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教育育儿 > 正文

为什么有的孩子遇事不敢告诉父母?背后原因让人心疼

只要能包容孩子,懂得关心孩子的父母,才会赢得孩子的心,才会让孩子愿意靠近,愿意敞开心扉。

微博上有条热点#7岁男孩打篮球手臂摔成7字型#,怕家长责罚耽误1小时才告知。

那是在湖南长沙,7岁男孩在跟伙伴打篮球时摔倒,把手给摔折了,成了“7”字型。

看着那弯曲的手,隔着屏幕都觉得疼,而他却生生地忍了一个小时,才跟父母说。

很难想象,孩子在这1个小时里,是多么地疼痛难忍,而内心又是多么的害怕父母责罚,才能忍了那么才跟父母说。

因为他晚了一个小时才告诉父母,当父母送他去医院时治疗时,医生说再晚点来就要残废了。

无法估量这孩子对父母的恐惧是有多深,才会在受伤那么严重的情况下,都不敢在第一时间跟父母说。

或许在孩子心中,父母的责罚,比他受伤所带来的痛苦还要严重。

其实类似的事常有发生,前段时间一位11岁女孩家中失火,因为害怕父母责骂,喝农药轻生。

当时小女孩一个人在家,父母在外干活,二楼的电路老化导致火灾,烧得面目全非。

小女孩害怕父母回来骂她,就喝下农药轻生,幸好最后被抢救回来。

每次看到这样的新闻,都觉得很痛心。

作为父母,不应该是孩子最信任、最爱、最敢靠近人吗?怎么就成了孩子心中最恐怖的存在?成了孩子出事都不敢求助的对象?

出事就被骂的孩子不敢说

在知乎上有一个扎心提问:为什么受伤了却不敢告诉父母?

一位网友的回答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这位网友说:“我受伤了不敢告诉父母,是因为我爸第一时间会先骂我,不管对错都是先否定我再加上各种骂。

然而这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我跟他们讲是想得到安慰,而不是又一次的伤害,所以基本上不是要死了的那种状况,我都不会跟他们沟通。”

短短的几句话,道出了多少心酸和无奈,作为孩子,谁不想有事第一时间找父母,寻求帮助或者安慰。

可当每次开口时,都被责骂一顿,试问哪个孩子遇到事情还会愿意说呢?事情本身就对自己造成了伤害,而跟父母说后更是雪上加霜,谁受得了。

没有哪个人,喜欢在遇到问题向对方求助时,不仅没有帮助自己,甚至连一句安慰都没有,反而被训斥一通的。

几米在《我的错都是大人的错》中写道:“小孩宁愿被仙人掌刺伤,也不愿听见大人对他的冷嘲热讽。

孩子遇到事情,不是不想跟父母说,很多都是被骂怕了不敢再说。

我小时候在外面玩,被一根钉子戳破了脚底,出了很多血,我选择独自忍受,一个字都没跟家长提,因为一说肯定会被骂。

我还被猫咬过,但因为害怕被骂,至今没有将这事情跟家长说。

却一直担惊受怕,而且从不敢吃鹅肉,因为听说被猫狗咬了吃鹅肉就会狂犬病发作。

孩子遇事不敢对父母说,内心的煎熬、无助和恐惧,只有他才知道。

所以当父母发现孩子有事,第一时间就责骂时,孩子的伤害真的不可估量,甚至是永久性的。

不被理解的孩子不想说

前段时间,网络上很多网友在讨论一个话题:对父母报喜不报忧。

很多网友吐露的都是不愿意给父母报忧的心声,其中一位网友说:

“其他人我不清楚,但我得到最多的是挖苦。家人会质问你,为什么这件事都做不好,为什么别人都能解决,你就只能哭鼻子,为什么别人能挣那么多钱,而你就不行?

确实,报喜的时候,所有家庭的反应都是一样的,但真正报忧的时候,有多少人真的能得到家人温柔的鼓励和支持,又有多少人像我一样,因为害怕更为伤人的挖苦,而选择闭嘴?

