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存照 > 正文

漫天霾: 俞敏洪的红色与远方

作者:

这几天,最令人动容和唏嘘的,莫过于一篇文章《当一辆红色卡车,驶向远方》。

文章来自于“新东方”,俞敏洪创办的这家培训辅导机构,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各地的分支机构开始裁撤,数万员工被遣散,留下来的课桌和椅子对他们来说不但显得无用,而且仿佛一帧老照片,会勾起美好而痛苦的回忆,于是他们要发挥效用的最大化,将它们捐赠给偏僻而设施陈旧的学校。

这一幕,很悲壮。“红色”、“远方”,又渲染出非常强烈的意象,那可能代表着“听话”吧。

我看到那篇文章后,想到了一个词:鲸落。

鲸落万物生。在北太平洋深海中,鲸落维持了至少有43个种类12490个生物体的生存,促进了深海生命的繁荣。

这些培训机构在活着的时候,吸纳了几十万人的就业,带动了房屋租赁、建筑装修、印刷以及各种配套服务的发展。倒下的时候,又将许多资源回馈给社会。

教育预算那么大,公立学校的课桌那么烂,这又是怎么回事?不讨论。

我不知道那些整天叫嚣著孩子学习负担重,要减负的人现在是什么感觉,那些不断咒骂资本的人现在又是什么感觉。

身边有许多人,孩子在上初中高中,现在变得很难了。我有一同事,孩子今年上高一,说物理根本听不懂——多么相似而又令人焦虑的感觉,我姑娘当时也这样说——所以必须得补一补。学校老师的教学进度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孩子。

他去“伊顿名师”,已经只剩留守人员,给他了一个过去在这里授课的老师的电话,交大毕业的兼职,挺有名气。联系上以后,老师死活不答应,他再三央求,总算答应了,每个课时800。他长出一口气,总算找到老师了!

“哎,800就800吧,能找到都烧高香了,人家根本就不愿意来,怕被举报,跟做贼似的。去年我娃初三,补数学,八个人的小班,才200啊!这事儿整的”。他一边说一边摇头。

我有时候生出一点卑劣的窃喜——幸亏我家姑娘现在不用补课了,要不然,要么干瞪眼,要么得多花钱——这有点像笼子里要被宰杀的猴子,暂时没杀我,还能高兴一阵子。

看看,这是当时我家姑娘补课时拍的照片,那时候小班课两小时才160,她在里面补课,我在外面看书蹭网蹭暖气,服务人员热情地给我端茶倒水。补完了我和姑娘骑着摩拜单车回家。

我回想起来觉得挺温暖,一点都没觉得苦。我们没觉得“学而思”剥削了我们,也没有抱怨过负担重。要想成功,就得努力,这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对吗?

摩拜单车现在也没有了。这才几年啊,物是人非啊。

我们常常说,政策总是有观念基础。哪个人又不曾感叹,现在的孩子负担实在是太重了,我们那时候怎样怎样。所以谁都不那么无辜,这都是“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自作自受!

你可能会说,我们就是说减负而已,也没说彻底取缔啊!

你不了解运作的逻辑。只要你呼吁了,或者默认了,那台机器一旦运作起来,要么用力过猛伤及无辜,要么经常跑偏。这不是偶然,这是必然。

因为每个人的价值偏好都不同,但是却把决定权交给了操纵这台机器的人,他有他的价值观,所以必然按照他的价值观去行事,那就整齐划一了,所以杀伤力大、经常跑偏了。

这时候就悲催了。需求还在啊怎么办?

那就只能寻找黑市设法满足了。结果是需求变得更难满足,商品质次价高,而且每个人本来正常的行为变成非法。

不要一想到黑市就想起1920年代美国因私酒贩卖而引发的黑帮火并。凡有管制,必然产生黑市。程度不同而已,性质没有区别。

凡事都好好呼吁“管一管”吧,大家一定会得偿所愿的:要么是犯罪分子,要么正走在犯罪的道路上。

话说许多人动不动显得很有正义感地说:这要是不管,富人家的孩子一直受到好的教育,不是永远阶层固化了吗?

我不明白什么叫“阶层固化”,那似乎让人想起印度的种姓制度和南非的种族隔离,似乎你再奋斗都无济于事。

但实际上并没有,阶层一直在流动中,富豪榜上的人名一直在变化,现在的富人往前追一两代,都是穷光蛋;甚至他们自己,年轻的时候都挤的是地下室。

市场经济就是打破了阶层固化的制度,它不按爵位、等级来评价一个人,它只按服务他人的能力来评价。谁能为最多的人创造价值,谁就拥有更多的财富,成为世所公认的竞争性的自然精英。市场经济中的精英,不会是世袭制的贵族,他永远是“新贵”。

所以要想阶层不固化,难道不是鼓励凭本事竞争,彻底地实行市场化吗?怎么能反其道而行之,不断嚷嚷着管一管,那不是交给权力来决定,说你行你就行,说不行就不行,你的本事一文不值了吗?

又有人说了,教育这么重要的事情,怎么能如此不公平呢?富人和穷人应当是一样的!

其实吃饭比教育重要,对吧。

为什么不呼吁富人的孩子不准吃牛排呢?把富人家孩子用刀叉吃牛排,与穷人家孩子用脏兮兮的手吃馒头放在一起,比起教育,是不是更有视觉冲击力?为什么不能那样干?

因为你要是不让富人家的孩子吃牛排,穷人家的孩子更吃不上牛排;以后谁都不愿意成为富人了,那么所有人就连馒头都吃不上了,都去吃窝头甚至啃树皮了。

我们奋斗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吃上牛排不是吗?假若不让吃,又奋斗个什么呢?

所以,怎么能有富人的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就是不公平这样怪异的念头?

这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么?

为人父母者勤劳奋斗努力赚钱,不就是想给孩子一个更好的条件、更加美好的未来么?在教育上给孩子投资,不就是期冀这笔投资将来会带来更大的回报吗?哪个正常人,又不是这样做的呢?

自己希望给孩子更好的教育,采取的手段不是努力赚钱投资给孩子,却反对他人给孩子更好的教育,那不就是把高个子的腿锯掉一截让他和矮子变得“平等”吗?

市场经济创造了一个平等竞争的环境,金钱是像所有人开放的领域。正是由于有了让后代变得更好这样的预期,才产生了勤劳奋斗的强大激励。人类社会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地进行财富积累,才迎来了如今美好的生活。

所以反对富人的孩子有更好的教育,就是侵犯富人的财产权,就是摧毁了社会前进的根基,消灭了努力奋斗的动能。

不要鼠目寸光急功近利。富不过三代,同样,变得更好也往往需要几代人的时间,争取让孩子变得比自己更好,就够了。

好,也是主观的。孩子不偷不抢,平平安安走完这一生,谁又能说这不是好?

万万不可被嫉妒心遮蔽了双眼,不可期冀他人变差能让自己变好,这世界不是零和博弈。正确的做法永远是,看到富裕不是没有缘由的,那些孩子的父母之所以富裕,是因为他们过去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他们真的比我们更聪明而且更勤奋,由此变得更加努力,向他们学习和看齐。

新东方这艘巨轮沉没了,但愿这能带给人们一些反思,能让人们不再甘心为奴,将自决的权力保留在自己手中。

俞敏洪,以及你我的财产,如此脆弱,又到底能不能找到“红色”的“远方”?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漫天雪798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1/1111/1670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