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军政 > 正文

钢盔根本不能挡子弹,为何还一定要戴?

钢盔根本不能挡子弹,为何还一定要戴?

“业余军事迷”们常有的一个军事误区,就是“钢盔挡子弹”。只要参考一下子弹的正常飞行速度和破坏力就知道,“钢盔挡子弹”这事儿,放在哪个时代的战场上,都是基本没戏。

那既然不能挡子弹,为什么士兵们要佩带钢盔,参考下“钢盔诞生史”就知道,“不能挡子弹”的钢盔,却能实实在在减少军队的伤亡率。

其实,现代钢盔的出现,来自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场上的一个意外:在一场惨烈的阵地争夺战里,眼看着战友们一个个在德军炮击里倒下,有个法国士兵惊慌之下,竟直接把做饭用的铁锅扣在头上,然后竟然就这么神奇逃生。事后法国有关部门确认,正是扣在他头上的铁锅,帮他挡住了大量炮弹弹片。得知此事的法国将军亚德里安灵机一动,决定给法国士兵每人脑袋上都配这么个“铁锅”,于是钢盔应运而生。

虽然最早的钢盔,做工还比较简陋,只是一个里衬皮革的金属外壳,但效果却立竿见影:在接下来的一战战场上,装备了钢盔的法军部队,伤亡率竟下降了百分之五。如此“神器”,也自然在各国普及起来。而在一战结束后,经历过战场验证的钢盔,也从此成了欧美各国的重点装备。

不过,在1939年之前,钢盔通常被称为“亚德里安头盔”,直到1939年,它才被正式命名为“钢盔”。制作钢盔也成了重要的“工业门槛”。这时的列强们,每家都有各具特色的钢盔,比如英国的MK2型钢盔,德国的M35型钢盔,日本的90式钢盔,美国的M1钢盔,法国的M26钢盔。而在更为惨烈的二战战场上,钢盔更为“降低战损”起到重要作用。以美军的统计,至少有七万美军因为佩带钢盔而保命。

而从二战后到今天,作为战场重要装备的钢盔,也早已不是个简单的“金属壳子”,仅仅在制作材料上,就经历了“特种钢”“增强塑料”“尼龙纤维”“复合纤维”等多次升级。现代钢盔的重量越来越轻,防护力也越来越强,其作用也不仅仅是“防护弹片”,“数字化技术”“红外线侦测技术”早已大量应用在钢盔上,对于士兵来说,一顶钢盔就是“眼睛”和“耳朵”,实战中万万丢不得。

钢盔的进步、发展,既是现代国家工业实力的缩影,也是科技实力的见证。

而对于中国近现代史来说,“钢盔”也曾是一个无比浓重的历史符号。特别是在悲壮的抗日战场上,佩带“90式钢盔”的侵华日本形象,也是多少国人对抗战的重要记忆。而在全面抗战爆发初期的海外媒体上,那些佩带钢盔的中国军人浴血奋战的图片,也告诉了全世界中国军民以弱敌强的决心。

但是,这热血景象的背后,也是真实的心酸: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何止缺枪缺炮?就连想生产一只合格的钢盔,都是格外的难。

二战时代的钢盔,虽然比起现代钢盔来还显得简陋,但放在当时,工业要求却已是极高。哪怕对于刚经历了“黄金十年”的国民政府来说,大规模生产也是做不到。抗战初期的民国各路“国军”里,除了阎锡山的晋绥军拥有一批“自行山寨”的“仿M35钢盔”外,其他部队的钢盔主要靠进口,而且装备率极低。全面抗战的八年里,哪怕条件较好的“国军”,大多数士兵也分不到钢盔,都是戴着小帽浴血奋战。

而抗战战场上,中国军队手中那些有限的钢盔,类型也五花八门:号称抗战初期精锐的“德械师”,主要配备德式M35钢盔,西北军主要配备英式钢盔,滇军主要配备法式钢盔。美国参战后,接受美国援助的国民党中央军,从此大量配备美国M1钢盔。如果想了解全面抗战时代,中国正面战场的变迁史,甚至战场背后的政治生态,这些“风格各异”的钢盔,就是十分重要的佐证。

责任编辑: zhongkang  来源:朝文社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0104/1691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