其实有时候不往家里报忧,只是怕得到更多伤害。”

有人说,一个孩子宁愿自己承受痛苦,也不愿意跟父母说,这说明父母与孩子的相处出现了问题。

事出必有因,很多父母责怪孩子,有事也不跟他们说。其实没有意识到,是自己把孩子诉说的欲望给熄灭了。

很多父母,只会站在上帝视角,来审视一件事的对错,根本没有考虑到孩子的感受。不能理解孩子在这件事上,会受到怎么样的伤害,只会一味地指责。

这种来自父母的不理解,甚至是带给孩子二次伤害,自然会导致孩子远离父母。

心理学博士托马斯·戈登发现:不接纳性语言会将孩子从我们身边推开,让孩子不再愿意和父母交流。

作为孩子,其实是非常希望父母能够理解他,能够体会到他内心的感受的。

如果连父母都不能信任他理解他,他会觉得自己孤独无援,内心受到很大的伤害,最后只能选择沉默。

做到这3点,才不会抹杀孩子的分享欲

孩子的分享欲很重要,这会让父母能够更多地了解孩子,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

那平时在和孩子相处时,该怎么做,才会让孩子愿意靠近,出了事敢于第一时间跟父母说呢?

1、不要凡事都责骂

很多父母,都会有种习惯,就是孩子有问题,或者出事时,第一时间出口的话往往都是责骂。

其实,当孩子遇到事情时,最没用的就是责骂。

你以为责骂能让孩子长记性,其实责骂,只会让孩子害怕,下次再有类似的事情发生,都不敢再告诉父母。

还不如在孩子打碎碗时对他说:“孩子,没关系,碎了我们收拾干净就好了,注意不要割到手哦。”

这样一种包容关心的态度会让孩子很安心,同时也不会打击他的积极性。

在孩子摔倒时,轻轻地问一声:“摔疼了吗?有没有受伤?”这样的关心话语,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和关心。

孩子遇到事情,是希望得到帮助或者是安慰,而不是责骂。

只要能包容孩子,懂得关心孩子的父母,才会赢得孩子的心,才会让孩子愿意靠近,愿意敞开心扉。

2、不要凡事挑对错

有的父母很喜欢挑刺,不管孩子做什么,都喜欢用对错来衡量。如果孩子做法没有按照要求来做,就认为他是错的。

比如孩子把鞋子左右两边反过来穿,父母就会说你这样是不对的要换过,不然我不给你出门。一定要让孩子必须按照常规操作,那才是正确的。

孩子不合群,喜欢自己玩,父母就会对孩子说,你这样是不对的,你要出去结交朋友才行。

其实,很多事情没必要分个对错。只要他自己穿得开心,他喜欢怎么穿就怎么穿,他又没有影响到别人。

我儿子有段时间就是,喜欢把鞋反着穿,喜欢穿两个不用的鞋子袜子,我都随他来,开心就好。

另外孩子喜欢自己玩,还是喜欢跟朋友一起玩,都是他的选择,这不存在对与错,只是每个人的选择不同而已。

很多事情都是一样的,只要不是选择性问题,没必要非得分个对错。

3、关注孩子的感受

有一次武志红老师的亲戚向他求助,说孩子不愿意去学校,不管怎么劝说都没用。

最后在她的逼问下,孩子才说出实情。

原来孩子的英语成绩不好,英语老师脾气暴躁,经常当着同学的面训斥他,让他很没面子,所以不想去学校。

这位妈妈听后,非但没有顾及到孩子感受,还对他说老师这样做是为了你好。

这话表面上看没毛病,可在孩子内心,却会觉得妈妈并没有体会到他在这件事上的一个感受。

他老是被老师当众训斥,这是严重挫伤了他的自尊心,让他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

最后武志红老师亲自打电话给孩子,询问了老师训斥他的过程,然后对他说:

“你英语没学好这是你的问题,而老师发脾气当全班面训斥你,这就是老师的不对,你不用自责、有心理负担。”

就是这样一番话,孩子觉得自己得到理解了,自己的感受有人懂,很快就说自己愿意继续去学校。

多关注孩子的内心感受很重要,当孩子遇到问题,不要总看事情表面,多考虑考虑这件事对孩子的影响,去理解他。

家庭治疗大师萨提亚提出:当孩子确实有问题需要纠正时,有爱的父母会采取坦诚的方式,询问原因,倾听孩子的心声,给予关爱和理解,同时体会他的感受,最后才会利用恰当时机,在孩子愿意听的情况下讲道理。

所以,不管什么时候,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流,都需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要让我们的不恰当言行,导致孩子与父母产生隔阂,甚至是关上心门。

责任编辑: 王和  来源:富书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www.aboluowang.com/2022/0304/1716168.html