭菜;锦衣玉食,也可能是无滋无味的。退一步,海阔天空,放下了欲望,啥日子都是好日子。

当然,“知足常乐”的生活,并不是过分慵懒的生活,而是夫妻一起奋斗,但是不苛求固定的结果,坦然接受结果。

04

争吵有度:点到为止,低头是福。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好的夫妻,不是不吵架,而是吵吵闹闹也要一起过日子。吵架可以,但是不能伤筋动骨。

我家楼上,有一对夫妻,吵吵闹闹很多年,但是他们没有离婚。

有一次,在小区游园里,我和他们两夫妻交谈了很久。

女人说:“只要他一发火,我就闭嘴,让他去说。”

我问:“你一直不说话,是不是理亏啊?”

女人说:“我保持沉默,他会理亏。哪有人,一直对着哑巴说话呢?”

我终于明白了,什么叫“无为而治”。

夫妻之间的矛盾,可大可小。你不去管,矛盾就淡化了,变没了;你越在乎,矛盾就越多,无形之中就放大了。

夫妻相处,吵架需要“度量”,也需要“尺度”。互相让一步,就等于是让了两步;冷静一分钟,就等于冷静了两分钟,何乐而不为呢?

事实上,夫妻相处,不愿意吵架的一方,还体现出了胸怀大度。

05

结束语。

作家张贤亮说:“能够白首偕老的夫妻,大概就是能够掌握适度感情的夫妻。”

夫妻交往,把握了尺度,就是把握了幸福,把握了未来。

好的夫妻,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

好的夫妻,退让一步是智,心宽一寸是福。

好的夫妻,争吵不休是了解,主动闭嘴是理解。

好的夫妻,相敬如宾,相濡以沫。

责任编辑: 王和  来源:布衣粗食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1/0819/1634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