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好文 > 正文

海涛:关于俄乌,价值观分水岭,不必争论

作者:

社交媒体,微信群里,这几天充斥着争论。

有人把这种现象看作是“撕裂”。在新媒体时代,撕裂已经成为一种常态。除了面对趴下的国足,几乎没有一个议题不会引发分歧和争论。

俄乌局势引发的争论尤其多,不仅数量多,而且“烈度”大,大到微信群里频现骂战、退群,家庭群里失和,朋友之间割袍。

这是因为成年人的价值观早已经形成,而由于接触的信息不同,或者说个人观念上“进化”的程度不同,价值观有差异是普遍现象。价值观相抵触的人,不可能因为对方跟自己争论几句而改变自己的价值观,于是便会争吵。

维护自己的价值观大概是一种本能。然而,在我看来,普通人之间这类涉及价值观的争论或撕扯,是不必要的。

所谓不必要,不是说争论没意义,而是说既然争论的结果必然是谁也说服不了谁,那就必然导致争论本身纯属浪费时间——只有成本,没有收益,所以就显得没有必要。

多年以前,我就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在涉及价值观的问题上,从来不跟人争论。只要价值观抵触,必然谁也说服不了谁。既然如此,费这口舌干啥呢?

在如此“精致利己”的思考之后,我早就退出了所有能退的微信群,在不得不保留的群里不多说一句话,不参与任何争论。遇到不同意见,连一句“您说的都对”都懒得说。不与人争论,渐渐成了一个我在社交媒体上甚至在酒桌上的“底线”。

价值观是一个人重要的“精神支柱”,是一个人的“禁地”,试图去说服一个与自己价值观抵触的一个成年人,相当于侵犯他的禁地。何苦呢,注定徒劳无功。

总之,试图去改变一个成年人的价值观,因为不可能所以不必要。

每当看到朋友圈和社交媒体上看到一些算是朋友的人,表达一些与我价值观不一致的言论,我都选择忽略。不评论,不质疑,不探讨。当然了,如果很闲,也偶尔“屏蔽”、“取关”。

比如我这个微信公号,每天都有人取关。这很正常。偶尔还有人取关之前留言表示他取关了,以示对我观点不合其意的“惩罚”。对这样的惩罚我已“修炼”到“心如止水”。我写文章本来就是为了“寻找同类”而不是为了把不是同类的人“教育”成同类。除了自己的孩子,我谁都不教育。取关我,对于我而言,不是坏事,当然也不是惩罚。

这一番感慨,当然是因为这几天看到太多激烈的争论、互骂。立场对立的双方,都有人说对方要么是蠢要么是坏。挺没劲的。

每个人有坚持自己观点的权力,尤其对于普通人(不掌握公权力的人),我觉得他爱持什么观点持什么观点。只要没有权力为他背书,他在观点上无论多蠢多坏,造不成什么恶果。觉得恶心,绕开就是了。

一个人的价值观,就像一个人的“命”一样,是注定了的。他接触什么样的信息,他对信息的处理能力,他遭遇和自我构建的茧房,他在观念上的进化能力,一定程度上都是“命定”的。为什么长辈与晚辈之间会有代沟?首先是因为接触的信息有巨大的差异。价值观,连父子之间都常常很难调和,何况所谓的朋友甚至陌生人之间。

关于俄乌局势,我当然有自己的立场,但我也愿意心平气和地看立场与我不一致的人所提供的资料,也努力去理解他的逻辑。我当然不会赞同他的立场,但也没兴趣质疑他的立场。还是那句话,他和我一样都是普通人,绝没有可能用自己的立场、价值观主导“大政方针”。

有些战争是注定会爆发的,也因此注定会有无辜者地成为战争的牺牲品。所以,对于发动战争,我是没有办法叫好的。

因为价值观不同而争论和互撕,其实也是一种战争。这样的战争,发生在普通人之间,后果真的不严重。但若从个人放大到族群,强制改变他人的价值观尤其是信仰,则真的就是战争或战争的导火索。

比如东罗马与奥斯曼是“邻居”,一个信仰东正教一个信仰伊斯兰教,那就会互视对方为异教徒。1453年,奥斯曼攻入君士坦丁堡,大开杀戒。古代战争经常导致劫掠屠城,但奥斯曼的屠城让劫掠多了一层“正义感”——杀的都是异教徒。

这是最可怕的价值观不同。

没有人主动承认自己的愚蠢,因为认识到自己愚蠢的人会“变聪明”。没有人意识到自己坏,因为如果觉得自己坏的人会“学好”的。所以,那些互骂的人,都是自己以为聪明和好罢了。

不要觉得一个普通人持有的价值观与自己不一致就是愚蠢,并会为自己的愚蠢付出代价。付出代价往往是因为愚蠢,但愚蠢未必会付出代价。一个在你看来愚蠢的人,他可能过得比你富足和自得。

我很厌恶那些动辄就给人扣帽子动辄爆粗口的“争论”——其实这已经不是争论了。对于这种货色,我依然是不理睬。我也挨过这种骂,但我以不会因此而愤怒,因为与此同时我也收获了很多赞扬。

好在,这还算是一个多元的社会,持有任何一种价值观的人都能找到很多自己的同类。毕竟中国人口众多。所以,大家分别找自己的同类就行了,何苦跟非同类的人较劲呢。江湖很大,山高路远,总能找到同类,这就够了。

我不教育你,你也别教育我,各安天命,挺好的。

责任编辑: 李广松  来源:海涛评论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0303/1715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