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十多年之前,网络刚刚普及的时候,人们就会看到一些诸如“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所谓调侃。
当时这种话存在的原本意义是为了让人们对于生活有更加清醒的认识,能够活在当下,对于生活更加投入,收起一些类似“一夜暴富”的想法,踏踏实实的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这样可以让整个社会形成一种十分稳定的状态,无论是从个体角度还是整个社会的整体角度来看,都是十分有好处的。所以这种想法在当时也十分深入人心。
然而,社会是变迁的,人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并且对于社会当中的不同个体而言,如果自己确实是一个十分老实本分、不愿做一些冒险的事的人,那么自己主动形成这样一种认清现实的生活哲学也是无可厚非的;
然而,假如你身边总是存在这样那样的人,时刻在耳边提醒你“要认清现实”的话,那么就应该注意,最好远离这样的人。这是为什么呢?
因果关系是多方面的,我们不妨来仔细分析一下,然后结合自己的经历去反思一下。
理想与现实间的张力
生活犹如一场角力,除了一些“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人之外,几乎所有人都只能通过穷尽一生的努力去追寻自己心目当中的目标。那么现实和理想对于生活在社会当中的个体而言,究竟又意味着什么呢?
如果把每个人的一生比作是一场游戏,那么理想就算得上是一种十分完美的设想,而现实生活则是基于这样一种指导、有目的性的努力。
加拿大著名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将社会交往和互动比作是戏剧演出,每个人在与人交往时都会预设自己的角色,并且会“将心比心”的站在他人的角度去审视自己的“表演”,之后根据这种想法来调整和修正自己的言行。
如其在著作《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当中所表达出的观点:个体所处的环境并非是的,而是会根据自己所处具体社会环境而变化的。
这一理论就像我们传递出一种信息:每个人所处的社会在其个人眼中也许都是截然不同的,所以并不能完全以同样的标准去面对各种问题。
于是就不光是在社会互动当中,我们可以将眼光稍稍地放远一些。
当我们处于社会生活当中时,由于自己所处的具体社会情境间存在较大的差别,所以自己的发展方向、努力程度以及应该做的事情自然也都是截然不同的。
假如一个人的目标十分高远,甚至达到了哲学层面或者是人生终极价值的实现层面,那么毫无疑问,应该在思维的指导下去进行日常生活的发展。
而假如一个人只是想要健健康康活着,并没有什么太大的理想与抱负,那么毫无疑问,其生活状态会是十分松弛的,并且这种轻松可能会对身边的人形成一种无形的“威胁”:为什么他可以那么轻松?而我却必须这么努力?
于是有的人就会在这种理想和现实的张力之中,陷入一种矛盾心里,从而试图从“道德制高点”出发,去对那些看似生活比较轻松的人进行一种“教育”。这也就是为何生活当中会存在那些劝别人“认清现实”、“放弃虚幻理想”的人。
不应劝人“认清现实”
那么是不是对于那些没有什么太大理想的人而言,其生活就是“没有意义”的、是“认不清现实”的呢?显然事实并非如此。
因为无论对于怎么样的人,生活都是存在“想象中”的生活和“现实中”的生活这样配套存在的体系的。对于一个生活普通的不能在普通的人而言,即便每天面对的都是十分平凡的生活,枯燥无味的工作以及十分棘手的社会关系,其内心当中对于自己之后的未来有所期待。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两个一起长大的伙伴,小张家庭条件稍微好一些,小李则相对普通一点。
之后小张出国去了哈佛大学金融系,在华尔街接受磨砺之后回到国内,利用家中的资本和人际关系资源,开了一家规模不小的企业,成为了无数人羡慕的“老总”;
小李则一路靠着自己的努力,在自己擅长的机床技术方面成为了比较顶级的工人,在家乡的机床厂有着稳定的工作,守着爱人和子女,生活倒也安逸。
就在过年之前,许久不见的两人相约一起吃饭。带着各自家人的两人看上去似乎境遇已经判若云泥:小张西装革履,气质非凡,妻子也是身着名牌衣物,手持奢侈品包,珠光宝气,好不犀利;小李两口子则是穿着十分朴素,小李甚至穿了在厂里的工装外套去赴约。
两对夫妻相别甚久,在一起把酒言欢好不热闹。然而分别之后回到各自家中,小张的妻子对小张说:你们关系这么好,你看他这种生活多不如意,不如你劝劝他,认清现实吧,工厂的工作是没有什么太好前途的。
谁知小张十分愠怒,道:“就是我们关系好,所以我才不管。我们两人差异很大,想法也不同,我一心想创业,他却想过踏实的生活。对于彼此的未来,我们早就有所预料。我怎么能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别人呢?”
小张妻子恍然大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对于小李而言,现如今的生活虽然在经济上会有些紧紧巴巴的,但是好在其工作是自己擅长的、感兴趣的事情,每天干劲十足;家庭幸福美满,虽然没有大别墅和豪车,但是在老家也有属于自己的房产,这已经是十分幸福的了。
安分守己,为所应为
人生很难,但是难在寻找自己适合做的事情与称心如意的生活节奏。一旦找到了这些,那么其实生活就已经有了方向,并且自己的感觉会是十分舒适的。
此时,即便是十分亲密的人,劝你“认清现实”,那也没有必要改变自己的想法。只有自己才最知道自己需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