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事 > 万花筒 > 正文

与人相处,请学会”装聋作哑”

凡是能够说的,都能够说清楚;凡是不能谈的,就应该保持沉默。

《好的孤独》中有这样一段话:“人与人,就像两个王国,各自应当保持着宽阔、自然而舒适的疆域,甚至在疆域之间,要有一个中立地带。”

行走于茫茫人海中,我们总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

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多说、多听、多辩,只会让我们陷入人际关系的黑洞里,无法自拔。

唯有“装聋作哑”,才是一种大智若愚的人生智慧。

多嘴多舌,毁于口上

朱柏庐说:“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在生活中,这些夸夸其谈、多嘴长舌的人,不仅得不到别人的尊重,还会让自己陷入困境。

在刘心武的小说《钟鼓楼》里,詹丽颖就是这样一位令人烦厌的“热心人”。

一次,办公室新来了一个副主任,她甩着嗓门大声宣布:

“大家知道吗?新来的那个领导,个子那个矮啊——真叫‘三寸丁谷树皮’......”

然而,当同事们真正见到这位新领导时,发现人家只是个子稍矮而已,体态还是自成比例的。

有一位女同事因发胖而感到羞赧,詹丽颖也丝毫没发现。她不仅没安慰人家,还直击别人的痛处说:

“呦,你又长膘啦?你爱人净弄什么好的给你吃,把你揣得这么肥啊?”

女同事听完这话后,更加无地自容,而詹丽颖还继续在她耳边絮絮叨叨。

詹丽颖的邻居薛家结婚时,她还没走进门里道贺,就直接喊了声:“哟,你们这味儿可不对呀。快往里头撒点醋,快呀!”

掌厨的师傅听到这话后,瞟了她一眼,心想着越外行越敢支嘴。

师傅解释道:“这是正常的味道,等一会儿进锅蒸的时候,洒一点儿酒,味儿自然就正了。”

在这类生活小事中,她不知究竟得罪了不少人。

几年后,当单位需要重新分配工作时,正因为她多言的性格弱点,领导内心的天平上,自动给她加上了一个“恶感”的砝码,导致她只能被分配到了农村。

詹丽颖的一生,就吃亏在不能及时抑制自己的言行。

言多必有失,语多必伤人。

《增广贤文》有云:“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

不说闲话,不搬弄是非,是对人对己最大的尊重。

管好自己的嘴,方能在人际交往中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不听闲言,巧在糊涂

古语有云:“闲话终日有,不听自然无。”

人生一世,如果你太过在意他人的闲言碎语,最终只会让自己疲惫不堪。

只有少听他人的说三道四,揣着明白装糊涂,人生才能顺利地走下去。

京剧名角王珮瑜,借着综艺推开了人生的另一扇门。

从此,她就成了大众眼中的“京剧网红偶像”。

在《朗读者》里,她用别具一格的京剧式朗读,带来了《念奴娇·赤壁怀古》;

在《圆桌派》中,她聊京剧发展的历史;

在《经典咏流传》中,她与虚拟歌手洛天依搭档,合唱流行歌曲;她还参加《吐槽大会》,表演脱口秀......

随着出入的综艺节目越来越多,网上对她的质疑声也层出不穷。

业内人士批评她:“假借宣传推广京剧之名,行个人名利之实”。

网友指责她:

“时间都花在上综艺节目上了,基本功退步成啥样了?”

“她只是沽名钓誉,自己想火罢了。”

“艺术家应该是要高高在上的,她怎么能这么接地气呢?”......

面对这些闲言碎语,王珮瑜选择做一个“糊涂人”。她并没有对这些批判耿耿于怀,而是懂得左耳进,右耳出。

她知道,无论自己怎么做,总会有不喜欢的声音出现,那又何必去在意呢?

如今的她,仍坚定不移地走在推广京剧的道路上,她说:

“我已经能够很好地协调和安排专业之外的工作,而且参加综艺对我而言,是传播推广京剧的手段。只要能更好地推广京剧,我就会去做。”

我们没有办法控制是非,但却可以选择活得糊涂一点。

一个真正聪明的人,都懂得对闲言碎语进行屏蔽。

当我们拥有一双“过滤式”的耳朵,自动屏蔽掉那些垃圾话,才能重拾生活的快乐。

不必强辩,赢在沉默

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数》中说:

“我选择沉默的主要原因之一:从话语中,你很少能学到人性,从沉默中却能。假如还想学得更多,那就要继续一声不吭。”

人到中年,我们就会知道,高谈阔论、强辩争持只是表象,缄默无言才是最深层的成熟。

善于“沉默”的人,才是真正的人生赢家。

有一次,张大千在英国举办画展。

为了更好地让参观者了解到国画,他就现场临时画了一幅牡丹图。

在最后收笔的时候,张大千用中国水墨画中的冲墨法,口含清水,均匀地喷到画上面。这一手法,一下子就让牡丹变得活灵活现起来。

正当人们拍手叫绝的时候,有人突然跑出来质问张大千,怒气冲冲地说:“大师所谓高超的绘画技术,原来就只是用嘴喷茶水嘛,这未免也太可笑了吧。”

大家都转头看着张大千,希望他能做出解释。但是,张大千并没有多争辩一句,他只是笑着整理完桌子就离开了。

事后,有朋友询问张大千不解释的原因。

张大千平静地说道:“他如果对国画感兴趣,自然会懂这种绘画技巧。但他如果不感兴趣,我与他争辩,又有何意义呢?这些无谓的强辩,最终吃亏的还是我自己。”

知理不争辩,是张大千深到骨子里的修养;沉默处事,是对抗争论最大的杀手锏。

维特根斯坦曾说:“凡是能够说的,都能够说清楚;凡是不能谈的,就应该保持沉默。

与其去解释,去争辩,不如缄默不语。这样,既不会伤害别人的面子,又成全了自己的体面。

沉默,并不是无能,它是一个人最大的清醒与通透。

心理学家卡耐基曾说:“我们一天的祸福悲欢,往往取决于我们的言语和交往。”

在生活中,如何与人相处,是我们人生的必修课。

想要处理好繁杂的人际关系,就必须学会“装聋作哑”的本领。

不夸夸其谈,适时闭嘴,才是最好的社交能力。

不听闲言,学会糊涂,才是成年人最舒服的相处。

不必强辩,懂得沉默,才能邂逅更好的自己。

愿你在这浮沉人世间,学会相处之道,收获如沐春风般的友谊。

责任编辑: 王和  来源: 富书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0301/1714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