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中国文化 > 正文

历史最为悠久的河南,为何很少见到祠堂?

灾害导致逃荒,逃荒导致流动,流动又造成宗族观念淡薄和贫穷,环环相扣。如此一来,活人都顾不过来了,怎么会为死人修建祠堂呢?但这并不表示这一地区人们的宗族观念就消失了。

拥有古祠堂36座的江西吉安。(视觉中国/图)

去过华南地区的朋友都知道,那里的乡下,几乎村村都有祠堂,每逢过年或是其他传统节日,祠堂里都热闹异常。祠堂是一个家族的祭祀之所,因此有祠堂的村子,往往是单一姓氏。一个村就是一家人,这在华南地区非常普遍。

视线回到北方,祠堂的身影近乎绝迹,甚至一些80和90后,都不知道祠堂为何物。与之相伴的另一种情况是,北方很少有单一姓氏的村庄,绝大多数村子都是多个姓氏。以笔者的家乡为例,三千多人的村子,是由十几个姓氏的家族构成的。

同样都是汉族,同样都讲求认祖归宗,为何北方偏偏就没有祠堂呢?

可怕的黄河漂天

就以河南和山东西部地区来看,这一区域的乡村之所以没有祠堂,跟历史上的“黄河漂天”有很大关联。

所谓“黄河漂天”,是笔者家乡地区,对过去黄河决口一种通俗叫法。此处距离黄河的直线距离只有两百多里,所以也处在被黄河淹没的风险区。不过幸好地处黄河西北方,太行山余脉下,地势较高,因此历代黄河决口,都没有被淹没。但老一辈人也曾提及,在这一区域南边的山顶上,曾发现过水藻,那是过去黄河发大水时,遗留下来的。试想黄河水竟然大到能淹没山脉,也难怪会有“黄河漂天”的说法。

仅仅一山之隔的滑县、原阳等地,就逃不过黄河的蹂躏了。历史上黄河频繁改道,甚至还发生过黄河夺淮的事情,所以黄泛区的范围很广。向南能一直延伸到安徽西北,向东延伸到山东西部,整个河南的中北部,几乎都是黄泛区。

例如《清史稿·河渠志》记载,康熙十五年(1676年),“黄、淮并涨,奔腾四溃,河倒灌洪泽湖,高堰不能支,决口三十四。漕堤崩溃,共决三百余丈。”

大水过后,赤地千里、饿殍遍野,往往伴随而来的就是举家逃荒。

笔者的外婆是清末生人,过去曾常常给我们讲起一大群一大群拖儿带女逃荒者。这些逃荒者,往往推一辆独轮车,车上就是全部的家当。有些逃荒者凭手艺吃饭,一路逃荒一路打零工或者做木匠活儿;一些逃荒者还是民间艺人,带着二胡等乐器,每到一处,他给村里人说书,村里挨家挨户给他饭吃。这倒是跟安徽凤阳的逃荒者,给人唱凤阳花鼓很相像。

笔者家乡这个区域毕竟狭小,粮食很难供应这么多逃荒者。外婆说,村里有些人故意刁难一些逃荒者。一个逃荒者对村里一户哀求,希望能给点吃的。这户的男人问他:

“你是打哪来的啊?”

“俺是滑县来的,大爷。”

“什么?你是滑县来的大爷?都讨饭了,还当大爷,不给!”

这明摆着是故意刁难人的,但在粮食稀少,勉强能糊口的状况下,谁都不会当好人,毕竟,乐善好施的名头,填不饱肚子。

外婆曾说,若遇到干旱年份,也缺水少粮。一些人反倒收拾一下家当,跟着这些从东边躲水灾过来的逃荒者,一起再向山西去逃荒。所以,这里又有“哪年老天不下雨,不是逃荒就是上山西”的民谣。水旱两灾相并,这场景现在想来,着实让人唏嘘不已。

责任编辑: 李华  来源:网易数读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1/0919/1648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